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识字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7
/ 2

字源识字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的策略

张少婉

汕头市澄海广益小学,广东 汕头 515800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必须认识、掌握大量汉字,才能逐步发展语言能力、写作能力。但一些语文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开展识字教学,导致许多学生丧失了认字、识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思路,尝试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字源识字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识字教学;字源识字法;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小学生必须认字、识字、掌握大量汉字,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但一些语文教师不重视教学艺术,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开展识字教学,导致许多学生丧失了认字、识字、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尝试应用字源识字教学法。

一、字源识字之联想式教学

作为一种文字符号,汉字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过各种变化;每一个汉字,不仅反映某种具体的客观事物,而且浓缩着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小学低段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1];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应用字源识字教学法,开展联想式教学。

以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识字第三课《口耳目》为例,在上这节识字课,教师便可以应用字源识字教学法,对学生开展联想式教学。具体做法是:上课开始后,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找一个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让这个学生观察教师的眼睛、耳朵、嘴,再用简单的线条,把教师的一只眼睛、一只耳朵、和嘴画在黑板上(教师亲自给学生当“绘画模特”,可以使学生们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师生互动的活跃局面)。学生在黑板上画好教师的眼睛、耳朵、嘴后,教师让他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耳”字的小篆、“口”字的金文、“目”字的金文。写好后,教师让全体学生仔细观看这三个古体汉字,并问学生看到这些字时,联想到了什么。

此时,黑板上已经有三幅图画和三个古体汉字,聪明的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很快就会发现:“目”字的金文很象一只眼睛;“耳”字的小篆有点儿象耳朵,“口”字的金文很象人张开的一张嘴。——学生们找到三个古体汉字与黑板上图画之间的相似之处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口”、“耳”、“目”的简化字,并擦掉黑板上嘴、耳朵、眼睛图画。并问学生看到这三个简化字时,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会基于自己的短期记忆迅速联想到:“口”字很象人的嘴巴,“耳”字在外形上有点象耳朵的侧面轮廓,“目”字则象用简笔画描绘的眼睛。

这时,学生们已经通过联想,基本上掌握了“口”、“耳”、“目”三字的含义。——教师要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们:最早的汉字都是图画,可是,用大量线条把一个个汉字画出来,很不方便;我们的祖先抓住“神似而形不似”的特点,有意省略原始汉字中的一些笔画,创造出了金文、小篆等不同字体。再后来,汉字发展成现代的简化字。但只要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还是可以通过观察汉字的形体,认识汉字的起源。最后,教师要让学生们反复抄写“口”、“耳”、“目”三字。

二、将解释字理的度把握好

教师在应用字源识字教学法时,不仅要向学生解释各个汉字的字源,还要向学生解释各个汉字的字理。——在解释字理时,教师要掌握好“度”:既要让学生了解汉字形体结构的由来和汉字构造的规律,又要注意深入浅出,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以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识字第一课《春夏秋冬》为例,上这节识字课,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春”、“夏”、“秋”、“冬”四字的字理。上课开始后,教师首先向学生们提问,问学生是否知道一年有四季,问学生能否依次说出一年四季的各个名称。聪明的学生会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继续向学生们提问,问学生喜欢哪一个季节,以及喜欢这个季节的具体原因;几个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会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来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师生双向互动,并且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2])。

学生们讲完自己喜欢的季节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春”、“夏”、“秋”、“冬”四字的小篆,并讲解“春”、“夏”、“秋”、“冬”四字的字理。教师要告诉学生:春天,树木发芽,长出片片绿叶,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所以,我们的祖先以“日”字作为部首,创造出“春”字;夏天,农夫忙着在田间锄草,祖先们观察农夫的行为,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有身躯、有四肢、辛勤劳作的农夫,这个符号就是“夏”字。后来,“夏”字的笔画、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夏”字中出现了反文部首“夂”。秋天,片片树叶变成火红色,祖先们用部首‘禾’代表树叶,创造出了“秋”字;到了冬天,浓云密布,雪花不断落下。祖先们根据冬季降雪的场景,创造出了“冬”字。

三、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起来

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技术又可以向学生传送形象化的视觉信息

[3]。因此,在应用字源识字教学法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识字第四课《日月水火》为例,在上这节识字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四段视频:①太阳悬挂在空中,一朵白云遮在太阳的前方;②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③河水沿着弯曲的河道向前奔流;④火堆上,烈焰在熊熊燃烧。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按下暂停健,使太阳、月亮、河水、火焰四幅画面暂停;然后,教师问学生这四个画面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日”、“月”、“水”三字的金文和“火”的小篆,然后,让学生们观察:这四个字的古体结构是否类似太阳、月亮、河水、火堆的形象。学生们通过观察,会惊讶地发现“日”、“月”、“水”、“火”四字的古体结构的确很象太阳、月亮、河水、火堆的形象。——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讲解“日”、“月”、“水”、“火”四字的字源由来。

结语

汉字历史悠久,每个汉字,背后都包含着一段故事。——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应用字源识字法,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字知识,并且提升识字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字源识字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继英.字源字理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20(S1):100-102+128.

[2]杨嵬茼.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字源教学法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8):46-47.

[3]李拉毛.快乐识字视域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2020,.9(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