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 CT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邱少华

龙岩市第一医院 364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保证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基础上,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下肢动脉CTA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浓度为270mgI/mL的威视派克对比剂,利用迭代重建计算方式,管电压保持在80Kvp,为患者进行下肢动脉血管扫描。结果 我院56例患者在双低剂量下进行的下肢动脉CTA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有效降低了患者在高浓度对比剂下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辐射剂量。结论 采用双低剂量下肢动脉CAT检查,可以在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动脉血管图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双低剂量;下肢动脉CTA;临床应用效果

动脉CTA检查是通过仪器检查患者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手段,CTA即动脉血管成像,利用下肢动脉CTA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动脉硬化、动脉炎等问题,操作简单且准确率高,目前广大医院已将下肢动脉CTA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检测中,CTA扫描辐射范围较大且对比剂所产生的浓度高,因此应用双低剂量成为动脉血管成像的主要趋势。我院选取特定时间范围内的56例患者在双低剂量下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查,探究双低剂量在CTA临床应用的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下肢动脉CTA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56例患者中有35例男性和21例女性,这些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5岁到81岁不等,患者平均年龄为(61.12±1.03)岁,患者体重范围在51kg至86kg之间,56例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

1.2方法

下肢动脉CTA检查机型为GE-Revolution机,通过螺旋方式为患者进行指定部位的扫描,螺距和机架转速分别为1.0和0.5(S/R),准直器宽度为128×0.625(mm),重建厚度/层距是1.5/1.2(mm),iDose4Level进行迭代算,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80Kvp和300As,威视派克是对比剂(270mgI/mL),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应用70至90ml的对比剂总量,对比剂流速设定为4ml/s。其他扫描参数应用我院常规扫描方式,为患者提供的扫描范围自肾动脉水平至足背结束,CT值在150HU左右时触发扫描曝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专业统计和研究,(611494ade74d6_html_a5c9dfcbacc7b158.gif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及肾动脉以下水平CT均值等,如果P值小于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利用双低剂量对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并达到了临床诊断标准,检查结果如下:56例患者的辐射剂量均值是6.32mSv,碘摄入量均值是331mgl/kg,数据明显得出常规扫描均高于双低剂量CTA检查,而肾动脉以下水平CT均值是519HU,常规扫描低于双低剂量扫描,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有统计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常规扫描和双低剂量下肢动脉CTA检查数据(611494ade74d6_html_a5c9dfcbacc7b158.gif ±s)

扫描方式

辐射剂量(mSv)

碘摄入量(mgl/kg)

肾动脉以下水平CT均值(HU)

常规扫描

17.89

457

313

双低剂量下肢动脉CTA

6.32

331

519

t

11.12

3.58

9.15

p

<0.05

<0.05

<0.05

3结论

如果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会引发下肢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临床症状显示为下肢溃烂或坏死或远端缺血等。下肢动脉CTA是一种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操作简单且检查结果比较准确,可以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早检测,是目前医院进行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重要手段。但下肢动脉CTA检查对患者扫描范围需要从肾动脉以下水平开始至足背止,给患者带来的辐射较大,且扫描范围内的血管成像有粗有细,而远端血管的扫描成像质量较差,再加上对比剂浓度较高,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很大影响,由此可见,合理选择扫描方式及扫描技术、对比剂带来的成像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医生诊断是否精准的重要依据。为了提升扫描质量和安全度,目前许多医院几乎都采用了双低剂量扫描方式,对比剂选用威视派克(270mgI/mL)或其他合适的对比剂,进行双低剂量的最初扫描时,先在扫描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做单低试验,扫描图像交与临床诊断医师分析研究后方可实施双低剂量测验,使用威视派克对比剂(270mgI/mL)的同时将管电压从120kV开始逐渐调低,直到降至规定的管电压即80kV停止。采用常规的iDose4Level进行迭代重建计算,该计算方式可以进行噪声性质和扫描物体模型的建立,比较适用于对噪声抑制需求较高的CTA检查。换言之,对重建图像的噪声进行降低可以使计量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噪声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患者辐射剂量会得到明显降低,我院研究数据显示,双低剂量下的下肢动脉CTA检查中,患者的辐射剂量均值为6.32mSv,常规扫描方式下患者辐射剂量均值是17.89mSv,伴随CT成像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普及,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被广泛应用到各大医院的临床诊断中,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对比剂也呈现出多样化。我院普遍使用的对比剂浓度在330mgI/mL左右,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过敏反应经常出现,待应用浓度为270mgI/mL的对比剂后,患者碘摄入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常规扫描下的457mgl/kg降至331mgl/kg,大大提升了患者碘对比剂的用药安全系数。基于此,在保证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基础上安全、合理的应用对比剂,建设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为患者进行双低剂量下的下肢动脉CTA检查,其肾动脉以下水平CT均值与常规扫描结果相比要高,常规扫描结果为313HU,而下肢动脉CTA双低剂量检查结果则为519HU。

研究结果显示,为我院56例患者在双低剂量下进行的下肢动脉CTA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有效降低了患者在高浓度对比剂下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辐射剂量。

总之,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薛维.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8,7(03):164-165.

[2]刘鹏,杨军浩,李晓飞.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2):2277-2279.

[3]李林坤,褚玉静,孙积宁,王文娟,耿海.低kVp、低浓度对比剂在双下肢CTA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37(06):1047-1050.

[4]汤巧霞.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在下肢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8):2913-2915.

[5]吕仁锋,刘婷婷,李超,陶芳.能谱CT双低剂量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29(04):378-381.









姓名:邱少华 出生年月:1990.05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福建上杭 所在单位:龙岩市第一医院 科室:放射科

毕业院校:广西医科大学 职称:住院医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CT灌注成像对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