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浅析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

张志颖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长,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制品种类繁杂,塔、釜、管、泵、阀、罐等设备庞杂,而且,生产设备经常处于高温、高压,或者低温、负压等危险状态下。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聚集在化工园区内,事故风险同样聚集增大。例如,2019年江苏“3.21”响水爆炸事故,灾害波及面广,救援难度大,直接导致园区关闭。

关键词: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

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石油化工行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社会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较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石油化工生产具有危险性,很多化学品带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特点,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防火工作。

1石油化工事故特点

1.1火灾范围大,着火点不明显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及城市经济发展理念的升级,对于化工企业的布局都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的形式进行,比如将所有化工企业集中到化工园区内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因此,一旦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火势范围很容易沿着相关的容器管线蔓延,如果遇到一些易燃且流动的液态化工物料,更加速了这种蔓延扩散,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大的着火区域。同时,化工企业还存在很多的可燃气体物料,一旦泄漏并达到燃点,也会迅速着火甚至爆炸,而这种情况下着火点往往不是很明显。

1.2火灾现场损毁或变化严重

化工企业生产运输的产物或者原材料很多都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且存储量往往较大,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火场温度高,热辐射强,现场的装置设备都会在火势蔓延之下被烧毁或者严重变形、坍塌,如果遇到爆炸,装置设备的遭破坏程度会更加严重,这给火灾的起火点和火灾原因调查认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在对化工企业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消防人员需要进行消防喷水、挪动阻挡物,在一定程度上给火灾现场带来人为的改变,给原因认定增加了诸多的不定因素。

2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处置能力建设策略

2.1创新优化火灾预防模式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历来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因此,在提升化工企业消防管理水平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优化化工企业火灾预防模式。在这方面,建议可以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的思想,利用大数据在信息处理方面“感、传、用”的三级技术结构,以化工企业消防设施为信息监测和感知对象,通过RFID、NFC等技术,将化工企业的关键消防设施纳入监测感知的范围;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平台,对消防设施主要工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判断,并将相关信息分析结果通过GPRS或者是互联网进行实时传输,达到对化工企业消防设施运转情况、火灾情况、火灾隐情的实时掌握。如2020年11月,南通市利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消防”系统,监测到辖区王子造纸企业二氧化氯装置DCS数据高频超过预警界值,系统立即将警情推送给辖区中队,接警员同步要求单位负责人进行核查,经现场核查,系该生产区域二氧化氯装置正在检修,支队立即要求单位做好现场作业监护。而且目前,南通市消防部门依托信息化手段为辖区化工单位消防安全保驾护航已经成为工作常态,截至2020年末,该市智慧消防系统内已接入化工企业120余家,实现了多维度分析预警、多层次数据共享、全方位扁平指挥,有效提升了该地区化工消防风险应急管理水平。

2.2优化消防装备配置

城市消防站的特点不同,因此消防装备所配备的设备数量并不相同。同时,城市中不同区域内的火灾风险大小不同,在消防装备数量种类上的需求也不同。所以,为更好地布局火灾救援力量,一定要针对本城市的不同区域火灾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方式及积累的救援经验,对各个区域中不同的重要保护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将保护对象的等级进行划分,进而在每次救援的时候,可以提前预测出救援具体需求。通常情况下,保护对象可以是办公楼、商场、工厂、宾馆、居民住宅楼、饭店等,整理出每一种保护对象的特征,总结每一种对象基本的救援需求等,综合以前的救援经验,制定出多种救援战术、灭火救援策略、救援时需要的装备等。将这些内容汇总出来,进而在每次灭火救援时可以第一时间完成准备,及时达到灭火现场,节约准备时间。城市中火灾风险的控制,在灭火时间上可以分成接警后到达现场的时间、火场中灭火所用时间,而就空间角度分析,则分成毗邻区火灾控制能力、责任区火灾控制能力、城市火灾控制能力。所以,应当从真实情况出发,对消防装备配置进行优化,这才有利于灭火救援力量合理布局。

2.3大力提升火灾事故救援能力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具有破坏性大、蔓延快、连环爆炸可能性高等特点,因此,化工企业消防救援工作对于时间、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过去,制约化工企业火灾救援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灭火救援工作难以推进。如2016年江苏省靖江市德桥仓储化学存储罐火灾事故,因为对火灾中心相关火情信息掌握不充分,影响了正常的灭火救援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所以,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救援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化工企业消防救援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如在化工企业现有的消防管理系统平台中接入开放、标准、智能的大数据处理模块,对化工企业火灾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借助视频监控、无人机视频等进一步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在江苏省南京市,在开展化工企业消防救援过程中,借助“智慧消防”系统,指挥员能够通过“企业警情处置一张图”,全局了解消防力量动态部署、化工企业实时数据,还能够获得由系统计算推送的化工企业火灾救援最佳路径方案,实现化工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科学化。

2.4加强石油化工灭火救援熟悉演练

定期组织指战员开展辖区化工企业、园区调查熟悉专项行动,掌握化工单位工艺流程,各类储罐、关键装置结构特点,消防设施性能和灭火剂的储备情况。根据化工企业灾害事故特点,按照灾情分级设置响应等级,分类编制个性化作战预案,立足“最危险、最复杂、最不利”情况设置灾情,组织开展“全过程、全要素”拉动演练,针对演练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修订“一企一档”灭火救援处置对策,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5强化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多部门联勤、联动、联运、联储保障措施,加强装备配备、强化物资储备,重点引进高喷车、远程供水系统,大功率消防车等器材装备,同时加大新型高效灭火剂的引进,进一步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加强无人机、测温仪、DCS等装备使用,结合预警等级,从全局角度对灾情态势及可控程度作出综合研判,果断决策,及时作出战斗部署,提高化工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结语

石油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环境,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过程中,火灾爆炸风险较大。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石油化工企业正在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必须充分重视火灾风险防范,消防安全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障。企业应当及时开展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产作业安全监督,建立起专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队伍,从而消除火灾隐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冷雨,缪旭锋.新时期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4):203-204.

[2]马云涛.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及防火对策[J].今日消防,2020,5(07):51-52.

[3]吴荣文,黄丰伟.探究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及防火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