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益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谈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益的策略

刘文英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金堰学校

[内容摘要] 简便运算能力,在激发学生运算兴趣,提升学生运算速度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旨在让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各种简便运算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但是,归因于部分小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益低迷,所以在提升学生简便运算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窃以为,无论是在观察中悟方法,还是在练习中提能力,亦或是在评价中激兴趣,都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益。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益;提升策略

简便运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准度;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计算的乐趣,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等。因此,相比于普通计算而言,简便运算更加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了一些关于简便运算的教学内容。那么,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究竟应该如何卓有成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教学效益呢?下面笔者将根据自身开展简便教学运算的一些实际经验,围绕“在观察中悟方法、在练习中提能力以及在评价中激兴趣”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在观察中悟方法

让学生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各种简便运算方法,是提升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关键所在。聚焦一些低效的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就会发现学生对各种简便运算方法掌握不牢固、运用不灵活,是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小学数学简便运算课堂中,教师通常会持续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演示各种简便运算方法。而学生则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被动理解简便运算方法的状态之中。因此,学生对于简便运算方法的理解也会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既然被动接受、被动理解简便运算方法是影响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被动理解为主动接受、主动理解。教师精挑细选一些蕴含简便运算方法的习题,并将这些习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分析、去探索、去感悟简便计算方法,正就是一种引领学生主动接受、主动理解、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比如说,“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是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教学内容时,笔者并没有开门见山地去讲解如何利用“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这些乘法运算律去进行简便运算,而是进行设计了一些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去计算的练习题目。之后,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探究运用这些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中,归因于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所以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理解、掌握、吸收以及内化各种简便运算方法。

二、在练习中提能力

正如站在岸上永远无法学会游泳一样,如果学生不参与足量的简便运算练习,那么,学生也就无法将各种简便运算方法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简便运算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引领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简便运算方法,以及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教师应该围绕简便运算的内容,潜心设计主题鲜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简便运算练习。以这些简便运算练习为抓手、为舞台,教师就可以卓有成效地发展、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

以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笔者以“课堂活动”中的第二题“先议一议下面各题有简便算法吗,再算一算”为切入点,让学生观察、分析、梳理、归纳、总结了一些简便运算方法。如,从“1.25×5×8=”这道题目中,学生归纳、总结出了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从“6.7×50×2=”这道题目中,学生归纳、总结出了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从“8.3×4.8+1.7×4.8=”这道题目中,学生归纳、总结出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从“20-3.25-6.75=”这道题目中,学生归纳、总结出了运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紧接着,为了让学生趁热打铁、活学活用这些简便运算方法,笔者又紧紧围绕这些简便运算方法设计了一些简便运算练习题目。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自主、一丝不苟完成了这些简便运算练习题目。

通过让学生独立自主、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些主题鲜明的简便运算练习题目,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内化这些简便运算方法,还能够学生真切体会到简便运算的乐趣、魅力,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简便运算练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简便运算练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提升简便运算教学的效益等。

三、在评价中激兴趣

一旦学生对简便运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简便运算练习之中,去进一步验证、理解、掌握、运用各种简便运算方法。在乐此不疲、兴致勃勃的简便运算实践中,学生就会屡试不爽,更为真切地感受简便运算的快捷、准确,并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产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简便运算方法的不竭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浓厚兴趣。聚焦学生在简便运算过程中的各种具体表现,教师如果能够予以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浓厚兴趣,还能够显著提升简便运算的实效性。

举例来说,在组织学生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地完成简便运算练习的过程汇总,教师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抓手,适时适度地评价学生在简便运算练习中的具体表现。如,当学生清晰、完整、详细地归纳、梳理、总结出一些简便运算方法之后,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肯定、予以表扬;当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快捷高效地完成计算任务时,教师应该及时运用口语语言,或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出色表现予以肯定、予以表扬。

显而易见,从教师持续不断、卓有成效的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能够获得满满的自信心,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简便运算的魅力,进而对简便运算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总而言之,让学生在观察中悟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提能力以及让学生在评价中激兴趣,都是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益的有效措施。随着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逐步提升,他们的计算兴趣、计算速度、计算准度也会节节攀升,数学核心素养也会潜滋暗长。

参考文献:

[1]吴蓉.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率的提升[J].甘肃教育,2019(19):12-13.

[2]金贤能.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9,(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