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社区改造中的绿色社区营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老旧社区改造中的绿色社区营建

章玲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15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绿色的理念融入老旧社区改造是必然趋势。绿色社区的营建应注意建筑的节能以及社区环境的绿色环保两方面。文章提出从外墙、门窗、屋面对老旧社区建筑进行节能优化;通过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打造绿色环保社区环境。

关键词: 老旧社区 绿色社区 改造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它的根本含义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较少损耗,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较少的破坏。老旧社区的改造,涉及建筑的节能优化,环境的绿色生态,为绿色环保理念更好地融入社区提供新的契机。

  1. 建筑节能

  1. 外墙节能优化

在诸多改造内容中,外墙保温当属提升建筑节能率的重要一环。根据专业机构的测算,目前,在我国房屋住宅的能量损失中,墙体部分高达50%。我国城市大多数旧住宅原来的设计只是为了满足居住功能,往往忽视了建筑节能问题。在建筑能耗逐步上升的今天,必须对北方地区一些节能性差的旧楼宇加装保温板和更换节能玻璃窗。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可选择保温涂料或者其他更加便利施工、低成本的保温模式。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应推行外墙的绿化,种上爬墙虎类攀缘植物就可以收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极端季节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 15℃,完全可以通过简单、低成本的办法来解决节能问题。

  1. 门窗节能优化

窗户是建筑物热交换最活跃的部分。旧有住宅均采用普通单层窗,保温性能极差。塑钢窗的性能较好,平开窗优于推拉窗。若是外墙外保温隔热窗户,其位置应尽量接近外墙。因此,可在做外墙外保温隔热的同时,先在既有窗户不动的基础上安装新的节能窗户,最后再拆除旧的窗户(或采用双层窗)以保证建筑物在改造过程中的使用功能。在既有窗户改造的同时,应优先考虑外遮阳。实践证明,对住宅外墙窗户的外遮阳改造节能效果非常好。我国大多数城市夏天都非常热,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夏天都有南向、西向窗户遮阳问题。建筑外遮阳比用 LowE玻璃改造具有好得多的节能效果和性价比。一般来说,通过外遮阳的改造可达到节约空调能耗 50%的效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冬季利用太阳辐射改善室内热环境,这就意味着窗户玻璃太阳辐射透过率应按季节进行调整。因此,夏季设置外遮阳进行隔热时,遮阳设施应是活动的,冬季时可将其移离窗口,避免外窗的遮阳对太阳辐射的阻碍。

  1. 屋面节能

屋面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部位。特别是在重庆的夏天,屋顶温度高度50多度,顶层室内温度要比其他楼层的高出好几度,居住的舒适性较差。老旧社区的屋面,由于使用时间较长,防水上面也有一些问题,在边角的地方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在建筑立面改造时,屋面也是施工场地,屋面的保温防水层都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屋面改造是建筑改造不可或缺的一项。在屋面节能改造中,平改坡是个不错的方式,它最早起源于上海。平改坡在改变外形、丰富屋顶色彩、美化城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老旧建筑撑起一把隔热挡雨的“保护伞”,改善老式顶层房屋的保温隔热和防水功能。平改坡有很多好处,但要注意工程的实施要取得规划以及相关部门的同意,还要注意所选材料的耐久性和保证施工质量,不然容易成为后期维护的负担。绿色种植屋面也是生态环保的改造方式,他对屋面的保温节能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但是绿色屋面在改造中应用也有些担心,比如排水防水的问题、绿色植物后期维护的问题、结构承载等问题。虽然有很多顾虑,绿色屋面依然是发展趋势,希望在以后的改造项目中得到实际运用。

  1. 绿色环保

  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在社区改造中,铺装材料要使用透水材料,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居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

  1. 绿色生态

绿色社区要求小区绿化覆盖面积占小区总面积的30% 及以上。在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改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既有绿地系统、生态廊道和景观风貌,打造系统性的景观设施体系,对周边区域形成绿化辐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以人的感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景观设施体系的建设尺度宜人、生态宜居。本土植物的使用在活力社区篇章中也提到了,这里再做一些阐释。乡土树种又称本土植物,它指的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以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在居住区的植被规划中,在保证植物种类多样化的基础上,应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或将其作为基调树种。因为乡土树种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并且能够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多样性。

  1. 可持续发展

其实垃圾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一是可以减少垃圾量,节省垃圾填埋场的土地面积,为后代留下生存的土地;二是减轻垃圾中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的污染,比如回收废电池就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有利于身体健康;三是变垃圾为资源,使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于人类无限的需要。因此,让社区里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就可使垃圾变成造福人类的宝贝。中水回用改造。通常,我们把流入家庭的自来水称为“上水”,把排放的污水称为“下水”,而经过污水净化处理的再生水则被称为“中水”。在这种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中水”回用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开辟“第二水源”,大大减少对“上水”的消耗。

通过社区改造,将一些环保的新举措融入社区中,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加强人们生态环保意识,对构建以人为本、健康优美的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城市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增加我国有效投资的新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6.06,1-20.

  2. 于燕燕主编.第一章 绿色社区建设 中国社区建设大全 上卷.新华出版社,2001.12.

  3. 陈钺主编.你我他环保与节能减排零距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