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黄春艳

哈尔滨市伍连德小学校 150020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工作,从而加强我国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里,学生最多接触的是老师,所以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向老师求助。因此,在小学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新形势下小学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普遍敏感多疑,容易受外界影响。在小学这个黄金阶段,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心理。家长也需要将注意力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转移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上。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1 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性格正在发生变化。学生虽然对自己的情绪有了初步的控制力,但往往伴随着不稳定、意志力不强、比较冲动、任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意志、性格等良好的养成,都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小学阶段是幼儿期和青年期的结合点,具有重要的过渡性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在身体上发展很快,在心理上也处于快速提高的时期。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思维简单,矛盾。由于小学生长期没有接触外界环境,所以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比较匮乏。由于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孩子们对周围所有新事物的知识都有强烈的渴望,长大后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期待。但矛盾的是,小学生还不够成熟,所以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怎么解决,而是怎么逃避。在他们漫长的成长道路上,问题很多,如果一直回避,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些思想过于简单的学生,因为长期回避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缺乏父母的引导,所以经常被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给打倒。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变得内向,不愿意与外界分享他们的感受。与此同时,小学生也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在学生圈子里,就像是摊牌。这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成年人的人生阅历,人生阅历比较丰富,所以他们对自己有很明确的定位。小学生对自己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有时会过于狂妄,造成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虽然一定的求胜欲望是有益的,但如果不引导小学生,他们的行为很可能会逐渐改变,从而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有些不利。有些孩子的执行功能很差,只说不做。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2 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2.1 开设独立的心理辅导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科室。在选择场地时,尽量选择宽敞、安静的地方,可以在单独的小咨询室内增加一个大的咨询室,以利于集体或个人咨询学生的发展。此外,学校还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如心理量表、减压工具、书籍等,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辅导室开放时间可根据学生作息时间调整,方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2.2 强调自我选择,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认为相关的教育应该只对学生进行灌输,再加上一些规章制度,但结果表明这种教育效果较差。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知道遵守,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没有印在学生心理。因此,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心理引导时必须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负责。

2.3 创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中,可以参考专业人士的建议,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兴趣等创新活动。例如,在心理辅导的形式上,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账号、辅导电话、辅导邮箱等,通过视频、图片或组织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心态。

2.4 采取胜任感的选择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基本的方法是灌输教育,这种模式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在那种模式下,虽然老师可以把他所知道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由于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过程非常痛苦。但是,如果课堂上有良好的责任感,学生的学习意识会大大增强。例如,如果一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不是很积极,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采取分层作业,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当发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教师应与他们沟通、对话,告诉学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如果太累可以减少作业,但必须按时完成。当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降低作业难度等,使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更加意识到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2.5 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

目前,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疏忽与孩子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因为言行不当而在心理上伤害孩子。一些学生缺乏父母的关怀,更专注于游戏和网络,更容易迷失在网络世界、逆反心理或极端情绪中。此外,教师未能与家长就学生的学校情况进行沟通,也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此,家长和学校必须及时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比如老师和家长可以互相加微信,老师会关注家长的心理教育知识,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描述,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现状。可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向家长展示学生现阶段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6 采取内控理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当我们做某事时,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决定。但事情能不能做好,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也就是人的内在行为。当我们与有关环境的信息进行交互时,其他人只能将其传递给我们,而不会影响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需要将此概念应用于教育。例如,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时批评他们,这是对学生的外部影响。研究发现,学生重视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如果老师经常批评,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失望。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用心倾听,用心沟通,学生自己内控,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成长健康起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心理疏导在此期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开展心理教育中,教师要逐步改变传统观念,逐步发现自身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辛学伟.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林区教学,2021(06):101-103.

[2]郭云飞,张春慧,张振香,林蓓蕾,薛利红,刘晓,刘清玄.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自我感知与客观复发风险的一致性及对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707-2716.

[3]董婷婷,沈胜林.小学健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17):77-80.

[4]赵刚,李阳.新中国学校体育目标体系的演进理路与反思——基于“教学”与“课程”的双向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5):1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