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 李春燕 3729231987**** 5965

摘要:住宅区作为居民的基本生活单位,应考虑到食品和分配系统的安全。由于居民区人口比较集中,电力设备较多,电力供应系统不规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源消耗不稳定、电力设备大量损耗、负荷高等问题,因此电力供应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一个 这要求设计人员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供电方法和完善的系统设计系统,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地运行。

关键词:住宅小区;配电特点;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业也在不断进步。随着现代住宅建设的加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区的电力需求更高,比如电力供应。与企业和机构不同,住宅电气系统没有专业的电气维修,居民对电气维修的安全性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住宅小区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是安全和可适应发展的,这种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设计,创造一个功能齐全、舒适和优雅的环境,减少渗漏事故。

一、现代住宅小区的配电特点

1.功耗特性。(1)为了满足对居民住房的巨大需求,现代住宅区的楼面一直居高不下,面积不断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直接导致电力需求增加;(2)目前有许多社区居民使用的高能器具,如计算机、电饭煲、微波炉、吹风机等。,它们必须提供较大的电力负荷。一方面会增加分销困难,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分销安全;(3)现代住宅社区拥有全面的基础设施和娱乐支持设备,对能源使用稳定性和分配质量要求很高。

2.分配特性。(I)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建筑面积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城市的居住区处于紧张状态,使得几个居住区必须毗邻共存,从而增加了供电范围和现代城市居住区的难度,增加了负荷能力(2)由于各种原因,如资产链中断和程序不完整,许多现代住宅区是分阶段设计和建造的,住宅区的居住区和住宅区每层的内部房间结构都有很大差异,导致对食物的需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社区的建设方式,即三相电力应用于为单元建筑供电,而一相电力应用于连接的建筑。

3.电源使用模式特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住宅小区的各种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例如,一些健身设备、空调、电梯、冰箱和娱乐设施都将是大功率电器,每个家庭使用的电器数量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全面审查住宅区的各种条件,并根据住宅区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类型建立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混合能源消费模式。

二、分析住宅小区配电系统设计

1.对于一些大型综合居住区,由于居住单元数量多,公共设施完善,建议采用区域供配电系统供电方式,一般采用环网供电,住宅区用电由同一电站不同变电所或不同区段母线的两个电源供电,供电电压和容量不同,配电室应设在小区一楼或一楼。小区较大时,10kV供电系统的住宅楼,供电线路采用电缆线路。特别是架空线路,中小户型小区的供配电方式可采用环网,其他条件与大型综合性小区类似,高层用户可按上述大型综合性小区的配电方式供电,多层次用户可按中高层社区供电。根据改造区域的实际情况,高层及多层住宅区采用10/0.4kV箱式变电站。在任何情况下,重建区域都应满足供电要求。为了得到最好的方案,节约成本,一些小商品房建设规模小,用电量少,但用电种类多,其供电可就近接入公共电网,配电室也应设在小区底层或地下室。供电线路采用封闭式电缆或母线。在一些新农村居民点,独立庭院供电线路主要采用架空绝缘导线。

2.住宅小区用电负荷计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水平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用电负荷也越来越高,因此准确计算用电负荷就显得非常重要。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只有经过准确计算,才能选择合理的配电变压器。计算负荷一般选择最大负荷,对配电变压器、电器、线路、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在负荷计算中,对社区内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别进行负荷计算,最后进行总结。不同的建筑面积荷载估算值是不同的。根据《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建筑面积小于80m2按4kw/台计算,建筑面积81-120m2按6kw/台计算;建筑面积121-150m2按8-10kw/台计算;高档住宅、别墅12-20kw/套。了解居住区面积后,选择科学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负荷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单位面积用电指标法、二项式法和需求系数法。对于民用住宅和公共用地,用电量比较平均,一般采用负荷密度法计算合理用电量。商业用地负荷的计算,在已知设备总容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需求系数法。当用电设备数量较少,用电容量差异较大时,一般采用二项式方法。对于设备总容量无法预测的情况,应采用单位面积电耗指数法。计算方法:单位面积电耗指数法:各类型对应有功负荷=电耗指数×各类型建筑面积。大面积用电指标值较小,小面积用电指标值较大。需求系数法的计算方法简单,电池电源设备的总功率=需求系数X单位计算负荷,将所有电池电源设备的总容量相加,最后采用加权和法计算负荷。二项法:小区内所有用电设备的总功率=单元计算负荷×二项系数+二项系数×小区内所有用电设备中n个最大功率设备的设备功率。二项式方法考虑了电力设备中最大容量设备的影响。

3.用户线系统。人们水平提高的直接结果是居民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大量高档大功率的电气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住宅电路的设计尤为重要,它已经从原来的温饱型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小康智能型。因此,在设计住宅供电系统时,应考虑长期供电,并确保其电路的安全。为长期负荷的增长预留一些空间。智能住宅中隐藏的电路很难更换,因此需要一步设计电路,并预测长期电荷以满足要求。同时《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电路的敷设方式应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应采用铜线。进线的截面有一定的要求,不应小于10mm2,分支导线的截面不应小于2.5mm2,在住宅区设计导线时,在满足最低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住宅区选择导线的截面尺寸。

4.用户配电系统。以前由于我们居民用电量小,实际上很多房子的照明和插座的支路数量很少,有的共用一条线路。由于支路数量少,每个电路的负载实际上很大,相当于减少了供电线路的横截面积,导致线路负载过大。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以来,导线的绝缘性能下降,导线温度升高,破坏性增加,电气事故越来越多。如果增加支路的数量,电路的电阻就会减小,这对于降低住宅建筑的谐波电压,减少谐波的危害是非常有利的。房子里大量的电路会把产生谐波的非线性负载电器和其他电器分开,这样谐波就不会对其他电器造成伤害。

5.防雷和接地。防雷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中非常重要,如在屋顶安装避雷针,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柱中使用钢筋作为避雷针的引线,在栏杆上使用镀锌圆钢作为避雷针。(1)多层房屋的防雷。多层住宅是指7层以下、24米以下的房屋。如上所述,避雷带可以设置在屋顶栏杆和突出的物体上。住宅结构中的主要钢筋用作避雷针的引线,钢筋必须焊接牢固,并与底层基础钢筋和所有从屋顶伸出的金属钢筋焊接。给避雷装置的所有铁件镀锌。高层住宅是指8层以上、高度24米以上的住宅,属于二级防雷考虑范畴。高层住宅可采用柱内或剪力墙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其中钢筋至少为两根主筋,且间距不大于18米。导线顶部焊接避雷带,底部焊接两根主筋。同时,所有突出的金属部件,如金属通风管、屋顶通风机和其他金属部件,都应镀锌并相互连接。在接地保护中,设置重复接地装置。

总之,配电系统作为城市居民的集体生活场所,其合理设计是人们稳定生活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和优化设计能力,为住宅小区提供优质合格的供电质量。同时,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线,为完善城市住宅供配电设计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莉秀.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浅析.2019.

[2]李恒斌.浅析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