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梁梦琳

珠海市财政投资审核中心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中涉及的造价审计环节也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的工程造价审计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让企业的资金得到最为合理的利用。工程造价审计是一项极为专业性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提高审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造价审计

前言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工程审计的作用十分显著,是造价必然需要经过的一个环节,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是优化工程资金使用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工程企业对工程审计越来越加重视,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深入了解这些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充分发挥工程审计的作用,对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提高是有重要意义的。

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2.1 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

  由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长期变化性和独特的能力要求,对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存在人员来源比较复杂、专业技能滞后等多种因素,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不仅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整体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还会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甚至整个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产生影响。针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不能做到事前介入、综合防范、科学应对,从而促进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和功能水平的问题和考验。

  2.2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施工技术、材料、设备、工序以及人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是工程审计需要重点对待,但在实际当中,绝大部分工程审计人员是没有深入到施工现场的,或者在事后进入,对一些费用组成或施工工序自然了解不够清楚,其审计结果与真实发生的费用存在出入,引发后期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有关,常见的情况有盲目追求采用未经过成本核算新型材料新工艺、新增投标价格上采取过高定额来增加工程款、人为主观的抬高工程单价、虚报工程量、伪造销售凭证与发票等,这些都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升高,在没有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发生各种谎报情况,审计工作只能依据表面数据开展,工程审计十分容易失真,无法提出有效依据,给工程造价控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2.3 工程结算资料不真实

在工程审计中,竣工阶段的资料是工程结算的主要参考,是审计工程施工量、成本的重要依据,工程结算资料会对工程审计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在实际中,工程结算资料不真实情况是经常会出现的,主要是施工单位为获取利益或者资料管理不善等原因,提供的资料不够完整、真实,比如竣工图与施工设计图之间存在较大误差、隐蔽工程量多计、标底工程量是否有重复错算及漏算的情况、反复复核每个变更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同一位置出现两次或多次的变更、签证变更文件的程序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要求、打桩资料中是否有偏桩、短桩、断桩等问题责任划分是否多计、材料进场是否有检验合格、隐蔽验收程序是否合规合法等,这些都会降低工程结算的准确性,给工程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施工单位预算结算书编制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在一些定额、取费标准等方面出现违规情况,也会增加工程审计的难度,进而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针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分析

3.1在审计全过程保持警惕

  要在工程项目审计前,与被审计对象阐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可以要求其签订承诺书,对虚假、不完整或有误导性的送审资料(造价单位编制造价文件、施工单位提供的签证变更文件)负责。在审核过程中,尽可能的对审计项目进行取证,时刻警惕审计风险发生,对相关资料(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打桩记录、材料进场单、隐蔽验收等资料)进行多次审阅、深入了解以后再做判断。在审计后期,做好复核工作,严控审计质量,加强对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和严格审查,检查审计证据是否真实、可靠和充分,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准确。对一些重大建设体系,要把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工程和审计工作的始终,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单位使用资料时因为资料的不完整出现审计风险。

  3.2严格依照规划开展审计工作

  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其基础要素就是编制相应的审计规划,也就是对机构当中内部结构的需求进行满足。现阶段,工程审计工作有着一定的整体性特点。在工程结算审计当中,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非常重要,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外部相关单位以及机构的协助。因此,为了能够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规范性进行强化,做好审计规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要。加强对相关工程项目有效细化分析,以此来对审计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加强对合同的有效了解以及对其职责有效分工。在审计工作多样化的基础上,在对审计规划编制当中,需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对项目时间合理安排。

  3.3创立内外部保障机制

  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降低审计风险,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建筑行业的监管人员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规避造价审计上出现的风险,对建筑企业的审计风险的监管建筑企业的高管不仅可以从高管的角度着手,证监会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证监会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监督,对建筑项目的内部审计报告进行批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沟通与交流,确保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审计在执行的时候保持独立性以及权威性。除了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审计监督机制,还要在建筑行业内明确自律机制,我国的审计行业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协会协调和指导,建筑行业的内部自律机制在建立和推行的时候需要与审计行业建立科学的联系,自律机制对于不同建筑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评断,纠正其中存在的不足,向其传播正确的内部审计信息和知识,对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传递信息和知识,定期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并且行业自律机制还要对建筑企业的审计工作模式进行研究,指导其创新内部协同审计格局,支持审计业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4维护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建筑工程审计工作和工程各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所采用的审计方式以及过程都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这样就会将相应的咨询机构的权威性削弱,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将其所产生的审计结果很难获得相关参与方的认同。因此,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实现维护,使得一些结构在对于小规模的建筑工程进行承担中,可以将审计权利有效分担,将其内部之间相应的复核作业效果有效表现出来,使得多个方面所参与的工作造价审计工作,使得审计成果获得委托方以及承包企业的认同,以此来对相应咨询结构的权威性得到维护。

结语: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为了确保工程造价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要开展相应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以保证各项投入资金能够顺利落实,但是在造价审计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因素会对造价审计结果造成影响,出现审计结果不准确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相关企业要做好造价审计风险的防范工作,充分发挥出造价审计工作作用,以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岳光;张吉英.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讨.纳税.2019年(26):193+195

    [2]蒋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