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低温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张阳 1

11011119860121****

舒孝喜2

43122319801019****

摘要:环境工程可以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战略需要将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工程进行有效地结合,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协调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低温微生物;环境工程;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逐年增长,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我国也越来越看重对社会环境的保护情况。由于我国经济以及各种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了破坏,我国为了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对于环境保护类型的文件规范相继出现在人们面前,对于政策的实施以及发展加大了监管力度,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在近几年达到了明显提高。

一、低温微生物概述

结合低温微生物的研究结果,低温微生物普遍生存于低温环境中,包括高山、冰川等地区,这类地区气温较低,给低温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低温微生物主要由嗜冷菌、耐冷菌构成,在参与环境工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对物质循环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实施质量。嗜冷菌的生存环境温度须控制在20℃以内,适宜温度应控制在0~15℃之间,嗜冷菌0℃以下也可生存。目前,嗜冷菌种类主要由藻类、真细菌、真菌等构成,真细菌中的厌氧菌、异氧菌与好氧菌等,常作为低温微生物研究的对象,结合现阶段的实验成果来看,黄杆菌属、螺菌属等均被划分到嗜冷菌菌属的范畴内。耐冷菌对外界环节的适应能力较强,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生存机制,不断提升其生存领域空间的广泛性。寒冷环境中可提取数量较多的耐冷菌,在开展耐冷菌的提取工作时,可选择冷库、冰川等低温地区。

二、环境工程概述

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内容,重点是资源利用。建设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在城市发展层面,水污染与固体废物属于城市污染的关键地方,有必要了解处理步骤里污水的种类。对于污水,应将处理原则与集中位置相结合,通过实现管理和分散管理制定等级要求。环境工程设计按专业可分为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设计、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设计、污染修复工程设计。实施环境工程设计时,环境科学研究的结果将转换为适用的生产力;环境工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必须的大力倾斜,从社会的利益角度分析,要做好环境工程设计编程,步骤要基于不影响周围环境的原则完善。

三、低温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一)水体生态环境工程

从我国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后,环境保护工作就开始全面有效地进行实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时有发生。其中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最难以根治的重点问题。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也阻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进行。因此,想要从本质上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就必须要加快对水资源环境工程建设的脚步。具体来说,国家的相关部门和基层企业需要对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考察,组建专业性的勘查团队针对性地进行水资源质量调查,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到污染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奠定基础。此外,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基层企业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并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其进行保护,以此来加强水资源的生态建设。

(二)在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方面

一方面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可以在源头上帮助相关企业进行污染防治,进而加大对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技术的改革发展。作为一项将针对环境污染防治中的最佳技术以及管理中的最佳管理方式融合到一起的文件规范,其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可以使污染防治技术在使用上更加规范,推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技术规范的编写是将我国已有的管理方式以及技术成果作为根本依据,所以每一次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进行编写时都是对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推进,使其迈向更加成熟稳定的方向,有助于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在制定时是通过相关部门对我国已有的工程进行评估,取其优点,再根据以往的制定经验进行选择,最终制定出符合我国未来发展的规范,所以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环境保护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三)PCR-DGGE在污泥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作为一种分子指纹图谱,能够较准确地反应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污泥制备工艺对污泥稳定性与微生物稳定性都有限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污泥的稳定性。PCRDGGE是近年来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具有简便快速、可靠性强、不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PCR-DGEE技术能够监测污水内微生物部落的多样性与生物种群的组织。研究多类技术方法分析过滤器里微生物种群的有联系系统,通过DNA片段提取,载体克隆分析情况,再结合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特性,在水处理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群进行污水处理。在强酸性的污水环境中,微生物学可以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在中性污水中,微生物的种类细菌数量差异取决于过滤器水平差异的影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环境工程项目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对我国环境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社会环境的构造以及环境保护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环境工程的进步起到了指导的作用,虽然我国目前的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已经在不断标准化,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依旧缺少统一的标准以及规范体系,需要对规范进行不断完善。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技术体系对环境工程技术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行业向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明确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定位及作用,最终有利于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写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菊明.试述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10):69+72.

[2]王爱芹,张松梅.基于环境工程分析低温微生物的应用途径[J].城市地理,2017(18):202.

[3]覃思.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4):210.

[4]高文峰,武伟男.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30(04):50-52.

[5]韩晓云,姜安玺,何丽蓉.低温菌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