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随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随访研究

郭晓鸥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血液放疗科 ) 266109



[摘要]目的:分析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对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远期预后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疗法与基础性护理照拂)与观察组(50例,实施传统疗法+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护理干预),最后进行随访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更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亦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远期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长期随访;死亡率;ADL评分

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中主要指脑卒中,其作为一种中老年人群高发疾病,指脑血管因多种因素而突然受损,使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病变,多在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就目前来看,这类疾病在我国的病死率已位于首位,且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患者就算及时经过系统性治疗后生命安全得以保障,也无法确定疾病不会再次复发,疾病一旦复发,会进一步增加其身心痛苦,更是增加了各类后遗症的发病率,使整体预后受到影响[1-2]。近几年来,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属非特异性治疗方式,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为进一步明确这类治疗手段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所起到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将其应用到我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工作中,并展开相应的护理照拂,进行长期随访,具体流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将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6113866bb5e26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男性/女性

年龄均值(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h)

对照组

50

26/24

61.73±4.09

5.03±1.17

观察组

50

30/20

61.69±4.11

5.07±1.18

t

-

0.905

0.049

0.171

P

-

0.368

0.961

0.86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传统疗法,比如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使用右旋糖酐等药物等等,期间应避免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避免对血液流变学造成影响,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照拂,护理内容包括口头健康教育、遵照医嘱为患者从事相关护理服务等等。在此基础上,尽早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具体流程如下:

①紫外线血液辐射治疗方案:抽取患者200ml静脉血液,选择枸橼酸钠进行抗凝处理,处理完毕后,启动血液辐射仪(UVC,253.7nm,2200μWcm-2),将血液标本置入仪器中,准备工作完毕后,行辐射、通氧操作,时间控制在10min,治疗结束后,行5min单纯通氧操作,最后静脉回输至体内,一般来说,隔日治疗1次即可,在满1个疗程后(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再进行下疗程治疗。②护理方案:选择工作资历丰富且具有职称的护理人员组建随访团队,实施长达2年的随访,在患者临近出院时,为保障随访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建议为其设计护患联系卡与随访档案,出院后,通过电话预约形式,在规定时间段内进行家访,家访内容包括评估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工作能力状态以及家属照拂情况,对于随访期间死亡的患者,要及时记录死亡时间与主要原因。

1.3疗效评价:①病死率、复发率:记录两组患者随访1年、2年内的病死率以及病情复发情况。②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应用ADL生活能力问卷来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死率与疾病复发率

观察组患者病死率、疾病复发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死率与疾病复发率[n,(%)]

组别

例数

病死率(%)

疾病复发率(%)

对照组

50

6(12%)

4(8%)

观察组

50

1(2%)

1(2%)

χ2

-

7.681

3.789

P

-

0.006

0.052

2.2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59.85±3.29)分,观察组患者:(64.07±2.18)分,(t=7561,P=0.001<0.05)。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亦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工作与心理状态,尽管我国当前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使临床医师可以结合其不同患者生理状态、经济水平与个人意愿来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干预手段,有所降低了这类疾病的病死率,但如何保障其长期预后仍旧是非常棘手的问题[3]。因为与其他疾病相比,急性脑血管病再次复发率高达20%以上,疾病复发后,患者病情症状会更加严重,亦进一步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所以,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不能只注重其临床症状的控制,更是要充分重视远期预后,避免病情反复发作而诱发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主要是在抽出患者自身少量静脉血液后,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进行照射,并充入适量氧气,最后输住回患者体内,利用所起到的光电效应来达到治疗效果[4]。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与为期2年的随访,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发现其预后效果更佳(P<0.05),可见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疗效确切,对改善这类患者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但也需对这类患者做好相应的随访干预,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石健龙, 吕博文, 李丽琴,等.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047(012):1374-1377.

[2]高迎旭. 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研究, 2017, 25(001):106-107.

[3]周丽华, 陈勋. 血塞通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益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002):79-82.

[4]陈清棠, 冯幼启. 紫外线血液辐射(UBI)疗法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5, 12(6):3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