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包吉萍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教育局 831700

摘要:信息化技术是近年来众多领域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制造业的信息化、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教育领域信息化等等。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合与渗透,有效带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文章选择以小学阶段的教学作为对象,探究了信息技术的引入价值及具体应用路径,以期在提高教学技巧、教学有效性的同时,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融合渗透

在现代教学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使然,不少学生已经不再满足“知识等同于书本与板书以及说教”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对于动态化信息会更加敏感,也更愿意接触多变的信息资源。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融入和渗透信息技术,其丰富形象便捷的功能技术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模式彻底突破,有效带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1]。但是其高效教学模式让课堂效率提升和让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释放出来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并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的高度融合,提升小学教育教学效率。

一、多形式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

小学生阶段的孩子还处于喜欢娱乐性质、对任何事物有保有浓厚的新鲜感的阶段。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将课堂知识强行“输入”,很容易让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产生“学习枯燥无趣”的想法。在新课改深入推进以及信息手段越发完善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非常实用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在应用到计算机设备以及各项软件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采用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利用相应的音乐、动画或者知识背后的有趣故事来展开课堂导入,就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入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氛围充满趣味,同时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更有劲头[2]

二、多感官视角,补充小学教学器材的不足

在小学教学期间,有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到逻辑性较强或需要扩展思维的内容,这些内容学生的直接理解难度较大。在进行知识传达的期间,可能会出现基于教学资料与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而出现知识盲点,导致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传递上受到限制。

信息技术经由网络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材料,将计算机设备或某些软件视为辅助性教学工具,应用多种动画与图解的形式构建起促进学生理解的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从多感官视角分析知识点,进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和逻辑概念,强化学生的共情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避免了因为知识的抽象与生涩而使小学生无法充分理解的问题,也极大的填补了教学器材与质量不足的情况。当然,一旦运用过多的信息化资源和感官刺激对促使学生学习,难免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观察方向偏离教学目地,妨碍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学生在抽象化概念认知中"一头雾水"的学习状况,又不能因为过于简单和直观的展示方式而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和机会[3]

三、扩大教学容量,提升学习效率

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中进一步扩大教学容量,让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点,进而提升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在课下,学校还可以建立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并根据科目分类上传信息资源,将学生生活中的有趣有用的知识点与相关课程联系,引领学生在远程网络课程的学习中积极探索、认真体验,凭借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突破实现知识的全面掌握。

四、打破课堂局限,提升信息素养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技术也使学习更加便捷、快速。这就对快速学习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尊重小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小学生喜爱的方法和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课堂局限性,把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堂的重点,增强信息综合能力的运用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4]

比如,教师可以开设网上咨询信箱、论坛,让学生与教师以及家长三方主体构建起亲密的教学主体关系,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并合力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不定期举行现场教学,开设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网上学习研究中心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在论坛里面交流、论文、上传相当的资源,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打破时空局限进行信息整理并实现畅所欲言和资源共享。学生有了有力、真实的体验,其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就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会给教育和学生自身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应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背离初衷的消极影响。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但同时也很容易让学生沉迷于复杂的网络空间,或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所疏远。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小学数学教育渗透信息技术过程中发挥好关键的掌控和调整作用,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旧、窄、死现状,使之变得新、宽、活,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开放,更全面,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龙. 立足核心素养,例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中国宽带,2021(4):144.

[2] 赵红梅.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 读与写,2021,18(11):204.

[3] 王强强.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 读与写,2021,18(2):26.

[4] 陈善莉. 浅谈互联网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 科学咨询,2021(2):194-195.

作者信息:包吉萍,女(1976.2.28),汉族,本科生,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