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的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的优化路径

陈士超

宾县自然资源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 150400

摘 要:在当前农村工作开展过程中,土地确权与流转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进行优化,确保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能够有序推进。文中分析了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作用,并进一步对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的优化路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土地确权;流转;流转行为;融资;监督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需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并构建良好的土地流转平台,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实现土地的规模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户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加。

1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作用

土地确权和流转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利国利民,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构建规范的土地市场秩序。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发展尤为重视,农业生产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规范化管理工作更为重视。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的步伐,有效的提高土地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构建稳定的生产环境,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作为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土地确权到户,农民能够安心生产,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后,大量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而且运用科学合理的流转方式,可以有效的带动村集体的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的优化路径

2.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政府部门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进行明确,保障产权的有效交易,降低发生纠纷的几率。另外,还要依托于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积极完善土地流转信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2明确确权时间

为了保证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明确土地确权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总体上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对土地权力的确定设置明确的时间点。通常情况下会以二轮承包时间作为土地权属确认的基准,但当二轮承包后土地存在流转或是土地权利存在变化时,则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重要来界定确权时间。

2.3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对土地管理缺乏规范化。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通过开展有效的土地流转工作,并在流转过程中要保证合同的规划性,做好合同备案工作,进一步保证土地流转合同的法律效力。另外,还要积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一旦有纠纷发生,需要及时进行解决,避免矛盾激化。

2.4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在当前土地流转纠纷中,多是由于流转时双方行为不规范,由于农村地理环境受限,土地流转时许多农民往往只是口头协议,没有签订具体的流转合同,这也导致流转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易出现违约行为。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增加或是物价水平上涨等情况下,在利益驱使下违约行为更为常见。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对被流转方利益带来较大的损害,同时也会降低流转行为的信誉度,导致流转工作无法有序推进。为了保证土地流转关系的稳定性,则需要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划。即流转时以签订流转合同作为一个硬性条件,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标准的合同范本,这样双方可以以此为参考,并通过具体交流和协商,签订流转合同,使流转信息登记入册,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有序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2.5拓展土地融资创新渠道

我国正处于农村改革的重要阶段,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农村土地进行生产作业的重要基础。首先,应该积极的利用和开发社会资源,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更多的以政策补贴政策倾斜的方式进行融资,既为保证农村土地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更多地引进新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其次,农村土地流转互助资金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要以公开的方式接受全员监督,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都要有明确、正规的记载,建议通过网站等方式向外部发布动态。

2.6加大对用地行为监督力度

农民对土地的各项权利的确认行为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土地的权利主体, 更好的保护土地主体的自身权益,但是土地的确权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所能解决完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监管,防止他人钻法律的空子。例如,一些独居老人本身并没有继承人,当老人去世后,土地必须收回集体所有,不能让他人私自占用,对于在农村土地上私搭乱建的建筑要及时拆除,防止其进一步侵害集体权益,按照规定责令按期恢复原貌。因此, 在农村土地确权之后, 地方政府需加强对农村用地行为的管理, 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不良占地行为的发生。政府需首先禁止对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农户擅自侵占农村未利用地、公共用地和他人宅基地的行为, 同时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用地行为需进行严加的管制。如若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私自占用农村公共建设用地的行为, 政府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通过采取相关政策进一步保护农村的建设用地。

2.7建立健全农村的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近些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的付出与奉献,但是当前城乡户籍制度导致了我国城乡资源不协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将改革红利倾向于农村,应该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改革制度的落实与贯彻,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要以惠农补贴或红利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村人才回流建设家乡,为农村今后的发展做好人才补充以及人才储备,也能更好的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工作的良性发展。

3 结束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与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的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处理好人地关系,强调部门的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的有序推进,为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守丽.探索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新动向及解决路径[J].中国地名,2020(02):66.

[2]梁栋,徐佳男.区块链技术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应用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9(09):83-84.

[3]陈宏伟.掌握土地确权与流转新动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J].吉林农业,2016(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