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创优管理及其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浅谈电力工程创优管理及其运用

卞振华 1 谢同音 2

1身份证号: 32048119870913****

2身份证号:41041119810607****


摘要:众所周知,电力工程与人民的生活、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创新和优化是当前时代进步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并强化电力工程创优管理,让电力工程的管理标准也随之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能源产业链上,电力工程企业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使企业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有必要采取创新优化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分析;检测方法

为了确保电力工程在最小的成本投入下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了对电力工程建设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代化的电力工程管理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用,促进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

1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意义

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电网规划建造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逐步促进智能电网构造的演变,协调各级电网的均衡发展。电网工程发展对国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基于这个现实国情,必须要建立健全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相关体制机制,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总体进步。在观察2017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能够得知,我国2016年的总体用电量显示出不断上涨的趋势,我国三大产业用电比重中,第一产业用电量最少,第二产业用电比重相对较大。整个中国发电资料显示,发电的主力是火电,但是过度的依赖火力发电会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由此,相关的电力企业必须要严格的贯彻落实环保局所制定的有关管理标准,优化电力工程创优管理战略,对电力工程创有管理进行创新,促进电力资源的分配走向规范合理化,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绿色向好发展。

2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影响因素

2.1人力因素

在电力工程的整体统筹规划过程中,管理人员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而且电力工程的总体质量也受着工作人员的素质的影响。由此可知,只有借助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带领和引导才能够使电力工程的整体团队走的更远,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管理能力。电力工程创优管理者需要提高管理的有关标准,为电力工程的全面改进和发展创造有益的条件。电力企业可以多开展相关电力知识技能的培训活动,以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知识层次。到目前为止,我国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优秀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寥若晨星,总体相距甚远,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完善电力企业的培训机制,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电力创优管理人才。

2.2行业内部因素

电力工程的发展推进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发生着许多错综复杂的竞争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比如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更新企业创新理念,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投资人员都忽视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就是对其他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进行特定的研究)而进行胡乱的投资,导致了一些不必要耗费的资金的流失,也可能会导致后期的工程事故的产生。

2.3管理模式因素

传统模式是将工程交付给专业管理人员打理,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体现设计者的理念,将设计与施工合二为一,同步进行,并能够迅速地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度,能够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业主管理模式是一种构建业主项目部的模式,但是在很多状况下,因为业主存在经验,技能,知识的缺陷,所以,这种模式给电力工程的总体管理增加了很大的挑战性。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即监理模式最新诞生,该模式在我国当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推广,在该模式下,工作者们具有专业的电力技能和管理知识,业主,监理和承包商分别是该模式的三大主体,其中,承包商与业主订立合约关系,监理可以推进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3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与运用

3.1融入创新理念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不是简单的指的创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而是按照中国的当前国情,创新已有的管理模式,并且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总承包管理模式是我国当前时期电力工程最经常使用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理论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由此推知,比较于单纯的而创新而言,对总承包管理模式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研究、分析作用更大,如果对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得到应用效用较高的全新管理模式。现代电力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生存并发展,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优化并创新现有格局的总承包管理模式从而得到全新的而且更为行之有效的承包管理模式,如果对现有格局的总承包管理模式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并且探索出该模式的漏洞,然后再加以对其理念进行创新,对其理论进行优化,可以为电力工程创造出一整套更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2基于成本管理战略的引导下实施创新

要想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必须把成本管理战略作为方针,来确保创新具有可行性。在我国当前GDP飞速发展的大经济环境下,我国很多同行业内部都在暗自相互竞争,所以,我国当前的很多行业都在试图通过创新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以确保自身在同行业竞争在不至于处于下风地位。成本问题是电力工程的施工方和投资方所应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投资方以及施工方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真实状况来科学合理的把握工程项目的所需成本,按照公司的管理要求、发展方针和成本管理理论来开展工程项目的管理活动。把成本管理战略作为方针,并且贯彻落实低成本战略,有利于实现对电力工程成本的长期性、竞争性、全局性控制。

3.3实现全要素、全过程的电力工程管理

充分考虑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不断优化创新,提高管理模式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增加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把管理模式和实际状况紧密融合起来,全过程、系统性地管理项目。考虑到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质量会由于许多因素而受到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必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电力工程管理队伍,不断强化管理队伍的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

3.4持续推动企业科技的发展

促进企业科技水平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因此,企业要致力于提升科技水平,引入并使用领先的科技。现阶段,在开展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地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改善管理效果与管理质量。同时,要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工程资源以及管理软件、施工承包方的工作量以及承包方的人员,编制出可行性高、高效、合理的进度计划方案,从而真正地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邱春晖.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科技创业.2019(10).

[2]何荣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9(10).

[3]谷文松.刍议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变革[J].建材与装饰.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