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3

综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连利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东院病区) 710089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施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心理状态(SAS、SDS)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患者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人类面临疾病的困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有所改善,研究临床治疗方法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从一份统计数据入手,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对医院出现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了相应记录,指出综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所起的干预性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15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其中75例组成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余下75例组成观察组,同时施予心理护理。对照组内,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45~79岁,平均(61.21±0.24)岁。发病时间2~9 h,平均(5.23±0.21)h。观察组内,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44~78岁,平均(62.08±0.21)岁。发病时间2~8 h,平均(5.02±0.11)h。纳入标准:患者经CT、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病情为轻中度,意识清晰;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余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肾脏功能不全;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纳入对象的信息资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综合心理干预:术前提前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以便做好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尤其是针对部分盲目自信和满不在乎的患者通过讲座和沟通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术前与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讲解,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对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讲解。以温和的言语和友善的态度对其进行安慰,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护理过程中还可以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的姿势触摸等体现出对患者的关怀,融洽护患关系,营造安全、信赖的医疗环境。出院后综合心理干预:通过多种方式与患者家属建立有效的联系,及时了解病情和心理状况。鼓励和引导家属给予患者进一步的心理支持。(2)饮食指导。吞咽困难患者应予鼻饲流食,对尚能进食者不宜过多过急,遇呕吐、反呛时暂停进食,抬高床头。能进食者予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病情平稳后予普通饮食,限制盐的摄人量,每日盐摄入量2~5g,多食含纤维多的食物促进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燥,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3)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治疗期间,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恢复锻炼,使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协助患者做床上医疗体操,如健手梳发、捏挤患手、健手击拍、交叉上举、环绕洗脸等同。在患者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并鼓励家属探望,与患者进行交流。辅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对失语患者,初期运用肢体语言和写字板进行沟通交流,满足患者需要;恢复期可通过识字卡片、广播等,由简到繁训练语言功能。(4)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方面的知识、术后的注意事项、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如发放宣传手册、健康处方,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估患者焦虑心理,共20项条目,以4级评分计分,分界值为50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共20项条目,以4级评分计分,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态度,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技术操作、服装仪表、环境等,分满

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所有患者×100%。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60ff9ff5b8ba7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 分值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心理状态(SAS、SDS)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SASSDS 比较 (60ff9ff5b8ba7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s,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

SDS

观察组

75

干预前

53.22±0.21

53.45±0.56

干预后

35.12±0.15

37.11±0.16

对照组

75

干预前

53.32±0.21

54.41±0.91

干预后

44.21±0.16

42.34±0.19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60ff9ff5b8ba7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s,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活动能力

自现能力

工作能力

观察组

75

干预前

9.12±0.21

9.33±0.43

8.11±0.25

干预后

14.29±0.42

14.60±0.22

15.35±0.53

对照组

75

干预前

9.13±0.46

8.23±0.11

8.90±0.25

干预后

11.23±0.15

11.20±0.11

12.32±0.1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75

43

30

1

97.3

对照组

75

34

24

17

77.3

3 讨论

目前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消除血肿压迫脑组织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创伤较小,不易引发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研究报道,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更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由此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护理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护理人员和患者交流,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指导,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治疗的依从度,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使患者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理状态(SAS、SDS)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与相关报道相一致。由此可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其康复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患者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欣,张相彤.个体化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8):159-161+169.

[2]崔翱,林容旭,张宝月,罗针.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6,27(03):506-509.

[3]高云霞.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8):168-170.

[4]王丽梅,杨海红,袁怡婷,张国梅.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6):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