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围棋课教学中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高校围棋课教学中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孙银发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艺术长廊里,琴、棋、书、画四种艺术映射出了我国深远文化的光彩。棋,乃围棋。围棋可谓中国的国棋,自古以来就有“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之说。一张方圆不及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泾渭分明。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变幻无常,包罗万象。
关键词:高校围棋课教学弘扬核心价值观

前言:围棋文化课程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高等院校开设围棋文化公选课是很有必要的。在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将围棋技术教学和围棋文化教学相结合,举办围棋交流赛,从而影响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爱好围棋文化。

一、高校围棋课教学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1.围棋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围棋课则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首先下棋本身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它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定力。其次围棋课的教学也能体现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当老师与学生分别坐在棋盘两头时,师生关系得到了升华,成为了对手。这种关系的转变会让学生学会尊重,不仅是尊重老师,更是对对手的尊重。最后围棋课教学在教会学生下棋的同时,更能教其做人。做一个正直的、谦虚的、隐忍的、内心平和而强大的人。以上种种现象都体现了围棋课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则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传承传统文化无形当中则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围棋课教学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之一。围棋课的教学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教师在传授围棋知识的同时也是在传授我国传统文化,教师通过传授围棋文化将我国传统的和文化渗透在课堂当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更能培养学生恬静淡然的性格。因此围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在下棋的过程当中,通过尊重对手、公平竞争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由此可见,围棋课教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之一。通过了解围棋历史,感受国家兴衰的沧桑巨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围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更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行动上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二、高校围棋课核心价值观弘扬的现状

尽管高校围棋课教学对弘扬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下我国的高校围棋课教学中是否真正的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还是个未解之谜。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围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高校围棋课教学忽视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由于我国围棋人才的缺少,高校围棋课偏向于培养围棋人才,传授围棋技巧,从而忽略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真正的围棋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棋艺,更要兼具高尚的情操。围棋并不仅仅是一场争夺胜负的游戏,而是一次与高手对话的享受,在围棋课堂上教师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给给学生灌输修身养性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信、宽容、友善的人格。

2.高校围棋课缺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仅用了24 个字概括,但是24 个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精神文明。因此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围棋课教学的系统理论定会将学生培养成全面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的围棋教师普遍没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系统理论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注重情感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围棋教师在传授棋艺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例如: 在教学生如何基础布局时,可以适当的灌输以大局为重的理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 高校围棋课教学无视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内需。《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内需”的定义为“内部需要”,那么“学生的发展内需”即学生发展的内部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引导,更离不开自身的品格。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是作为一名教师不可忽视的重点,核心价值观换言之就是对学生品格的要求。目前高校围棋课上教师非常容易忽略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侧重于技能知识的教导。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高校围棋教学中,其他的课程同样出现类似现象。

三、高校围棋课教学中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为了增强高校围棋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与延伸性,加强对学生的精神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上述高校围棋教学中弘扬核心价值观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与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1.转变观念,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围棋课中,教师应该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我国传统文化着手,将我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传授棋艺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只有先将学生教育成人,成材才会发挥价值,否则后患无穷。因此,围棋教师应转变观念,以身作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结合围棋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围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高度的契合,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围棋文化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其中,首先,在围棋的布局基础阶段,每一步都是关键,此时老师可给学生传达“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稳重、顾大局的性格; 其次,围棋的“中盘”阶段充满各种可变因素,到处是岔路口,关键时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更不用说“失着”、“俗手”、“昏着”了。好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慎之作一般都是双方交替着下出来的,有时这“失着”、“ 俗手”、“昏着”就好像约好了一样,礼尚往来。也惟其如此,棋局才显得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此时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在经历挫折时应该乐观面对,勇于挑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最后收尾阶段,更不能掉以轻心,在比赛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应借此机会给学生灌输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结合围棋文化,讲授围棋技术。围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教会、学精为目的,同时又在中华民族的艺术长廊中放射出深远的文化光彩。围棋既是竞技工具、娱乐工具,又可用之修性悟道。我们既详细讲解黑白子的排布、棋盘上的攻守、棋局中的进退,又深入剖析围棋蕴含着的智慧和灵性。第一章引导学生步入“黑白世界”,同时亦向学生传达“棋若人生,人生如棋”的哲理。第三章讲授打吃、双吃、抱吃、征吃、枷吃等吃子方法时,让学生发挥空间思维、利用想象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形势,练就大局观。第四章讲授接不归、倒扑、逃子、挖吃等吃子着法,让学生明白黑白对立、阴阳互补、平等和谐的道理,既解决局部问题,又注重全局平衡,既注重一子的高效率,又讲究子与子之间的联系与配合,一子可作士兵,亦可作统帅使用,可塑性较大,无等级之分,充分体现出围棋的内在性、含蓄性、整体性、模糊性、和谐性、平等性。第十二章讲解第一届中日擂台赛中聂卫平与藤泽秀行的战况,拓展讲中国的“抗日英雄”聂旋风、聂棋圣与中国元帅、历代棋圣之说等;讲解围棋如何设置坚固的“小堡垒”,拓展讲杨靖智胜神猴的围棋故事,从而让学生明白人生也是如此,先打基础,才有实力在中盘“原野作战”的道理。在每节课学生对弈环节,老师适时点评,分析学生解开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让学生明白坚强的意志是赢得人生与事业成功的基础,围棋是磨砺意志的坚石,人要取得人生的进步、事业的成功,没有韧劲和顽强的毅力是不行的。

结束语:总之,围棋风靡高校不仅因为它的竞技因素,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在高校开设围棋公选课二十余年来,充分发挥了围棋课的教育功能,形成了一个融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活动辅导及实训比赛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围棋教育与科技结合起来;举办围棋竞赛,丰富校园围棋文化环境;弘扬地域围棋文化,塑造多元化的围棋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李莉.论围棋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