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围术期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蒋晓迪

太和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烧伤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100例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美感满意率98%,护理服务满意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色素沉着率2%,瘢痕厚度(1.53±52)mm,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指导效果明显,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烧伤;瘢痕整形;并发症

在烧伤以后通常创面治疗以后,会呈现出逐渐愈合的状态,然而,在创面愈合的一个月到三个月期间,很容易出现瘢痕,不仅会导致外观的美感受到影响,还可能会诱发挛缩问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的现象,对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很多人在烧伤后出现瘢痕,会进行整形手术,在此过程中,就应该合理的进行护理指导,利用正确的方式开展研究活动。针对于此,下文分析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合理的评价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每组50例。观察组平均病程 (17.45±2.34)个月,平均年龄(35.61±3.37)岁,平均烧 伤面积(12.84±1.49)%;烧伤部位:10例为下肢烧伤,12例为上肢烧伤,18 例为胸部烧伤,10例为颌面部烧伤。对照 组平均病程(16.99±3.14)个月,平均年龄(36.14±3.11)岁, 平均烧伤面积(12.57±1.25)%;烧伤部位:10例为下肢烧 伤,15例为上肢烧伤,15例为胸部烧伤,10例为颌面部烧伤。 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能独立完成各项调研工作;②所有患者自愿参加;③视力、听力正常,具有基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④实验前,所有患者均参与并接受瘢痕干预;⑤伤口愈合后1-3个月内出现瘢痕增生。

排除标准:①排除先天性瘢痕体质患者;②排除烧伤瘢痕挛缩及功能障碍患者;③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除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外,还需要术后皮肤观察和疾病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

1.2.1术前护理

①术前准备:修指甲,清除不平整疤痕组织表面污垢,检查供区有无感染和毛囊炎,清除供皮区毛发,检查肺、肾、肝、心功能;②心理护理:疤痕组织会对患者的容貌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此时,护士需要做好沟通,告知患者整形修复的优点,树立正确的认识,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手术态度;③颌面部护理:部分烧伤患者位于颌面部,可影响其进食。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口中残留大量食物。此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饭后漱口,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并做好清洁工作。

1.2.2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一小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为避免压疮,应在长期受压区放置垫子,手术室或病房的护士应做好交接工作。

1.2.3术后护理

①条件护理:a.整形外科患者应先用夹板固定,抬高患肢,加强敷料和血流的观察,加强肢体功能训练,防止血栓形成;b.对于颈部或面部有敷料的患者,要加强对呼吸频率、渗出或出血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c.加强植皮部位和拔皮部位的清洁,保持敷料干燥;②体位与室温:站立或坐姿时,患肢应悬于胸前。采用卧位时,肘关节应保持高出心脏水平5-8厘米。禁止四肢过高,以免影响植皮成活和供血。同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 避免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③血供观察:绷带加压时,要注意绷带的松紧,以免引起静脉回流梗阻和动脉供血不足。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美观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色素沉着程度及瘢痕厚度。

1.4统计分析

统计学SPSS19.0软件处理,在统计学具有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外观美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美观满意度

护理服务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98%

100%

2%

对照组

70%

86%

12%

P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瘢痕厚度和色素沉着程度

观察组瘢痕厚度优于对照组,色素沉着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瘢痕厚度和色素沉着程度

组别

瘢痕厚度(mm)

色素沉着程度

观察组

98%

2%

对照组

1.53±52

24%

P

<0.05

<0.05

T

1.2354

8.5412

3讨论

烧伤后创面基底组织修复约需3周,增生至成熟需4-24个月。伤口愈合后出现疤痕组织时,会出现瘙痒,主要是疤痕中组胺、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美观,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强护理指导是必要的。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指导,可降低创面致残率,恢复瘢痕的基本功能,促进术后康复。例如,术前护理可以为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患者对手术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通过术中、术后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关节活动度,软化手术部位瘢痕组织,保证美观,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色素沉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瘢痕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康复服务和外观美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围手术期护理更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围手术期护理更高质量、更全面,可用于烧伤瘢痕整形手术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压疮、感染等并发症,提高审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苏钰, 刘思彤. 围术期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20, 010(002):184-185.

[2] 康华, 陶剑. 围术期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025(027):195-197.

[3] 彭亚萍. 围术期综合护理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 2019, 9(014):179-180.

[4] 赫英, 褚英. 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整形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18(6):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