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红松的早期生长表现与初步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不同产地红松的早期生长表现与初步选择

赵永富

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00

【摘要】本次研究对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个产地的红松生长形状和早期的表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示,不同的产地之间树高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中辽宁省的人工变异性最小,人工林的树高均值为60cm以上,地径生长的排序情况和树高的生长情况基本类似。可结合性状的综合评价来选择合适的入选林场地。

【关键词】:不同产地红松;早期生长表现;初步选择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属于裸子植物,生长高可达40米。红松属于一种重要的树种,在前苏联远东沿海、日本本州、朝鲜北部好我国的完达山、长白山、小兴安岭分布较广。近年来,因为经济的需求,红松的果材兼用价值也得以体现,对我国的林业经济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红松种源试验属于我国的专题的主要部分,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我国就对红松种源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对其进行了不同产地的红松对比试验,并通过科学分析不同产地的红松生长形状以及产量特点,对林木遗传改良计划奠定基础。本文针对不同地区的红木早期生长性状和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能够为筛选出最适宜红松种植的产地奠定基础。

1.材料和方法

选择2014年秋季多个产地的红松种子,其中辽宁地区有丹东市、抚顺市等;考虑到次生种源效应,种子采集后采用越冬埋藏法处理。按照随机的方式设计,株行距2m*2m,调查的内容包括了2020年树种树高、地径、冠幅等。

选种包括:(1)黑龙江省牡丹江人工林、(2)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工林、(3)黑龙江省牡丹江天然林、(4)黑龙江省伊春市天然林;(5)辽宁省东港市人工林、(6)辽宁省宽甸县人工林、(7)辽宁省草河口镇人工林、(9)吉林省临江市人工林、(10)吉林省抚松县人工林。

2.统计学分析

按照随机组进行Duncan、方差分析和检验,用excel收集数据后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数据采用小区平均值计算,进而提出多形状综合评定和测验方法,分析不同场地的红松优劣情况,进而进行初步选择。

3.结果

3.1红松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产地的红松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指标对比)

产地 编号

树高(h)

地径(d)

冠幅(c)

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

平均值/mm

标准差/mm

变异系数/mm

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

(1)

57.51

6.51

18.22

1.90

10.97

11.21

38.43

9.54

13.61

(2)

55.75

4.93

6.24

1.75

7.13

12.16

38.34

8.67

12.65

(3)

56.47

8.95

17.83

1.13

8.41

8.75

40.16

6.37

12.51

(4)

57.44

4.93

13.25

1.95

10.83

9.05

38.05

9.60

9.89

(5)

61.08

6.01

6.18

1.37

9.80

10.01

48.38

4.49

9.52

(6)

65.70

6.35

14.01

1.36

6.52

11.56

48.04

4.03

16.53

(7)

63.93

5.93

13.47

1.05

9.02

10.98

46.91

7.49

18.23

(8)

68.41

7.75

10.76

1.45

5.40

17.95

44.10

9.53

7.98

(9)

65.17

9.94

12.03

1.71

9.45

16.62

56.53

6.84

8.23

(10)

62.90

7.39

18.84

1.05

10.21

11.58

57.06

10.38

14.12

以上调查结果可知红松树种的综合质量对比,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指标有树高、地径、冠幅。

3.2不同场地的红松生长形状进行 Duncan 法检验结果

结果可知其中辽宁省宽甸县人工林和黑龙江省伊春市天然林的树种综合观测指标显著,品种极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经过多形状分析,可将辽宁省宽甸县人工林和黑龙江省伊春市天然林作为红松入选产地。考虑到综合分析且本次试验的内容仅涉及到单一的地点,选择的实验对象林木依旧处于幼龄阶段,且环境变动有影响,若干年后对其生长状况无法判断,因此早期对红松生长形状的选择仅能够作为参考,还需要后期的跟进调查分析。

4.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可知,红松的树高、地径和冠幅指标在不同的产地之间一定的变异影响,一般红松产地的变异影响指标为10-20%,地径、冠幅、树高均有差异。其中辽宁省东港市人工林、辽宁省宽甸县人工林性状一致性较低。吉林省等红松树种的性状一致性较高。经过方差计算和多重对比研究可知,不同的红松场地的树种、冠幅和地径差异显著,地径生长的排序情况和树高的情况一致。整体而言, 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的红松生长情况较为缓慢,不如辽林地区显著,且红松的天然林的生长情况不如自然林理想,因此人工林的生长优势更为明显。

经过多形状的综合评估可知,可将辽宁省宽甸县人工林和黑龙江省伊春市天然林作为红松入选产地。该产地的林风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水平和适应性,有理想的种植环境。但是因为林木现在还处于幼龄阶段,现有的初步选择结果仅能够作为参考,对于未来的适应与否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跟踪研究,希望通过持续观察总结红松生长的可行性和特点,进而为当地的林业生产提供较为理想的种源。

【参考文献】

[1]陆昕,程瑞春,乌志颜,李兴山,李冬,韩立华,步广新.不同接穗产地、坡向和整地方式对红松异砧果林嫁接效果影响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42(03):13-16+92.

[2]FANG GAO, CHUNXUE PENG, HAO WANG, et al. Selec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for callus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by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Pinus koraiensis[J]. 林业研究(英文版),2021,32(2):483-491.

[3]尚福强.生产力指数法对不同产地红松的表型稳定性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5(04):5-7+28.

[4]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林海,宫研.不同产地红松生长性状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3(04):9-11+25.

[5]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不同产地红松苗期生长的初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2(05):8-10+31.

[6]康雨昌,刘滨辉,任柬宇,等. 竞争对红松树轮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47(1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