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护理的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小儿心理护理的技巧

杜娟

顺庆区舞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637000


由于现代医疗模式的改变,意味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患病、就医和治疗期间,家属对护士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满意的解释和沟通,往往会引发冲突。儿科医学心理治疗的应用经验和总结。在配合医生治疗儿童疾病的同时,提高护理过程的有效性和质量,考虑儿童的心理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有明显的影响,也是促进医疗发展的保障。在儿童心理护理中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生治疗儿童疾病,还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家长的情感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护士必须了解心理医疗的原理,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整体看病感受的同时,也保证了医院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1. 小儿患者的心理特征

  1. 容易出现恐惧不安的情绪

幼儿生病住院,离开熟悉、温暖、管理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家人分开后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沉重的打击。此外,在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等会对患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刺激,儿童在一种未知的环境下业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饮食等因素也会使儿童产生恐惧和焦虑。

  1. 依赖性较强,情绪控制能力较弱

目前,大多数儿科患者是独生子女的居多。他们与父母和家人一起长大,由于长期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生病后,住进了医院,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人,再加上患病,他的自理能力进一步降低,依赖性增强。由于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脑和神经发育不成熟,表现出较低的耐受性,特别是患病后,感情脆弱。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表扬艺术,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影响和改变儿童的消极情绪,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情绪,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

  1. 小儿心理护理的技巧

  1. 了解患儿及家属心理活动,用言语技巧满足心理需要

孩子从温暖的家庭环境到陌生的医院,由于在家里受到父母过度偏爱,大部分患儿养成了任性和霸道等不良的习惯,再加上父母在患病后的同情和迁就,使其更加不愿接受治疗。因此,护士必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能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指责或惩罚他们。在治疗前,我们要尽量用语言技巧来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尽量让孩子在情感上接受和信任护士。同时,要做好家长工作,努力与家长合作,由于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应该在积极的心理支持下增加信心和勇气,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引导作用,从而对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1. 娴熟技术顺利完成患儿治疗

在小儿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引起儿童疼痛和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了解儿童在护理中的心理特点,在治疗前尽量用巧妙的语言消除他们的恐惧,积极诱导和鼓励,寻求孩子的配合,绝不因孩子小而忽视感情。用熟练的医疗技术,稳定、准确、轻巧、快速地完成注射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使得患儿对护理人员情感上的信任,完成心理过渡,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治疗。

  1. 重视陪护行为诱导

因为在儿科中进行陪护是客观需要,护士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引导和规范所涉及的行为。从患儿入院开始护士要对孩子及其亲属微笑,介绍医院、程序和医院护理。孩子因病在医院里,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恐惧、焦虑和焦虑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使儿童能够耐心地适应医院的特殊生活方式。患儿陪护对护士的第一印象直接决定行为诱导的效果。护士语言亲切、认真、真诚、耐心,充分体现医院护士的爱心,对工作负责,做一个热情、激励感染力强的护士,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医疗工作,缓解患儿紧张恐惧的情绪。

  1. 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

由于父母在孩子生病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父母的情感倾向可以转化为孩子的情感倾向,作为医生,要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感受。首先要对不敬的话语和家长的抱怨进行容忍,告诉他们要稳定情绪,积极对待治疗,促进孩子之间的合作,减轻孩子的痛苦,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医护纠纷。

  1. 缓解患儿的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护理

在进入医院后,护士必须客观、细心地向家长解释疾病的原因,使他们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所有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合作。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告知家长头皮输液与其他部位是相同的,头皮静脉更易于修复和监测。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有信心,尤其是新护士不要惊慌失措,避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如“我试试”等语言。要耐心的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诉家属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操作的效率,减轻家长以及患儿的恐惧感。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主义的理念逐渐在护士领域传播,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患儿的护理中,护士必须关注患儿的心理状况,满足患儿的需求,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有明显的影响。心理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和加强,将引导儿童及其家庭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医患合作的效果,还可以加强医患关系,同时也对改善儿童的整体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