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初中物理教学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论述初中物理教学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实践

张玉祥

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 山东聊城 252800

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模式也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进一步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新课程教学模式下,课堂上教师不再单一重视理论知识的输出,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物理课堂实践活动。教育部对物理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创新物理课堂上的教学策略。巧用物品自制教具是物理课程实验活动常用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其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巧用物品;自制教具;教学实践

初中是学生掌握知识、增强各方面能力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很重要。初中物理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学好物理知识需要学生有比较好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物理实验需要学生有比较好的实践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丰富的教学器材有助于学生有效的理解理论知识,因此物理课程中器材的使用就很必要。物理教师不仅要注重实验室器材使用,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自制教具,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巧用物品自制教具。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制作教具,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动手实践意识。

一、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在物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巧用物品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更加积极听讲,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主动投身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巧用物品制作教具,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乐趣。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巧用物品自制教具,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物品制作教具,能够使实验过程更加直观有趣,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巧用物品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教具,让学生在真实的制作中深入理解摩擦力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用相同课本放到光滑的课桌和粗糙的地面,让学生分别推动并同时增加课本数量,观察现象来探索摩擦力。这种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巧用物品自制教具,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多且复杂,物理知识点的理论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单纯的内容讲解并不能很好的使学生轻松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那么学生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可以有效的实现这一点,通过自制教具把物理知识直观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习知识。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教具来加深自己的理解,更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把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从难以理解转换为轻松理解,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可以轻松并快速的理解物理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会增强。比如课堂探究“瓶中液体对瓶身会不会产生压强”,这种问题需要学生实验才能理解,教师直接说会产生压强学生也不能理解。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制教具,使用饮料瓶装水扎孔来实验,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实验结果,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

3.巧用物品自制教具,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物理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其物理知识的来源不仅来自于课本中固定的理论体系,更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因此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的物理知识讲解自然离不开生活中的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巧用生活物品自制教具,更能表现出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贴合,更能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扩散。借助生活用品制作教具更能使物理知识具有生活化,并以此来拉进学生和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师让学生利用生活资源自制教具,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比如学生在学习“光现象”单元内容时,“光的折射”以及“光的反射”现象都会发生在生活当中。教师带领学生制作教具,比如使用水杯、筷子来观察折射现象,使用多个小镜子和纸筒制作望远镜研究反射原理等。这种实验中学生使用生活用品来自制教具,让学生联系生活现象,并以此拓展了学生学习视野。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物品自制教具的实践策略

1.加强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制教具意识

物理课堂上教师是教具的主要制作者,同时教师是指导学生进行教具制作的引导者,物理教师要强化学生巧用物品自制教具的意识。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知识讲解中,不仅需要合理设计知识点的讲解过程,还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教具自制。这种教学形式要求物理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学水平,善于观察学生行为和心理,适时引导学生产生教具制作想法。比如,物理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在制作教具时能够找到合适的物品材料。比如,物理教师在讲解九年级“电阻”这板块内容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实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教具制作,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材料自制教具。通过指导学生制作不同类型的电阻,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粗细的铜线,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指引学生制作电阻进行实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自主的产生教具自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巧用物品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大多数知识性理论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也要运用到生活当中。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有效资源,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学生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而且学生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可以节约物品,培养学生节约生活资源的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有利于学生把物理知识和生活现象互相结合,并因此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践作用以及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比如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塑料瓶、废旧木板或者废弃乒乓球等,这些东西都可以进行教具制作。学生在教具制作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实践的乐趣,由此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制作教具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实验过程中物品的多变性、趣味性,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和记忆学习的物理知识。

三、总结

总而言之,物理知识教学中学生自制教具教学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效率,对学生物理知识的运用也很重要。学生通过巧用物品自制教具可以很好的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教具自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卓嘎.自制实验教具对解决西藏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探析[J].西藏科技,2019

[2]程东升.利用自制教具提升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J].魅力中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