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子商务迭代趋势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子商务迭代趋势浅析

焦雯

淄博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乃至全球数字贸易方式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全球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迭代的趋势及其可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全球数字贸易; 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强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于 2020 年 4 月 16 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受疫情的冲击,2020 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 3%。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有助于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跨境购物需求(特别是对于防疫物资的需求) ,全球数字贸易有助于提升跨境贸易全链条的运转效率,提升外贸行业应对疫情等各类风险的能力。

数字贸易是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实现实体货物、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数字化知识与信息的精准交换,进而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并最终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新型贸易活动,是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延伸和迭代。

全球数字贸易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贸易模式高度复合化。为了充分反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需要,B2B2C 模式日益凸显,成为一种重要的线上复合贸易形态,第二,贸易环节高度扁平化。全球数字贸易使国际贸易各环节之间信息流动频率加快,在很多中间环节丧失存在必要性,呈现高度扁平化趋势。第三,贸易主体高度普惠化。几乎所有在传统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都能通过全球数字贸易共享国际分工带来的福利增长。第四,贸易标的高度多元化。在全球数字贸易时代,几乎没有不可贸易的产品和服务。第五,智能制造高度常态化。全球数字贸易强调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以实现制造业智能化作为重要目标。

一、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商迭代的机遇

第一,疫情使更多原本倚重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国家转向跨境电子商务。在疫情影响下,主打非洲市场的跨境电商平台 Kilimall 专门提供了快速便捷购买渠道以应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此外,随着线上“宅经济”越来越受热捧以及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消费者下载这个平台,电视机、游戏机、手机、厨卫用品、健身器材等需求不断提升。

第二,疫情期间我国展现的大国担当使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拥有更良好的国际环境。在跨境通旗下子公司环球易购的自营平台 Gearbest 网站上,已经上架了防疫物资专题,销售物资包括口罩、清洁消毒产品、测温仪、健身器材等,目前主要面向日韩、北美、欧洲等地区。

第三,疫情期间跨境电子商务凸显的应对优势使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利好政策。2020 年 4 月 7 日,国务院决定新设 46 个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加上已经批准的 59 个,全国将有 105 个综试区,覆盖 30 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二、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商迭代的挑战

第一,疫情期间经济波动和投资不足导致的世界经济下行使跨境电子商务融资难度加大。2020 年 4 月,一项对 930 家跨境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现金流日趋紧张,仅 31%的跨境电商现金流还能支撑 3 个月及以上。

第二,疫情期间以股市剧烈波动为代表的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使跨境电子商务资金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威胁。2020 年 3 月全球股市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熊市,暴跌和熔断频频上演,美国股市 10 天内出现 4 次熔断,主要欧洲国家股市也大幅下挫,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股市在这个月内下跌 40%。

第三,疫情期间外汇市场波动加剧使跨境电子商务面临跨境结算困难和订单取消的风险。跨境电商企业一旦选择换汇就有可能面临比平常更高的汇兑损失,这将加剧企业在疫情期间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数字贸易对跨境电商迭代趋势的应对策略

第一,制定企业退出机制,提升整体市场竞争活力。我国政府应当指导跨境电商相关产业制定企业有序退出机制,对没有商业纠纷的跨境电商企业实行简易注销处理,鼓励企业在线办理清算手续等,对仍有破产纠纷等商业纠纷的跨境电商企业建立有序快速纠纷解决机制,保证跨境电商产业有序淘汰落后企业,提升整体市场的竞争活力。

第二,发展线上会展模式,搭建数字精准营销场景。我国政府应当鼓励线上会展模式常规化,鼓励更多跨境电商中小企业通过平台上相关行业的小型会展向目标用户推销产品并采用“线上展览+样品或电子会刊”这一新兴询盘模式,并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大数据实现买卖双方需求匹配、地域匹配和规模匹配,最终搭建起一个完善的数字精准营销场景。

第三,引进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我国政府应当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在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下,充分考虑平台上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需要,引进合适的金融服务企业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并创新供应链金融体系,从而建立起应对包括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汇率风险在内的跨境电商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第四,完善金融扶持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我国政府应当完善对跨境电商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服务,设立风险补偿资金为其提供一定资金担保,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授信试点工作,对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具有良好信用资产的中小企业给予延期还贷、减免利息等支持降低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第五,统筹全球仓储资源,构建优质仓储管理体系。我国政府应当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合作,通过对各类海外仓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的方式激励企业投资建设优质海外仓,建立具有自治功能的海外仓协会,以有效披露相关海外物流信息和仓储资源信息,提升各企业海外仓的应用绩效。

第六,发挥平台集散优势,降低跨境物流运输成本。我国政府应当鼓励平台对物流公司提供的物流资源数据和交易订单的物流需求数据进行整合,实现物流供需两端的高效对接,基于物流大数据分析,将相关商品有效分配进入合适的集装箱,降低集装箱空置率,实现物流运输集约化和形成全球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价格洼地,降低跨境物流运输成本。

第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智慧物流配送模式。我国政府应当鼓励跨境电商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集成跨境电商物流链条上各服务商的数据,建立起具有物流数据管理功能的数字化作业系统,推进无人运输机、智能快递柜和城市物流大脑的研发与应用,切实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服务,探索符合海外实际需求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

第八,改进服务交易平台,规避关键资源骤失风险。我国政府应当对跨境电商服务交易平台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更多跨境电商企业通过服务交易平台采购所需服务,以规避包括人力资源和客户资源在内的关键资源突然丧失的风险,增强跨境电商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正加速倒逼外贸企业采用数字贸易这一最有效的贸易形态稳定生产经营。在政府合理的政策支持下,外贸企业必将能够在短期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复工复产,在长期内通过全球数字贸易提升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疫情过后继续推动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在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过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述忠,房超,梁银锋. 数字贸易及其时代价值与研究展望[J]. 国际贸易问题,2018,( 10) : 16 - 30.

  2. 杨海泉: 《疫情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经济日报》2020 年 4 月 8 日,第 7 版。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业模式创新中心调研组: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光明日报》2020 年 2 月 14 日,第 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