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与转变,让德育更有温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论创新与转变 ,让德育更有温度

张娟

天津市东丽区英华学校

摘要:人无德不立。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人和成才依然是学校和家庭最为矛盾的选择。班主任肩负育人和育才的重任,育人是重中之重。说起德育,容易变成冷冰冰的说教,没有温度的批评。这就需要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改变以往的做法,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在创新和转变中,让德育更有温度。

关键词:创新 转变 温度 德育

身处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经历的一切都在挑战着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教育对象,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鲜明个性,但他们更容易迷失方向,走入极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不能仅充当一个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而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改变固有的管理方式,更多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做好孩子们有温度的引路人。

一、班级管理方式的改变,让德育更温暖。

(一)刚柔相济,彰显育人为本。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形成,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 “能干”的班级干部,这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但这种“依法治班”刚性管理具有强制性、不可抗性的特点,没有顾及青春期学生个性不稳定的特点,会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出现逆反情绪,影响班级健康班风的建立。

我们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班主任要学会变通,要用宽容心和爱心去接纳班里每一个孩子。所以在冷冰冰的规章制度之余,要选择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即所谓的柔性管理,它不依靠强制性,通过学生自己内在的约束和承诺,自觉管理好自己,坚持下来就会变成自觉习惯和行动,为培养良好的班风奠定基础。

通过“我是班级小主人”竞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通过演讲竞争上岗,班里的大事小情,都有专人负责,每个职位负责人,各司其职,善始善终,这里没有强制,更多的是作为主人翁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担当。

班主任要拒绝分数论,要有牵着蜗牛散步的心态,遵循每个孩子个性成长的特点,刚柔相济,方能彰显育人为本。

(二)知行合一,催生德育力量。

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作为班主任,要经常通过班会、主题教育课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的知识和能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班会上学到的东西,不能只装在脑袋里,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活动,是德育最好的一种载体和形式。通过组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感悟道理。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军训体验、趣味运动会、课本剧大赛、“儿童街”义卖、集体生日等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尽自己所能,互帮互助、相互配合,在活动中收获了课本上学不到的能力和情谊。

班主任要做学生道德品质的见证者和引路人。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和成功做法,少些说教,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认真组织,积极反思,把自己的带班理念融入到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催生德育力量。

二、师生关系的转变,让德育更无痕。

(一)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德育润物无声。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学生对老师天生会有一种敬畏和尊重,往往会因为老师的肯定和赏识激动不已,更会因为老师无意的言语和眼神自我否定。作为班主任,一定不能忽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在学生心中的位置,要善于换位思考,因为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态度深刻影响着班级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每个孩子都是追求进步,渴望赏识的。班主任要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孩子花期不同但终究会开放,这样才能减少急功近利,用阳光心态去宽容、接纳所有不完美的孩子。当我们的想法一旦改变,脸上笑容会更多,眼里鼓励会更多,班里的孩子还给我们的奇迹也会更多。

通过在班级开展“微笑周”“宽容周”“班级五君子”“寻找班级最美人物”等活动,充分挖掘并放大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专门为他们量身设计了颁奖词和奖状。当他们的优点被强化的时候,一定会外化成行动,成为别人行为更好的榜样。

(二)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挑剔,让德育春风化雨。

班主任真心的付出,以爱育爱,以德培德,以心养心,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获得学生的真心。我经常用暖心的寄语,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化作有温度的关怀。

1.言之有人——宜量身定制,忌模板对应。

寄语是班主任用文字和孩子心灵的对话,而不是冷冰冰的套话,没有温度的模板。每个孩子喜好、个性、特长截然不同,需要班主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记录,最后汇成暖心的文字送给孩子,相信此时文字是最好的使者,传递着老师对每个学生殷切的期望,寄托着老师对每个孩子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2.言之有事——宜具体形象,忌空洞概括。

给孩子们的寄语不必面面俱到,无须求全责备。运用慢镜头,给个特写,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用鲜活的画面来彰显孩子的个性。一次精彩的发言、一篇优秀的随笔、一次惊艳的表演、一个感动的瞬间这样具体的一件件、一幕幕,最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眼里有他。

3.言之有情——宜真心真情,忌假意虚情。

老师用饱蘸真心真情的笔,写出脉脉含情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心意与真情。班主任和学生是感情基础最为牢固的的,也是最让学生崇拜和敬畏的。来自班主任一句热情的鼓励、一句温馨的宽慰、一条诚恳的建议有时可能真得改变一个人。

4.言之有理——宜换位理解,忌凌驾说教。

金无足赤,每个在成长中的孩子都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偏差的孩子,老师更应抓住契机,切中肯綮,充分发挥寄语矫枉扶正的德育功能。但切忌放大问题,武断定性,造成既定事实,到时则悔之晚矣。包容理解,换位思考才能找到症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能对症释疑。

我总是努力用自己文字优美、情意真挚、立意隽永的寄语,给予孩子们情感抚摸、心灵慰藉,走出低谷,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快乐健康成长,绽放青春时光最美的风采。

三、家校关系的转变,让德育更多元。

(一)家校共育,让德育工作更有效。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的作用有目共睹,他们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脾性和优缺点,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班主任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引导孩子。如果能将家庭和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家校共育,扬长避短,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相信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要做好和家长沟通的纽带,认真观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发现进步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为孩子的进步而骄傲;发现问题不要回避,要把自己的教育过程和想法告诉家长,让家长和自己站成一条战线共同教育孩子。在管理班级时,多倾听家长的建议,并将班级的德育目标、对每个孩子的期望等等通过短信、微信、班级圈等告知家长。只有和家长达成共识,让他们接受并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步调一致,让德育工作更有根基。

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必须保持一致,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否则会南辕北辙,徒劳无功。

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身边各种优秀资源,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大讲堂”“家长私人订制”等活动,邀请科任老师或优秀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法,由于是自己的老师和家长在传经送宝,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所以大部分家长更愿意认真倾听,愿意相互交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愿意尝试改变。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以身作则,当你努力到感动家长的时候,家长自然会亲其师,孩子也会信其道。每天都会寻找一些值得分享的瞬间抓拍下来,比如体育训练你争我赶的拼搏,自习课上争分夺秒的勤奋,课间时间互帮互助的友谊,一方有难集体支援的感动……家长们看到后自然懂得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学校和班级的制度和规则在执行时候自然会畅通无阻。

家校步调一致,让德育工作更有根基。家校共育,让学生的成长更幸福。

教育不仅是冰冷的分数,无情的排名,更应该通过有温度的教育,去融化冰冷的教育大环境、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中学生。作为班主任,不能躺在过去经验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拿来主义,要紧跟时代的教育潮流,真正把学生当大写的“人”去培养,用爱心、耐心去亲近班里每一个可爱的孩子。当你发现他们都是天使的时候,你的教育才真正是成功的。教育永远会充满遗憾,需要班主任不断修行,不断创新,让自己的班级更温暖,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温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