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绿,是竹韵的绿——绿色班集体建设之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那抹绿,是竹韵的绿 ——绿色班集体建设之旅

蒋吉

浙江省象山县 西周镇中心小学 315722

“竹韵”的灵感源于西周是绿竹之乡。娇小的竹笋从破土开始,蜕皮拔节历经磨难,终究长成高大模样。笔直的身姿,摇曳的竹叶,都绿得那么耀眼,其韵味令人久久回味。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成为这样有韵味的孩子,“竹韵中队”因此诞生。

班级管理并非易事,需做到眼里有活干,心中有学生。常规创新和特殊尝试,构成了我在“竹韵中队”的班主任工作。

一、抓常规,创新意,让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班级常规工作有很多,以四项竞赛为中心,配合我校文明自助就餐、儒雅行走等项目化管理,多方面实现学生自我监督与提高。然而班级卫生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原本薄弱的我们班,去年获得校行为规范班级,离不开我和“竹韵中队”的共同探索。

  1. 提高认识,促进习惯养成

初见“竹韵中队”时,我便阐明观点:“蒋老师最喜欢三种学生,一是讲卫生的,二是勤快的,三是诚实的。”我不仅这样说,还带头做。无论在哪,只要看见垃圾,我都会当着学生的面把它捡起来。我还和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整理卫生角。这一小小的策略不几天就见效了,一部分有眼力的同学像我这样做了起来。一部分自觉捡垃圾了,乱丢乱扔的现象明显减少,我班的卫生状况也有了改善。

但这并不够,被扣分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比如早上刚打扫完卫生,我们班孩子在整理抽屉时不小心将纸掉在地上,没及时捡起来便被扣分了。看到孩子们脸上流露出难过的表情,如果这时我再严厉批评只会加重他们的不安且毫无用处。我立刻转变思维,只有抽屉整洁后地面才会整洁。因此我指导学生抽屉里只放书本和铅笔盒。对策有了,就要有足够耐心。刚开始,我每节课下课就去教室重复一句:“请大家按要求整理抽屉。”每天午饭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抽屉。过程很辛苦,但坚持一周,孩子们的习惯就会变好很多。班级其他卫生管理和抽屉整理大同小异,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用心、细心和耐心。

60fa730ebe2dc_html_98e93e81dbed3991.jpg60fa730ebe2dc_html_a3907dfd3a03ee38.jpg60fa730ebe2dc_html_2ff0adab308b34eb.jpg60fa730ebe2dc_html_693a139f7f302068.jpg


  1. 细化工作,确保行动落实

通过班会讨论,我们提出创立“无纸屑班级”。怎么做呢?

首先,当自己的小主人,爱护好自己的小区域,抽屉、地面、柜子等,我会时常提醒学生履行小主人的义务,让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有成就感,那是最好的精神奖励。其次,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将教室区域都包干到人、责任到人。如安排垃圾分类小能手专门负责倒垃圾,桌面整理小能手专门负责整理讲台,专人专职,不容易出错。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好的值日技巧可以事半功倍,我很重视值日方法的指导。起初我手把手教孩子如何扫地、拖地等。班会课上集体讲解值日技巧,再对值日生进行指导。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提供打扫卫生的工具,对不良的卫生习惯进行纠正。有一位家长给我发信息说:“蒋老师,孩子在家能主动干活了,而且干得有模有样,孩子长大懂事了。”这样的信息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只有学校、家庭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0fa730ebe2dc_html_38a7748219c5b795.jpg60fa730ebe2dc_html_9e9253fe204756f5.jpg60fa730ebe2dc_html_6e45f85c03102e75.jpg

60fa730ebe2dc_html_4b3c75f0f5562a11.png


  1. 评比监督,形成管理体制

制度有了,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加强引导和督促外,应想办法提高学生自觉清扫意识和班干部的管理兴趣,奖罚分明。每周班会我都会抽时间进行卫生之星评比。相反,如检查出谁的地面、抽屉等特别脏的,也会有相应的扣分制度,公示在班级积分榜。每天午饭前我还安排两名做事利索的孩子检查班级卫生,包括地面、桌面等。这样一套相互制约的班级卫生管理规则,让每位小主人觉得我想扫干净,我应该扫干净,我必须扫干净。让参与卫生管理的同学认识到我乐意检查,我必须认真检查。

图片 1660fa730ebe2dc_html_2856a8e07957334a.jpg


  1. 巧用工具,做到事半功倍

  1. 小扫把、小簸箕:当好卫生小主人,打扫自己的小区域;

  2. 小信封:桌面总有橡皮屑,每节课下课将橡皮屑规整到信封里,避免弄脏地面。

  3. 挂钩:培养整理能力,让卫生角更整齐。

  4. 桌面收纳盒:将学习用品整理到收纳盒中,讲台很清爽。备用削笔刀可公共使用,解决地面有铅笔屑的问题,不让地面变得黑漆漆。


60fa730ebe2dc_html_759182f58c4773b0.jpg60fa730ebe2dc_html_cb6eb41afceb8149.jpg图片 3图片 4

60fa730ebe2dc_html_adba6b4acc3db592.jpg


二、重典型,巧尝试,让特殊学生开花结果

常规工作针对大部分学生,但班主任不免碰到特殊学生。又该怎么办呢?

(一)“月亮之子”——习惯较差的学生

“月亮之子”是像月亮的光一样淡淡的,改变很慢的孩子。我班就有几个孩子,无论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很差,抽屉和柜子都一塌糊涂。针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获取家长的配合,在家尽可能让他自己整理。其次,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刚开始我会手把手帮他整理干净,让他慢慢学。然后形成帮扶小组,让整理能力较强的孩子帮帮他,次数多了,也就在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养成好习惯。最后,努力去发现这个孩子进步的地方,当全班的面进行表扬,让班里的每一位孩子都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之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太阳之子”——异常好动的学生

“太阳之子”的存在感很强,像太阳光一样刺眼,又像太阳有耗不尽的能量。个别孩子从进入校园起就一刻不停地给老师找麻烦,如多动坐不住,趁老师不注意满学校跑,爬危险的地方,在课堂上影响他人,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针对这类孩子,可从这几方面着手:(1)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2)和任课老师沟通,告知该孩子的具体情况。(3)做好其他家长的工作,这样的孩子对班集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那块工作一定要做到位;(4)和搭班老师沟通,万一出去找该孩子,搭班老师无特殊情况要出现在班级维持纪律;(5)情况严重者,和家长协商好,并向校领导申请家长陪读。

我班里就有这样的孩子。医院检查报告显示,他多动严重,智力正常但记忆力差,上课坐不住,且有过激的反应,因此和同学交往中,他经常分不清同学的行为对他而言是故意还是无意,多次抓伤、撞伤同学。家长群里怨声载道,起了争执,场面一度不太愉快。因此,我先和家长们沟通,该名学生家长协同孩子电话和登门致歉,受伤孩子和家长处安抚情绪,考虑该生特殊情况恳请宽容和理解。其次,我向分管的校领导汇报情况并请求帮助,建议双方家长来校当面谈。接着,和校领导商量建议该名学生家长在这风口浪尖时来校陪读,宽慰其他孩子家长的顾虑。最后,建议该名学生家长带孩子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必要的治疗需要坚持和跟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陪读,该名孩子的行为有了较大改善。可见有效的陪伴和重视是非常重要的。现如今二年级,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他虽不是名列前茅,但进步却是相当明显的。

(三)“星星之子”——特别内向的孩子

“星星之子”给人若有似无的感觉。我班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不抬头就不抬头,无法敞开心扉。刚开学不久,他因上课不愿开口告诉老师想上厕所而尿裤子,最终在课堂上默默哭泣而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时候班主任该怎么做呢?多关心他,必要时不要吝啬自己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和关心。他不会主动和你说他的诉求,比如上卫生间,那么可以弯下腰来耐心问问他,牵起他的手带他去完成一些事。在其他人面前要多表扬这个孩子,让他在班级中建立自信心,便于他更快融入集体。

特殊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孩子,及时和家长取得沟通。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花骨朵,用心浇灌,终会开放。

班级工作繁琐细碎,特别是班主任作为最小的主任却承担着最大的责任,相信每个班主任都深切感受过班级管理的辛苦,但也收获了其他老师收获不到的成就和幸福感。在班级管理上,我始终秉持的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竹韵中队”的每一棵小竹笋正确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都会越来越轻松。毕竟,是“竹子”总会拔节发出耀眼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