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建设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黄盛浩

广西广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不断发展,过去主要由人工、纸质文件以及项目负责人过往经验支撑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然难以保证当代建设工程需求,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信息管理。通过梳理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信息管理的作用,就能够找到当前困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为同行和学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


1引言

近年来,建筑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且劳资纠纷也频繁出现,安全生产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持续的建设发展是树立自身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路径。运用信息技术对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切实改善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形式落后等问题,是当下建筑企业实现创新管理的有效路径。

2建设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GIS技术以及GPS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实时定位,随时记录下施工队伍、机械以及建材的空间、时间以及运动轨迹,结合提前设定的算法,就能够更好地发觉施工作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时管理。同时,将GIS技术以及射频技术结合后,就能够更好地满足突发情况的及时应对需求,同时构成了计算机监测+停机应对+人工处置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流程,将过去相对被动的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转变为更具前瞻性的主动式管理,将许多问题的处理工作前置,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提升了建筑施工质量。同时,在利用计算机系统构成的BIM系统中,项目各类资源的数据以及建设后的空间情况将被虚拟成为一个直观、能够直接体现建设情况的模型,为建筑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管理与决策依据。

3.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施工队伍管理存在问题

在各类因素影响下,我国建设工程的施工队伍一般以农民工作为主体,而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大,管理难度极高,过去采用纸质文件展开的施工队伍管理工作,不仅容易出现登记错漏问题,也需要在施工队伍人员组成变动时加大重复工作量。同时,一旦出现登记错漏问题,就会影响后续的工程量计算以及薪酬核算,极易引发劳务纠纷。

3.2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对现场安全工作的监管,相关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工作没有切实实行,导致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人身、设备、产品、交通运输等方面安全问题的发生。

3.3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技术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施工建设方式、使用了全新的建筑材料,所以对工程项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但在许多建设工程项目中,无论是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还是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上,相关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模式却已经无法满足技术进步带来的新要求。

3.4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开始运用大量新式装配工艺,对大型机械设备以及脚手架的运用管理也日趋增加,然而无论是从施工安全意识上,还是对机械设备、施工设施的安全管理上,都没有及时满足行业生产发展的需求,未能有效消除作业中的安全隐患,使得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

4建设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4.1实行实名制管理

构建信息化实名制劳务管理平台,采用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自动获取进出的人员数量、工种类型,并实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公司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用于作为人员产值对比、功效分析的依据,公司则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制定管理策略,并连接云筑网实名制系统来了解现场施工人员的考勤情况,每月定期自动生成考勤报表,可以全方位了解现场人员的工种、出勤等信息,便于日后解决劳资纠纷时作为证据参考。

4.2 以信息管理提升施工安全

在进行全面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BIM技术,确保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的实时远程监测,甚至可以通过预先设定施工安全标准实现自动监测,确保作业实践始终按照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展开。通过全面信息管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施工现场的项目施工进度、施工队伍人员结构、场地安排规划以及施工技术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的方式,监督作业实践的每一项细节。另外,BIM系统还能够为参建各方提供协调配合的信息平台,从而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4.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

鉴于施工现场环境经常发生变化的情况,应采用信息化管理对施工建设监督、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等重要环节的施工资料、现场影像采集获取与视频平台连接起来,便于实时了解关键施工环节的情况,并对过程数据加以验证和分析,构建动态预警机制,便于及时发现风险并实行有效控制方案。项目部则能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了解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重要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等。

4.4以信息技术做好技术与质量管理

在进行全面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BIM技术以及GIS技术、射频技术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技术与质量管理,一旦出现施工工序违反设计图纸的情况,就可以及时向现场管理者作出提醒与警告,从而让现场管理者立即进行处理。在施工现场环境下,即便是项目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有时候也无法完全保证现场能够按照标准工序完成建设,但GIS技术的存在,使得BIM系统一旦检测到非标准工序下的建材、人员以及设备异常活动,就能够及时发出警告,从而让现场管理者及时觉察在施工工序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全面信息管理能够详细记录每一项作业的技术细节,所以配合AI技术,也能够准确预判出当前施工作业存在的技术隐患,从而不断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有效性。

4.5工地可视化远程检查和监督

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工地可视化远程检查和监督,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第一时间予以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还能查看施工现场的安全预防措施是否做到位,比如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脚手架和地面竹脚手架的安装是否合格等,避免因安全措施问题而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可及时提醒,通知建设单位立即展开整顿工作,避免事件扩大化。通过远程监管还能避免由于频繁往返现场而产生的人力、交通、管理等方面上成本。


参考文献:

[1]史济敏.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J].科技风,2021(02):99-100.

[2]乔继英.论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6):194-196.

[3]何玉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300-302.

[4]韩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1-2.

[5]王红林,周创.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