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优势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优势评价

张玲玲 方庆哲 杨天卓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 对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为对照组(12例)和研究组(1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有关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应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补肾活血渗利汤;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本质上是免疫反应,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为主,会导致患者肾功能紊乱。临床上可采用降压药,控制尿蛋白水平,但是西医治疗有效率仍然不够理想,因此可以遵循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提高临床预后康复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将以本院25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其中包含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2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6±3.59)岁。随机分成为对照组(12例)和研究组(1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患者每天服用3-4次强的松,单次剂量为10mg(依照病情发展程度增减服用量,但不能超过100mg),症状有所改善后,继续服用7周左右,之后服用5-15mg。若激素疗效不显著,可同时采用环磷酰胺治疗。存在明显水肿的患者,可联用氨体舒通利尿剂辅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药方如下:10g川芎、焦白术、红花、牡丹皮、桃仁、茯苓,15g丹参、鹿衔草、怀牛膝、太子参,30g白茅根、白花蛇舌草、黄芪。如果患者阳虚症状相对明显,可以增加肉桂,阴虚症状严重,可以增加麦冬、杜仲。对药物以水煎之,患者每天服用1剂,分成早、中、晚时段服用,以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有关生化指标。若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查发现24h尿蛋白定量减少量在40%以上,即为显效;若患者肾功能有所改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量在40%以下,即为有效;若患者肾功能改善不明显,甚至有加重趋势,尿常规检查和先前无异,即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生化指标包含24h尿蛋白定量、肌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610b9a891b4ad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2

3(25.00)

4(33.33)

5(41.67)

7(58.33)

研究组

13

7(58.33)

5(41.67)

1(8.33)

12(92.31)

χ2

-

-

-

-

3.949

P

-

-

-

-

<0.05

2.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610b9a891b4ad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分组

例数

24h尿蛋白定量(g/24h)

肌酐(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5

1.59±0.76

1.35±0.94

106.58±11.26

99.42±17.05

研究组

25

1.58±0.59

0.61±0.65

105.67±12.64

91.95±12.85

t

-

0.071

4.439

0.369

2.399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应归为“尿血”、“水肿”、“虚劳”等范畴。尽管该病临床症状相对复杂,但是血瘀和肾虚,两者之间是有较大关联的,互为因果,产生恶性循环。单纯西药治疗可能无法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成为临床治疗的新方向。本研究中采用的黄芪可以温肾助阳,川芎可以消解凝聚血块,茯苓可以健脾安神,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牡丹皮、红花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方整体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起到益气滋阴的疗效。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不会产生较大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补肾活血渗利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应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荆仕娟,周伟,张智敏,黄巍,李杜娟.肾炎四味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9,28(12):42-44.

[2]张勇慧,赵凤华,李楠.健脾温阳化瘀方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8):995-996.

[3]张梦夏,马晓燕.肾炎1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瘀证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36-38.

[4]陈丹丹.自拟健脾温阳化瘀方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疗效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