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识字兴趣,沟通课堂内外——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心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激发识字兴趣,沟通课堂内外——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心得体会

吴育才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南湖小学 安徽 池州 247000


内容摘要:

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学生识字量大,而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特点,我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识字,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识字方法,同时对识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的也比较牢固。除此之外,我还把学生的识字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让他们在生活中识字,通过实践,我感到这种方法的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识字 游戏 兴趣 自主 提高

正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又是阅读的基础。低年级识字量大,内容也较枯燥,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变换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段话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留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和教学方法来激发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去学。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永远都看到他们天真活泼的面孔,活泼好动、合群、爱结交新朋友。于是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宝宝”“小弟弟”、“小朋友”等词语形容它们,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因此,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孩子们的留意力,而他们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了起来。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们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活动的场景,也能使学生有爱好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轻松愉快,主动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采用直观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他们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义。接着,凭借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阳光中游玩的情景,与汉字“春”建立起识记联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结记字方法后指导书写。这样通过动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效果十分理想。

2、开展游戏活动。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王国”,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因为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猜字谜:我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深刻的。每个同学都在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地大笑。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此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给生字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多种游戏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现举例加以说明。

(1)、 摘果子:准备一些教学卡片,一面画有“苹果、桃子、李子、草莓、香蕉”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的拼音及词语。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按照图案读出背面的词语。若读正确,可将卡片送给同组其他同学;若读错误,则把卡片还给老师。然后看男女两组哪组得的果子最多。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2)、找朋友: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准备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满足,也充满了兴趣。

(3)、编字诀或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的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记诵,有利于学生主动识字。如教学“情”时,因“青”的构字率较高,前面也学过了“清”字,所以,利用识字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情。看东西用眼睛,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清”这个字,复习了“情”,还渗透学习了“睛、情、青、晴”,妙趣横生。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被动的记,机械的抄写,学生会感到厌倦,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学会独立识字的本领,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独的兴趣变成一种心理满足。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位有心人,在生活中多多识字。如可以通过书籍、课外书、影视、广告、商标、店铺名称等识字,有很多字不需要老师教,他们就认识了,例如:“牛奶”、“药房”、“中国银行”、“超市”等字,这些字是他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种识字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并大量认识并积累课堂以外的字,从而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识字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把识字教学置身于生活的大课堂里,在生活中识字是很方便的。比如在新学期开始时,我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同学们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会记住不少字;我还会让学生把家里的家具、电器、日常用品等都标上名称,这种方法不但记住了字形,还与实物联系起来了。

通过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他们才会精神百倍,乐此不疲,学习兴趣也会与日俱增,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教师要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白金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3期

[3]王美英,张春红,《探究识字“小秘密”活动简介》,《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4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