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

潘洪波 张智超 张来新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纳入本院确诊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治疗研究,治疗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1年3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对照组(n=42)行传统小针刀松解治疗,观察组(n=43)行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疼痛症状缓解效果差异。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Quinnell分级评估后0级、Ⅰ级、Ⅱ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占比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分:治疗前患者腱鞘炎疼痛症状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8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改善患者患侧手指功能分级同时,缓解患者腱鞘炎疼痛不适。

关键词:高频超声引导;可视化针刀松解;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手指腱鞘疾病类型,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可导致患者病指腱鞘在局部无菌性炎症病变后诱发腱鞘肿胀、纤维鞘管狭窄临床病损,逐渐引发病指功能障碍,且可伴有患侧掌指关节酸胀、疼痛不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为观察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纳入本院确诊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治疗研究,治疗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1年3月,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对照组(n=42)行传统小针刀松解治疗,观察组(n=43)行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

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5岁,中位年龄(45.03±4.58)岁,病程(10.25±2.07)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4岁,中位年龄(44.82±4.47)岁,病程(10.31±2.11)个月。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者;(2)符合小针刀松解治疗指征;(3)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并发其他可行腱鞘疾病者;(2)并发小针刀治疗禁忌症者;(3)脱离研究者。

2方法

传统小针刀治疗:于无菌手术室内实施治疗,取坐位拉伸患者病指后,于腱鞘硬结近端做切口为进针点,经消毒、铺巾后,于进针点注射利多卡因行局麻后,将针刀刺入皮下组织后向硬结方向进针,待确认抵达屈指肌腱鞘表面后沿肌腱方向由近向远行纵向扎切挑割治疗(7mm),直至切割至阻力消失,患者病指屈伸正常即可,且无弹响或绞索时确认松解到位。其后取出针刀,局部加压包扎即可,指导患者主动行病指屈伸锻炼,3日内避免切口沾水[2]

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治疗:于无菌手术室内行皮肤消毒准备后取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套入一次性无菌保护套内,取坐位经伸拉病指后,先行高频超声检查确认病指肌腱及腱鞘狭窄部位,明确病指肌腱、腱鞘滑动情况后,行高频超声引导下A1换车近端局麻皮丘及腱鞘局麻,麻醉结束后经麻醉穿刺部位进针刀,经超声辅助确认针刀皮下位置后辅助针刀准确进入屈肌腱鞘表面,将刀口垂直刺入狭窄、绞索部位后,沿肌腱走向由近至远行纵向切割,至腱鞘阻力消失,病指屈伸活动自如即停止治疗[3]

3观察指标

统计治疗效果、疼痛症状缓解效果差异。

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组间差异性,如统计结果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Quinnell分级评估后0级、Ⅰ级、Ⅱ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占比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n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对照组

42

2(4.76)

8(19.05)

14(33.33)

13(30.95)

5(11.90)

观察组

43

5(11.63)

11(25.58)

17(39.53)

8(18.60)

2(4.65)

z


1.990

P


0.047


2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前患者腱鞘炎疼痛症状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8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疼痛评分对比(6109ff99abb8f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8周

对照组

42

5.57±0.85

2.98±0.75

1.58±0.29

观察组

43

5.61±0.82

2.05±0.48

0.79±0.21

t


0.2208

6.8255

14.4100

P


0.8258

0.0000

0.0000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Quinnell分级评估后0级、Ⅰ级、Ⅱ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占比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分:治疗前患者腱鞘炎疼痛症状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8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针刀是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治疗措施,但传统小针刀松解治疗的实施主要依据医师操作经验实施松解治疗,治疗精准性较差,效果也相对较差,故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的实施,则可在超声影像引导下有效定位屈指肌腱病变位置后,提升针刀松解治疗实施针对性及治疗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引导下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改善患者患侧手指功能分级同时,缓解患者腱鞘炎疼痛不适。


参考文献:

[1] 宋冠鹏,葛雯.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8):132-133.

[2] 柏刁,张燕. 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系统医学,2020,5(6):81-83,86.

[3] 高坤华,龚瑶瑶,刘忠跃,等. 不同超声平面引导下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