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临床营养支持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态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探究临床营养支持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态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林霞 1 林艳 2 林卫 2

1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营养科 福建龙岩 364000

2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营养支持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实行常规的治疗,后者予以临床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指标。结果 在治疗干预过程当中,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从第3个月开始,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均得到了优化,但是对治疗3个月和6个月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指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结论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临床营养支持可以为患者身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他们缓解肾脏功能衰竭的问题,实现生理指标的持续优化,提高身体机能。

【关键词】临床营养支持法;慢性肾脏病患者;影响

肾脏器官可以帮助人体将不需要的废物代谢出去,是内部净化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帮助机体保持良好的状态。与此同时,肾脏器官还可以帮助人体调节血压,降低贫血、骨质疏松因内部调节不当而出现的问题发生的频率[1]。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肾脏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长此以往将会对人体新陈代谢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身形都比较消瘦,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面临营养风险。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风险也将会越来越高。在治疗与干预的过程当中,临床营养支持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女25例,男35例,患者年龄为46-72岁,平均(55.69±4.63)岁。实验组中女性26例,男性34例,年龄为45-73岁,平均(56.63±5.08)岁。

纳入标准:①结合影像学资料,本院专家医师判定患者所患疾病为慢性肾脏病。②患者依从性较高,并自愿配合调查,保证不会中途退出治疗。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者75岁以上;②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③对治疗药物出现过敏反应;④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无法将个人感受表达清楚;⑤依从性比较差,中途退出治疗,或者拒绝回答调查人员的问题。

1.2方法

向对照组患者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使他们了解疾病出现的原因与机理,明确治疗的方向和方法,能够配合医务人员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营养支持,由医院的专职营养师参与过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临床营养支持方案,制定每日饮食量表,对营养摄取情况进行指导和分析。具体来说,要基于蛋白质与热量这两个指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要求患者按照营养师的要求来选择食物的种类、确定食物的质量[2]。在这个基础上,为了使临床营养支持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还可以对患者进行集体饮食指导,由专职营养师运用多媒体、宣传资料等对患者进行整体营养指导。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情况,或者同一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还要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在患者出院之后,还要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对其进行随访指导,积极回答患者在饮食和营养摄入方面的疑惑与问题,使患者获得持续、有效的帮助。

1.3观察指标

①运用营养评估量表,在治疗干预的第3天、第3个月以及第6个月这三个时间点,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营养状态越好。

②基于肾小球滤过率、尿酸、血清清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这四个生理指标,在治疗干预的第3天、第3个月以及第6个月这三个时间点对患者情况进行记录,进行生理状态评估。

2结果

2.1患者营养状态对比结果

将患者在治疗干预不同节点的营养状态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在干预治疗的第3天,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差异不大;在治疗干预第3个月的时间点,二者的差异开始展现出来,实验组患者营养状态更好;在治疗干预的第6个月的时间点,二者的差异变得更为明显,实验组患者的状态更优。如表2-1所示。

表2-1 患者营养状态对比结果统计表(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干预第3天

治疗干预第3个月

治疗干预第6个月

实验组

60

9.32±3.05

8.24±2.63

4.36±2.60

对照组

60

9.40±2.38

9.01±2.01

5.62±3.23

t值


0.321

2.321

8.320

P值


0.301

0.001

0.001

2.2患者生理指标对比结果

将患者在治疗干预不同节点的营养状态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在干预治疗的第3天,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干预第3个月以及治疗干预的第6个月这两个时间点,二者的差异开始变得明显,实验组患者的状态更优(P<0.05)。如表2-2所示。

表2-2 患者生理指标对比结果统计表(x±s)

组别

例数

例数

肾小球滤过率(mL· min-1·1.73 m-2

尿酸(μmol/L)

血清清蛋白(g/L)

24h尿蛋白定量(g/mL)

实验组

60

治疗干预第3天

82.36±30.52

436.15±92.36

39.32±4.32

2.30±1.25

对照组

60

80.30±32.62

432.12±90.68

38.96±4.57

2.65±1.63

实验组

60

治疗干预第3个月

82.23±30.62

420.36±78.69

42.32±5.20

1.32±0.51

对照组

60

82.30±31.52

426.53±75.50

40.30±5.01

1.63±0.84

实验组

60

治疗干预第6个月

80.21±33.28

406.31±52.81

44.65±4.21

1.18±0.21

对照组

60

80.65±32.69

410.32±57.50

42.62±2.54

0.32±0.51


3讨论

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特殊,治疗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众多。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之外,人们在患有代谢类疾病之后没有及时治疗的话也可能会演变为慢性肾脏病,部分患者甚至在10年之后出现蛋白尿的问题,如果不加干预的话,该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肾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3]。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透析,在仪器的辅助下将体内的废物排出。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临床营养支持法,运用合理的方式来为患者的身体补充充足的营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在本调查当中,临床营养支持法的效果从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治疗干预的第3个月这一时间点就开始显现出来,可以使患者的营养状态更优,维持治疗与基本生活。同时还可以实现患者生理指标的优化,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单岩,刘赛赛,常天颖,杜理平,蔡利,周越,蒋婷婷.家庭功能在中青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对方式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07):1325-1329.

[2]杨艳艳,程小莉,马小琴,陈钊,田李芳,高洁,景兰梅,姚恬,李秋艳,卢家美,姚纲练,付荣国,王莉.不同类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与肾纤维化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05):765-769+777.

[3]陈继红,盛梅笑,许陵冬,高坤,张露,赵静,刘利华,孙伟.基于真实世界原理评价益肾清利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06):1055-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