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

何哲 王怀佳 段宇浩

河北省廊坊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摘要:房建施工企业晕管理过程中,在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程质量。应积极的引入各项高新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以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推动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加强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管理;提升对策


1 加强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房建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强化,这也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通过不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可以满足房建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的监控,这样既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损坏或材料浪费情况,又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满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对施工企业而言,在施工期间要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满足施工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要加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

1.2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管理基础上的质量把控,而质量把控的关键在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持续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中以质量把控为导向,带动建筑工程质量体系建构并实现建筑施工品牌的塑造。施工管理是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方法、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调整、施工质量计划指导书的实施等,这些具体化的工作无疑都以质量优化为导向,以该导向配合岗位问责,提升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以高质量为管理导向带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体系与标准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1]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2.1 注重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几十年,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必须要与当前的建筑领域整体形势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方面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事前控制,在方案制定环节,消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以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2.2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因为房建工程是每个工作人员共同合作的一个成果,在具备优质管理工作人员和不断健全的相关规范对策之后,还需要拥有一个非常强大并且优质的施工队伍作为质量提升的依据。在团队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专业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参与到每个工序中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专业技能,满足每项衔接工作的紧密联系,并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更好的磨合,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而对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不仅要将工作人员自身施工技术进行提升,而且还要将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养进行提高,主动参与到工程项目中,每一项技术学习以及培训当中。

2.3 完善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是工程建设的保障,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工序复杂多样的特点,对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施工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监督人员需要依据企业的相关规范和体系进行工作,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树立监督意识,可以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建设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现象,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2.4 构建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管理在做好协调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以外,还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这是提升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在过程中,施工方应该构建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度体系,实现“谁主管,谁负责”,层层落实工程质量保障责任制。另外,还需要加强工程监理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以及合同规定等要求来对工程施工实行全过程监督,在验收过程中也需要全方位监理,将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规划成为一个整体,以此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2.5 强化施工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的全面强化对策就在于完善施工监管体系、增强工程安全管控意识,以及全面引进施工工艺手段。项目甲方有必要监督工程施工人员全面按照工程图纸来完成建筑物的项目施工处理,禁止工程施工人员擅自调整或者更改工程施工图。施工质量控制属于最关键的工程质量控制要素,项目施工过程将会决定建筑物的本体结构质量,因此体现了工程施工企业本身的工程安全保障职责。

2.6 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加强智能信息化管控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应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借助科技智能化手段,参与新基建发展,提升工程数据化、信息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以物联网、大数据、AI智能等先进技术为载体,融合工地可视化、管理实名化、检测实时化、人员定位、机械设备监管、车辆管理智慧应用,形成贯穿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成本、进度、造价等智能管理应用实践,实现施工现场立体化、全方位、全时段的安全高质量精细化管理。

2.7 优化质量责任制,保障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转

质量管理责任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系运行的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状态与每个岗位的责权设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秉承以质量为先的基本发展思想,针对工程质量影响要素优化质量责任制,科学细化质量管理目标及责任分工,划清管理责任界面,促使项目实施主体质量责任和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细节,并辅以必要的、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以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2]

2.8 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这样对施工人员和建筑企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全面检查施工点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发现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改进,及时发现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因素并迅速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如,在施工地给施工人员发放安全帽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时必须佩戴,给施工人员发放防护服,上述措施可在最大限度上减少高空坠物对施工人员身体的伤害,也可以让施工人员免受划伤等。按照相关要求在施工处设置防护栏和警示牌,警示牌的设置一定要显眼,这样可以避免过路人员无法意识到危险而受到伤害。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避免施工人员坠楼,这在建筑施工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事故,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安全措施,发现问题所在,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检查安全绳和脚手架牢固性,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人员坠楼事件的发生。施工单位要有足够的施工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有助于建筑施工时效与质量的提升,提升企业本身的口碑效应,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对于社会来说,稳定的施工质量和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成熟运作的市场环境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以目标为施工管理评价参考,通过大目标的拟定与小目标的实施再到目标管理的制约、管理效果的评价等,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新波,赵铁山.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544(08):159-160.

[2]林春峰.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00(016):1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