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探索教学医院临床课堂教学内涵质量提升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多维度探索教学医院临床课堂教学内涵

质量提升实践

陈宏伟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071000

目的:多维度探索教学医院临床课堂教学内涵质量提升实践。长期以来,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方面,但在临床教学中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质量评价、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没有体现出来。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现状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课堂教学内涵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临床课堂教学开展,规范本科临床实践培养,提升医学生内涵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临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选取临床内科教研室和外科教研室进行实证研究,对医院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结果是(1)建立临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实施和学生发展四个方面,涵盖临床教学组织、实施和效果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2)根据维度层、目标层和指标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确定各指标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3)实证研究表明,教学条件质量相当,评价体系健全的教研室在教学工作地位、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和学生发展方面较非采用评价体系的教研室综合质量高。

关键字:临床课堂教学 内涵质量 提升实践

在我国本科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还是临床见习教学、毕业实习教学,均需开展课堂授课。临床教学课堂不仅要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一个合格医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这一特点决定了临床教学课堂是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研究建立临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对提高教学内涵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教学医院加强临床教学课堂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 教学医院临床课堂教学质量现状

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在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上均较为详细、合理,对教育资源、实施过程均已形成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但对教学医院临床教学课堂的评价内容包含在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专业管理能力和医学生培训质量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照搬医学院校的课堂评价体系,不完全适用于临床实践中教学课堂的教学内涵质量评价。上海某医学院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30项临床医学教育质量标准,涵盖临床教育计划、学生学业评估、学习支持服务、教师和教育资源等十个方面,建立了质量保证基础状态数据检测门户网站,并对评价信息化进行了初步探索。中国医科大学从目的、原则、依据和意义等方面对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国内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通过对临床教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内涵、功能、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质量状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临床教学课堂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构建了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能力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工具。这些都是构建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尝试。

2 研究目的、意义

本科临床教学的管理、组织和实施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质量标准。临床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没有成熟的经验。通过文献综述、现状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讨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指导临床教学课堂规范教学,为教学医院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地评价体系,推进临床教学规范化,克服重资源建设、轻教学管理、轻质量评价的弊端,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调动临床教学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能力,形成医学院校与临床教学课堂的良性循环,共同保证教学质量。

4 为开发临床课堂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基础

通过在医学院校实施本科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教学课堂教学现状数据库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教育部已建立了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况数据库,开发了临床教学课堂教学状况数据库,涵盖临床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等方面。,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现状数据的收集,为临床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提供方便的工具。

5多维度指标体系构建

充分借鉴 2013 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

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2.0 版),结合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工作的特点,构建多维度指标,对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再按照维度的框架筛选和取舍相对应的目标层和指标层。

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环节包括了理论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等环节,根据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安排由基地具体组织实施。各环节质量标准的达成度直接影响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影响各个教学环节质量的因素就是重要的质量监控点。因此,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将教学环节实施质量作为重要得到关注点。

5.1教学质量监控指标

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部门控制教学质量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标准包括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出勤率,教学质量评价和教案质量反馈。

5.2教学研究指标

专家认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应对医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议保留“教学研究立项与成果”,可将“教学论文发表情况”纳入“教学研究立项与成果”,避免指标内涵交叉。

5.3学生发展指标

学生发展指标中的“学习成果(省级、国家级奖励)”,个别学生的学习成就,代表性不强,专家建议删除。学生就业率和就业的专业相关性是学生就业状况的反应,作为培训质量的客观指标之一,多数专家意见应予以保留。

6 引导教学医院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和临床课堂教学的工作方向

一方面,临床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了解自身教学工作的优缺点,明确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为教学医院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科学评价本科教学效果,加强指导,分类管理,优化临床教学课堂建设方案,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工具,提高临床教学课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结论:临床课堂教学内涵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做好评价工作,不仅要建立科学合理地评价体系,而且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评价结果不仅反映了教学医院的教学水平,也反映了医院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水平,具有两方面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

教学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教高〔1992〕8 号)[Z].1992-11-15.

[2] 谢友红,雷寒,李志芬.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4):446-448.

[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Z]. 2012-3-16.

[4] 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卫科教发 〔2008〕45 号)[Z]. 2008-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