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思维下的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城市设计思维下的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

王金龙 石永强

临沂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1

摘要:文章以目前国内纪念性建筑设计丧失城市设计思维为出发点,探讨纪念性建筑满足城市设计逻辑的基本方法。文章从城市设计的思维出发,剖析了国内纪念性建筑设计丧失“城市性”的缘由,并从选址、功能、几个层面上对城市思维下的纪念性建筑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为相关的纪念性建筑实践提供了理论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功能复合;地域性;空间尺度

引言

作为最早的公共建筑类型,纪念性建筑是纪念情绪的物质载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从史前时代的巨石建筑、古埃及的金字塔、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宗教建筑到现代社会的纪念馆、纪念公园等,纪念性建筑是不同时代建造手段与社会思想的统一。受限于当时的文化与环境,历史上的纪念性建筑往往被特定阶层工具化,纪念主题围绕君权或神权,设计目标就是通过物质环境的设计使人产生内心的崇拜与臣服。

1建筑设计的城市思维

现代城市是当代建筑设计的大背景,建筑师通过建筑设计营造城市空间。城市是尺度巨大的巨型系统,其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建筑单体,而当代公共建筑综合体也趋向于立体化、巨型化,城市与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显露出了惊人的同构性。城市设计是一个时间积累的结果,通过建筑的生成与更新形成了动态平衡,提升城市活力是城市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在城市各个角落审慎地对待建筑的生成,以城市设计的修养理性地设计建筑,才能实现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才能真正改善城市和生活。

2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特征

纪念性建筑常常带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拥有明显的纪念主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叙事学的特质相契合。叙事的冲动就是寻找失去的时间的冲动,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的、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纪念性建筑本身就是对重要事件的留存与铭记,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特征。叙事学的应用可以为纪念性建筑空间创造更为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化空间的精神意义。在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表达上,建筑师首先要对叙事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结构编码,以参观者的空间和时间体验为编排基准,情节的设置需有逻辑、有主次。

3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发展概况

3.1民族形式的探索与自我萌芽:1949—1959

这一阶段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转折时期。建国之初,建筑师迎来了难得的自由创作的机会,较少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在适应经济的条件下创作了一批以现代主义原则进行设计的优秀经典作品。其中夏昌世的广州中山医学院建筑群等,已经表现出基于地方气候的研究而呈现的亚热带建筑地方特点。此后,国内政治运动趋于频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思想始终渗透到包括经济、文化和艺术等各个领域。1953年后,我国派代表参加了在华沙召开的波兰建筑师协会,开始了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对现代主义的排斥以及对“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探索。后来在经历了以大屋顶为特征的民族形式探索,以及“反浪费运动”后对“复古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批判后,很多建筑师开始提倡应该向地方建筑学习。

3.2地方风格的集体探寻与局部繁荣:1959—1977

1959年,上海举行了“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会上,梁思成对地方风格的探索表达了赞赏;刘敦桢提出在继承传统时要考虑地方气候的影响,要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哈维文则明确提出要“树立地方风格”;时任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以《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一文发表总结报告,他指出“中国的就是指我们的民族风格、地方特点和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此后,地方风格得到了全面重视。1961年建筑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活跃了建筑界关于建筑理论问题的讨论,各个省市的学会先后组织了规模不同的70余次讨论会,探讨如何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但是60年代前后,中国建筑界出现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再加上60年代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中苏交恶等一系列事件,全国的建设呈现近乎停滞状态,国家大幅度削减基建的投资,只有少部分类型的建筑项目得以兴建,国内建筑师普遍缺乏实践机会。特别是到6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内政治的影响下,正常的建设活动基本停顿,全国的设计单位也基本瘫痪。

4纪念性建筑的“城市化”策略

4.1选址

大部分纪念性建筑在选址过程中过于强调其纪念属性,常选址于历史事件发生处或人物故居附近,通过场地固有的历史氛围强化空间的纪念性,或者选址于风景秀美的自然风景区附近,通过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来营造纯粹的纪念氛围。例如,蔡元培纪念馆就选址于绍兴蔡元培故居旁,将纪念空间与名人故居完美结合,更容易激发纪念主体的纪念情感。然而这种重视纪念属性的选址方式往往忽视了纪念性建筑的公共属性。历史遗址的历史氛围与日常活动相去甚远,不利于城市公共活动的开展。而风景自然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交通条件不利,配套设施不完善,只能吸引有特殊需求的参观者。因此,当代纪念性建筑选址应当充分考虑其开展日常性活动的可能性,结合城市环境进行综合选址。例如,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鲁迅故居毗邻,后迁入虹口公园,成为了市民可以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

4.2强调地域风格

同种文明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表现形式和认知是不一样的,正如中文在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文明不代表文化,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多样性。而地域风格就是文化多样性的物质载体之一,是人类长期适应地域自然条件的产物。众多的纪念性建筑实践盲目地“崇洋媚外”,追求西方的现代主义手法,或者不考虑建筑与城市大背景的关系,创作出一个个置于何处均可的纪念性空壳。城市思维下的纪念性建筑创作应当借鉴城市特有的地域形式和材料,寻求适合纪念空间的地域化表达方式,使之获得市民的精神认同。

4.3功能复合化与主题多样性

功能复合化指的是建筑内除了主要功能之外,设置其他不同的功能,多种类功能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效益远超单一功能建筑体的设计手法。就纪念性建筑而言,在满足其纪念功能之后强调融入休闲、教育、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增强其对公共活动的兼容性,使其能够服务更大范围的城市公民。例如,蔡元培纪念馆项目将场地原有的废弃医院拆除,置入活动中心、研究中心等多样性的功能,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纪念空间的活力。此外,当代纪念性建筑的纪念主题多样化趋势也有利于拉近其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成为城市的活力空间。传统的纪念性建筑往往是君权以及神权的物质载体,通过塑造超人的尺度以及体量使参观者产生崇拜情绪。这种维护君权、神权的主题远离公众的生活,使得纪念空间无人问津,被束之高阁。近年来,纪念性建筑所涉及的主题日渐广泛,如胡慧姗纪念馆、王景纪念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等。普通大众也被纳入了纪念范畴,公众更具有话语权。

结束语

当代纪念性建筑设计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城市设计的思维下进行的设计必将成为未来纪念性建筑设计的主流。因此,建筑师必须充分了解当前国内纪念性建筑存在的诸多问题,清楚纪念性建筑在满足纪念需求之后,应当创造兼容公共活动发生的空间环境,同时采用地域性的形式与材料以此与周边的城市环境相互融合,得到市民的集体认同。随着城市与纪念性建筑的联系日趋紧密,纪念空间定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唐雅冰.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活力提升的设计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2]刘晓平.建筑设计的城市设计逻辑及其应用[J].中外建筑,2014,161(9):82-87.

[3]车志远,汪灏.当代纪念性建筑创作的“日常化”介入[J].住区,2019,093(5):106-111.

[4]邓遥.现代建筑材料在纪念性建筑地域性表达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9,221(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