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

吴秋盈 孟新丽 王鑫宁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资料。结果:共调查血液科住院患者1000例,其中感染患者397例。110例患者为医院感染,287例为社区感染。血液科感染率为26.14%,医院感染率为6.63%,病例感染率为7.14%,社区感染率为19.5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和血液系统感染。结论:血液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部位是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因此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关键词:血液科;感染;预防

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以及造成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医疗安全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采取了感染源分析、危险因素监测等措施,采取普遍干预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指导临床科室规范和实施感染防治措施。了解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了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者分析了我院血液科2018-2020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监测数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统计了我院2018年-2020年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资料,血液科患者包含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和各种贫血性疾病等共计1000人次。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现患率

本次调查了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1000人,其中感染患者397例。110例患者为医院感染,287例为社区感染,血液科感染率为26.14%,医院感染率为6.63%,病例感染率为7.14%,社区感染率为19.51%。

2.2医院感染部位

本次调查的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上呼吸道和血液系统感染,各部位感染构成比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析

感染部位

数量

占比(%)

上呼吸道

19

17.2

下呼吸道

57

51.8

泌尿

1

0.9

腹腔

1

0.9

肠胃

6

5.4

血液

10

9.1

皮肤软组织

1

0.9

其他

15

13.8

3讨论

3.1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和消毒效果监测制度

环境温度、湿度和微生物菌落数是医院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血液科骨髓移植病房和洁净病房是感染的高发区,必须要做好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对地面和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做好人流和物流管理,定期对消毒效果监测等。采用空气净化系统的洁净病房的空气质量控制,需要以洁净设备配置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应定期检查清洁空气处理装置,要认真落实新风机组清洁维护管理制度。粗效滤网每两天清洗一次,粗效过滤器每1-2个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每周检查一次,次高效过滤器每年更换一次,如有污染和堵塞应及时更换;末端高效过滤器应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始阻力160Pa或使用寿命达到3年时,应及时更换;应每年更换带有集中排气的中效过滤器,如有污染或堵塞,应随时更换;回风口滤网每周检查清洗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在保持普通血液病房有效通风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感染病人和多重耐药病人病房空气消毒措施的落实。动态空气消毒器可随时或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设备表面、地面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应根据使用场景进行配制,连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含氯消毒剂在使用前应严格监测其浓度,浓度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3.2认真落实病人隔离亲属探访制度

血液科需要隔离的病人包括保护隔离和感染隔离,严格分开,进行分组护理。骨髓移植者及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于1.5×109/l患者应采用保护隔离治疗,最好住在干净的病房里进行防护隔离治疗,严禁访问,可以使用视频访问;对于感染或多药耐药细菌感染的患者应住在一个房间,同一类感染患者应住在集中病房进行传染隔离管理,严禁访问,可以使用视频访问。必要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来访者落实防护措施,做好自身卫生工作。

3.3患者健康教育

无论是保护性隔离还是感染隔离,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恐惧和心理反应。有些病人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自己偷偷出去。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隔离类型,宣传隔离的意义、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法,努力争取患者的合作与理解。

3.4做好医疗器械、材料的消毒和保管工作

根据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主要是呼吸道和血液系统感染,做好患者氧疗设备、呼吸机和静脉导管的消毒、灭菌和管理工作。氧疗湿化器最好使用一次性产品,根据耗氧时间,每人使用1-2套可重复使用的氧疗湿化器,每天停止供氧后,轮流消毒,并储存在干燥密封的条件下备用。一周内未使用的,应重新进行消毒处理;重复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送消毒供应中心用专业设备进行清洗、干燥、消毒灭菌;需要PICC导管的患者应尽量选择组织相容性好的导管。导尿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导管包装的灭菌时间、有效期及外包装材料的完整性,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留置导管时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并定期观察穿刺部位及导管静脉方向处有无红肿,如有发热、疼痛等感染症状和体征,根据胶片性质及时更换穿刺部位的胶片。连续输液时,应每天更换一次无菌输液器和三通。在治疗间歇期,应每周更换一次肝素帽。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拔除导管,取导管尖端5cm长的导管和血样进行细菌培养,以辅助诊断治疗和用药;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96小时。

3.5加强患者营养和饮食管理,提高自身抵抗力

贫血、出血、化疗等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虚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因此,必须加强营养和饮食护理,给予清淡、开胃、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化疗耐受力和抗感染能力,严重呕吐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丽.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3):160+164.

[2]陈松燕,汪里萍,薛菊兰.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学,2016,40(01):90-91.

[3]李会芳.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