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疗效分析

宋亚萍 吴利霞 马文娟 , 陈红洁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疗效。方法:总共在医院病历系统中合理抽取出57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MIS评分法。测量患者肌肉质量的方法是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患者握力的器械是电子握力计。6m试验主要是对患者的下肢肌肉进行检测。同时,让患者在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便于白蛋白检查,对口服营养补充的前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疗效之后,可以发现,口服营养补充前后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P<0.05)。与口服营养补充之前相比,口服营养补充之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得到改善,体质量和肌肉功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营养补充,不仅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还确保患者的体质量、骨骼肌质量和下肢肌肉功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状况;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分析


慢性肾脏病是威胁性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患CKD的人数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所有的CKD患者中大约有1/3的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CKD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可以改善病情,但是也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同时也会造成患者出现并发症状。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是缺乏能量和蛋白质,体质量和血清白蛋白较低,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的急剧下降[1]。而MHD患者出现不良主要表现在身体乏力、免疫功能不足、伤口感染,加重微炎症状态,当发生营养不良时,会产生不好的临床效果,如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本研究就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口服营养补充治疗,探讨其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总共在医院病历系统中合理抽取57例患者进行研究,均获得了所有患者的同意。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7:20,患者年龄最小的是14岁,年龄最大的是50岁。平均年龄在(49.3±14.3)岁。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检查,其中慢性肾炎患者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8例,多发性肾病患者2例,阻塞性肾病患者1例,间质肾炎患者2例,病因不明患者9例。

1.2研究方法

血液透析前,整理患者的基本信息,在口服营养补充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体重测量、身高测量和体质量统计。

1.2.1营养状态评估

采用MIS评分法,对MHD患者的MICS(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进行评价。MIS检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病史检查、体格检查、体质指数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2]。同时MIS检查还划分为指标,如干体质量变化、功能状态、血清白蛋白、饮食、透析治疗时间、肌肉消耗和体质指数等,在评分过程中,可以将评分结果分为三种: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最低分为一分,最高分为四分。中度最低分为五分,最高分为八分。重度的评分至少不低于八分。通过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得分越低就表示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程度较轻,反之,分数越高就越严重。

1.2.2肌肉质量及握力

所有的患者不管是在口服营养补充前,还是口服营养补充后,都要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人体的肌肉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测量人体肌肉质量之前进行透析工作。对于测试患者的握力可以采用家庭用电子握力计,每个患者要进行握力测量,取其中最大的一次力量。男性患者的握力低于30kg,女性患者的握力低于20kg统称为肌力降低[3]

1.2.3肌肉功能

通过使用6m实验可以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下肢肌肉功能。分别在口服营养补充前和口服营养补充后,主要的实施方法是用胶带在地面上标记6米的距离,同时也要确保检测区域前后的0.6m内无任何障碍物[4]。告知患者用平常步速完成6m行走,每一位患者至少走两次,将最快的一次为准计时,并计算出患者的步速。

1.2.4营养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每周至少血液透析三次,每次透析的时间为四个小时[5]。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每天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能量500kcal,优质蛋白质20g,持续3个月。

1.2.5实验室检查

分别在口服营养补充前后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在检查之前患者应保持空腹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20.0系统软件分析所得,用t检验将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P<0.05则代表存在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利用MICS对口服营养补充前后进行比较

由表1可知,与口服营养补充之前相比,口服营养补充后患者的营养不良引起的炎症程度明显降低,口服营养补充前后数据有一定的实际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不同MICS组口服营养补充前后的比较

MICS分组

轻度

中度

重度

营养补充前

5

20

32

营养补充后

16

27

14

注:P<0.05

2.2人体成分和肌肉功能比较

由表2可知,将口服营养补充前后数据比较,营养补充后患者的体质量、骨骼肌质量和6m实验均有所改善。口服营养补充前后数据有一定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握力项目在口服营养补充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2 口服营养补充前后人体成分和肌肉功能比较

组别

体质量(kg)

骨骼肌质量(kg)

握力(kg)

6米试验(s)

营养补充前

55.40±9.27

23.53±3.48

24.47±8.87

6.33±1.65

营养补充后

55.72±9.06

24.53±4.30

24.02±7.73

5.87±1.73

注:P<0.05,握力项目营养补充前后P>0.05,无显著变化

2.3血生化指标比较

由表3可知,与口服营养补充之前相比,患者的ALB和TIBC的指标明显升高,IL-6和TNF-a的指标明显下降。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PA、Hb以及KT/v在口服营养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3 口服营养补充前后血生化比较

项目

PA(g/L)

ALB(g/L)

Hb(g/L)

TIBC(umol/L)

IL-6(pg/mL)

TNF-a(pg/mL)

Kt/v

营养补充前

290.64±66.15

37.23±3.56

107.82±16.69

38.3±7.34

4.40(2.88~7.57)

16.74±4.92

1.53±0.41

营养补充后

294.76±4.91

38.20±3.56

109.23±16.70

40.46±8.61

3.37(2.79~5.81)

15.39±3.86

1.48±0.32

注:P<0.05,PA、Hb、KT/v营养补充前后P>0.05,无显著变化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经过3个月的口服营养补充剂,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程度有所改善,体质量、骨骼肌质量以及6米试验都得到了改善,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加。因此,可以分析出,患者在进行口服营养补充剂后,其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何艳芳,李琼香,翁敏.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疗效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9,26(02):79-82.

[2]臧华龙,秦学祥,翁敏.口服营养补充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肌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25(06):349-354.

[3]何艳芳. 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8.

[4]臧华龙. 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8.

[5]谭荣韶,古琳琳,钟小仕,覃丹平,何育勤,曾彤梅,何惠君,刘岩.口服营养补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09):55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