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探讨

余磊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施工单位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及挑战。在施工期间,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加以创新优化,使其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工程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加强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在施工期间,应根据相关制度内容落实各项工程项目管理要点,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安全、规范、文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工作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环节安全,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利用多项管理手段,充分掌握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及安全管理要点,强化施工水平,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有序展开,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工程业发展。

1 工程施工特征

首先,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位置变更随之移动,在施工期间所涉及的设备、人员也需要根据施工部门的实际情况流动变化,施工现场是动态改变的。其次,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建设。此外,产品形式较为丰富。在施工期间,其施工环境及用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项目各领域也存在着不同。再者,施工难度较高,露天作业及高空作业较为常见。在建设期间,建设周期较长,在施工时多项施工环节需在露天场所及高空场所下进行建设,因此施工效果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最后,建设过程机械化水平较低。就目前来说,虽然许多机械设备已逐渐应用于施工环节中,但仍有部分施工任务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建设。

2 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大多为露天环境,高空作业时有出现,多项因素均会导致施工现场受到影响,这就会使施工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针对此类问题,应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及建设效率,降低成本支出,确保其按期交付,避免建设环节存在安全问题,导致施工人员人身伤亡或使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此外,在项目建设期间,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成效能够强化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现代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落实好安全及质量管理机制,对于降低施工成本,强化项目的整体效益有重要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业发展,促进我国工程事业现代化建设。

3 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对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

部分施工单位对项目质量及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在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方面所投入的人力及物力资源较少,这就会导致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各类安全隐患及质量隐患隐藏在隐蔽工程中与施工环节中。一旦建设过程缺少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措施,将会导致施工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使工程建设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并增加成本支出,影响项目实施。

3.2 相关管理机制急需优化

在现阶段背景下,我国项目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中仍存在着许多缺陷,究其原因是相关管理制度仍有待优化完善。在项目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关规范加以约束,导致现场管理活动不规范,最终使工程项目质量及安全存在隐患问题。

3.3 材料及设备管理存在不足

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项目材料及设备是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基本要点。材料及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材料设备入场管理及材料设备使用管理,一旦管理人员并未明确材料及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将会导致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材料及设备流入至施工现场,使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增加,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期交付。如果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设备进行工程建设,将会使工程项目质量大打折扣,还会威胁工程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当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如果未对材料及设备加以规范管理,还会导致材料及设备在存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4 工程建设者的综合素质有待强化

由于我国工程项目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对相关建设人员的综合能力及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从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及技术水平角度来说,其与我国相关规范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工程项目参与人员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此类人员教育水平较低,缺少相关技能培训及专业教育,而现代施工技术难度增强,技术、材料、设备等不断创新,部分人员对其掌握不到位,一旦管理人员并未对其加以约束指导及管理,将会导致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及质量隐患问题,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

3.5 工程技术管理存在不足

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要点,对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加以管控。但实际上,许多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各项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透彻,在施工环节中无法按照相关规范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加以约束,再加上技术难度较大,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并且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威胁施工人员安全,还会使工程项目无法按期交付。

3.6 项目现场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管理人员未对施工环节加以规范,工程建设者缺少管理约束。一些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许多施工设备老化问题较为严重,部分项目组织规划不科学,施工方案内容存在问题,边施工边修改施工图纸的问题时有出现,导致安全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4 提高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4.1 加强对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工期较长,现场管理难度较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成效,实现各项施工目标。从长远角度出发,应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将各项管理机制落实到具体工序中,全方面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4.2 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应强化安全机制建设,将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管理工作要点,强化日常监督,避免施工过程存在隐患问题,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问题,应立即启动预案,做好处理工作,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安全。

4.3 强化工程材料及设备管理

在工程材料及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做好前期管理、事中管理及后期管理工作。在前期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出库材料及设备加以登记处理,对进场材料及设备功能进行检验,确保其无变质情况、规格正确、功能正常,如出现质量问题或故障问题,应由专业的人员做好调换工作及维修工作,当各项工作完成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并由专业管理人员根据不同材料和设备特性要求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施工材料及设备存储环境干净整洁,调取方便,使施工效率能够得到保障。在工程材料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正确材料使用方法及设备操作方法,充分发挥出材料及设备的积极作用。当施工完成后,应做好材料及设备清点工作,对其功能及质量进行检验,随后方可存入至指定厂房内,做好信息登记工作,便于后续投入使用。同时,清理现场材料残渣,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工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已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急需解决。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及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工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芳.浅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23.

[2]卿尚明.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监理方法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