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践与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精神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践与效果观察

张进进 钱薇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观察精神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患者74例(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护理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精神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精神科;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生活自理能力较低,并且多存在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情况,相比于其他科室,其护理工作难度更大,并且临床常用护理模式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近年来,医学模式及护理观念有了较大变化,进而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应随之转变,而责任制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精神科患者74例,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选取我院精神科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2至75(53.28±4.18)岁,病程1至3(2.18±0.54)年,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3至76(54.93±4.26)岁,病程1至3(2.18±0.54)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保证日常睡眠等。

观察组:①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重视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且按照临床护理发展需求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护理人员需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尽快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②每位患者均有相应负责的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所管理的患者,主要负责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③将病区分为2个小组,由资历较高且经验丰富人员担任组长,主要负责协调日常护理工作,并且指导危重症患者的护理。④采用层级管理制,在护理组长带领下为所属区域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且根据护理人员具体水平进行层级帮带。⑤做好患者床边护理工作,保证充足的日常治疗及护理用品,加强巡视,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满足患者需求。⑥患者生活用品等需由护理人员发放,督促及帮助患者换洗衣物,保证床单位干净整洁,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患者用药时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观察患者表情,倾听其倾诉等,帮助患者解决问题。⑦精神科患者存在特殊性,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其情绪不稳定时给予鼓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稳定。加强护患交流,消除患者顾虑,并且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减轻其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4个方面,各25分,评分高即护理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60ecf1beaa762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60ecf1beaa762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跌倒

压疮

坠床

意外事件发生

对照组(n=37)

3(8.11)

1(2.70)

2(5.41)

6(16.22)

观察组(n=37)

1(2.70)

0(0.00)

0(0.00)

1(2.71)

60ecf1beaa762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3.9446

P

-

-

-

0.0470

2.2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对比(分)

组别

服务态度

医疗环境

医患关系

专业技能

对照组(n=37)

17.11±2.25

18.77±2.20

16.82±2.44

18.16±1.39

观察组(n=37)

23.27±1.40

22.36±1.13

23.20±1.38

22.29±2.12

t

14.1395

8.8293

13.8441

9.909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精神科为医院重要科室,患者护理难度相对较大,进而精神科护理工作也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精神科患者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并且其行为不受正确意识控制,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护理期间稍不留意就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3]。并且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度较差,尤其是老年患者,其精神反应更为迟钝,无法积极进行治疗,不仅影响自身病情改善,还可能对周围人造成伤害。因此,必须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引起重视。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护理质量评分高,P<0.05。近年来,以疾病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要求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应以患者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全程优质护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合理配置资源,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患者得到全方面的护理服务[4]。将其应用于精神科护理中,提高护理人员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认识,不断的提升自己,深入理解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进而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通过管床责任制、小组负责制、层级管理等实现责任管理,进一步细化各人员护理工作,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5]。具体护理期间,加强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准备好所需物品,能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进行处理。为患者创建良好的病房环境,做好安全防护,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加强交流,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通过各种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所以,精神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邵静,罗薇,刘晓,王晨.王志仁.叙事护理临床实践在提升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1):120-123.

[2]徐芳,孙红.正念在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9):1213-1217.

[3]宋梦玲,张海燕.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抗精神病药加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8):125-127.

[4]李静.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与共情能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3):375-380.

[5]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价值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0(A0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