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

卢美秀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安平中小 423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模式内容及其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小学阶段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时期,是广大的小学生们形成对知识和品德认识的启蒙时期。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小学儿童和小学教育。现代社会中小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小学教育的现状也应该得到一定的转变,文章将对小学儿童和小学教育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小学教育现状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儿童;小学教育;现状;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具有普遍性是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还处在人生的初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启蒙性质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性格、心理特征和智力水平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填鸭式的、标准化和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小学儿童的需要了[1],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小学儿童和小学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并制定出改进型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小学儿童和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因素。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小学儿童

小学儿童,从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处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儿童。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中国的小学儿童年龄基本都处于7到14周岁。小学儿童受限于自己的身体和智力水平,并不能够从事一些专业程度强的工作。但是小学儿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根据相关儿童专家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具备的神经活动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儿童的学习状况和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联系。但是目前儿童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游戏和较大的竞争压力都围绕在他们周边,所以,应该在新的时代下看待小学儿童。

2.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它从属于义务教育的阶段,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小学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小学教育处在小学生人生刚刚开始的阶段,是下一个教育阶段的地基。而且小学教育所学的知识也是非常基础的,比如学习的数学九九表,以及初级的自然实验[2];其次,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并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除了关注小学生的课堂成绩之外,还更加重视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和道德素质;最后,这是形成儿童关于教育态度的关键时期。相关研究表明,成年人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和儿童时期的学习态度有重大关系的,所以,小学教育是关系学习态度的重要时期。 

二、认识小学教育的功能

1.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和谐发展包含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发展,两者之间应该是同步和协调的。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长处在高峰发育期的前期,整体的发育状况比较平稳,而且骨盆还没有愈合。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都在增加,相应地肺活量和神经系统都处在进一步地完善当中。而小学生具体的发展阶段如下:二年级以下的小学生只能够感知具体的物体,而无法形成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模仿能力;五年级以下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对抽象概念有所了解;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看见,小学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2.培养小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小学生的生活活动和学习活动都已经和过去不同,他们生活娱乐项目都极大地增多了。因为,小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所以,根本就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小学教育具备培养道德品质的功能:首先,小学教育开设了思想道德课程。这些课程用丰富的理论和生活化的实际案例来向小学生传递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多学生受到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感召,提升了道德素质;其次,小学教育内容包含了很多的道德实践课程,学校经常组织小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感受尊老的传统美德,这些措施无疑提升了小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3]

3.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很多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热爱自己的天性,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他们并不具备强大的自律能力。良好的自控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养成的。小学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方面有以下功能:首先,小学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俗话说“自知是改变的第一步”。小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特点有整体把握,然后,树立改变的动机;其次,老师可以依据一定的教育规律,开展关于自律能力的训练活动。比如,老师可以将同学们进行分组,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成员可以相互监督,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后,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强制性的班级规定,比如禁止课堂聊天等等,这些都能够为小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带来积极因素。

三、重新认识教育参与者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1.老师层面

  老师是教育的实施主体,无论是何种情况下,老师的责任都是巨大的,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首先,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们树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老师平时要加强自己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的良好言行进行模仿;其次,老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综合性和全面性。老师只有加强和小学生交流,才能够知道他们遇到的困难,对小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能帮助小学生解决这种困难;最后,老师应该重新设计自己的教学模式。较多地使用游戏和互动教学,让小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

2.家长层面

每一个小学生最早接触的就是家庭的教育。可以说,家长素质对学生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己的修养,在孩子面前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减少脏话和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其次,家长应该减少对孩子的情感刺激,平时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向孩子灌输自己的压力,也不能够将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总之,家长一定要控制情绪,把健康快乐的情绪带回家;最后,家长应该加强自己的学习,不断地学习新型知识。网络的出现对家长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家长应该掌握网络技术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3.社会层面

社会是一个大的熔炉,拥有很强的力量。首先,中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的喉舌,在牢牢把控党的舆论阵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新闻媒介应该积极地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面向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新闻媒体应该加强对动漫作品和儿童节目的监管,减少节目中的不良内容;最后,新闻媒介应该积极地报道和应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校园中出现的小学生霸凌事件,小学校园中出现的抽烟问题等等。媒介应该关注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总之,媒介应该在小学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很多研究的热点。小学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而小学教育在帮助小学生形成学习能力,良好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的功能有很多: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基本的道德素质;小学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自律能力;小学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文章还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对小学教育者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老师;家长和社会。只有三个方面共同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共同改进,共同发力,才能够让小学教育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让小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梅荣.对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初步认识[J].《中文信息》,2015(12):11.

[2]金万龙.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认识小学教学的发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09).23.

[3]刘久成.60年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