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精准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精准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为例

杜一帆

浙江省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化学教师既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又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素质与学识并存的人才。本文接下来将以苏教版选修四专题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分析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精准教学的具体措施,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过程,增强深度学习的能力,感受化学的魅力,提升学生化学5大核心素养[1],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精准教学 实施措施

【引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精准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精准教学,通过精准教学来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本文接下来将分析高中化学精准教学到五种具体措施,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能够使化学教师更好地进行精准教学,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素质同时得到培养。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教师教授的化学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对化学知识缺乏宏观的理解。高中的化学知识比较零散,需要化学教师对其进行整理,然后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高中化学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使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能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化学体系。但是部分教师仅仅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授教材上的知识,没有对化学教材进行一个完整的概括,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常常产生疑惑,不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

第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缺乏实验教学。在部分高中中,甚至没有开设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化学反应的时候,常常是通过教师的口述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因此学生只能凭自己的想象,来对化学反应知识进行理解。这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使学生容易将弄混淆。并且由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缺乏化学实验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不符合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同时,研究表明,大量学生渴望是因为一种兴趣而积极参与学习科学的过程体验[2]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很好地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精准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基于学生学情,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对学生进行精准教学的时候,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够对学生实施精准教学,教师的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掌握更多化学知识,并且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学生在必修1已经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但是学生在必修1中还未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也没有从电离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

因此,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我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置:

  1. 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

  2. 学会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 理解并掌握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的过程及其特征。


(二)精准设置知识回顾环节,平稳进行知识衔接

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这一节内容,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在这里需要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

笔者先翻阅历年高考题,发现每年的考题都会有考查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2020年1月浙江选考化学)下列属于有机物,又是电解质的是 ( )

A.己烷 B.乙酸 C.葡萄糖 D.纯碱

以上是2020年浙江选考化学第3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因此在设置复习环节时,我把一些常见的易错的物质添加到判断中,让上课效率有效提高。

精准设置课堂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这一节中醋酸和盐酸,一个是强酸,一个是弱酸,电离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性质的不同,学生已经理论上知道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但是完全电离和部分电离导致的结果如何,学生还是比较模糊的,而怎么利用性质的不同来设计实验鉴别,也是学考和选考的一个重要考查方向。

(2018年11月浙江选考化学18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测得0.1mol·L

-1的一元酸HA溶液pH=3.0,则HA一定为弱电解质

B.25℃时,将0.1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11.0

C.25℃时,将0.1mol·L-1的HA溶液加水稀释至pH=4.0,所得溶液c(OH-)=1×10-10mol·L-1

D.0.1molmol·L-1的HA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一定等于7.0

以上是2018年11月浙江选考化学的一道题,考查强酸弱酸的电离特点,对于强弱电解质的考查很全面细致,而针对这样的考点,结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我精准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

四)精准设置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并且难度较大,需要学生通过大量反复地练习例题,来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而市面上出售的化学辅导教材众多,学生不可能将每一本辅导教材中的例题都练习一遍,因此针对性的选取例题,对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练习一些比较典范的例题,才能够使学生解决化学题目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够发挥化学教学中精准教学的作用,因此化学化学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化学题目的时候,应当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解决化学题的能力能够提高。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这一节中,在上述探究实验的基础上,设置了如下问题:

  1. 精准设计课后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本节课的难点是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以及电离平衡的特征,因此在课后习题的设计时,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去练习,笔者节选了部分课后作业内容

例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酸和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c(Cl- )3COO-) ( )

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H2多 ( )

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H2多 ( )

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盐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 ( )

用相同pH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盐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 ( )

将选择题改成判断题,有利于学生去深入思考每一个选项,进而避免了学生用排除法做选择题造成了大量的选项浪费的情况。针对电离平衡的“完全电离”和“部分电离”的概念设计成选项相近的判断题,有利于学生去对比学习,强化概念。

)、教师不断学习和反思,提高精准教学能力

教师在上完课后,应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应该在下一堂课进行强化讲解。

化学教师要想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实施精准教学,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并且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化学课堂上得到培养,教师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来使自己对学生进行化学精准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通过学习来使自己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要求,掌握得更加透彻。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够在化学课堂上精准发力,为学生选取精准例题,让学生在和化学课堂上能够掌握更多知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在核心素养下进行高中化学精准教学,既能够使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又能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培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主动对学生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水平、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预习,以及针对选取例题等高中化学精准教学的措施,希望通过以上探究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

  2. Joseph S Krajcik,Charlene M Czerniak,Carl F Berger.中小学科学教育——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 王磊,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