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邹玉芳 李珍霞

山东省 龙口市 园林建设养护中心 26570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林业工程向来是一项整体性工程,从苗木培育到移植造林。不但林业工程的育苗技术要被重视,移植造林的工艺也更应提高。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林业苗木的培育和迁移技术。

关键词:林业技术;苗木培育;移植

林业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林业的作用日益重要。加强现代林业工程的生产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可以把我国的各种的森林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对苗木的培育是林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步,科学适宜的育苗方案可以增加林业产品的产量,幼苗的种植和移植环节极大地影响其生长。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发展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林业项目和移植计划已经有了越来越先进的策划。林业项目中的育苗技术是项目整体发展的先决条件,由此也确定了移植造林的技术与特定工艺方法必须不断改进改良,精益求精。在林业技术的发展中,对苗木的培育种植不单是森林再造的重要手段,其也对城市环境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树造林能让人们主动为生态环境平衡带来一定的优势。森林工程项目的专业化和必要性,使得林业发展地各个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现状。根据林业项目的发展水平,由于各种地理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森林种植难以进行,环境对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程度会造成影响。当苗木移栽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生存环境中生长时,移植栽培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相反,在一些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对林业项目的育苗工作的技术要求更为复杂。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对林业项目的策划都有着促进作用。以下,是对林业项目的种植与移植树木的方法的详细介绍。

2、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2.1选择育苗地

  做好苗木培育工作,选择合适的育苗地是首要工作。开展苗木培育工作前,应调查当地的地质、气候条件,针对想要培育的苗木种类特性,做出针对性方案,育苗场应选择地势开阔平坦、背风向阳、有洁净水源、远离村庄、空气无污染、无大量扬尘的地方。选择育苗地,必须保证地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选择土壤松软、排水好的地块,并且不宜在一块地块连续播种,否则随着播种地浇水次数的增多,土壤易出现板结状态,对苗木生长不利,不宜选择黏土、易积水的地块。

2.2对育苗土壤进行整理

  在做苗床之前,做好土地的规划和整理,在整理育苗土壤时,首先要清除田间石块、根茎、杂草和树枝等,保证地平、土碎,为保证土壤的肥力,选择好地块后,可在苗木培育前施足底肥,保证育苗期间有足够的营养,可选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堆肥,均匀的撒在耕作层土壤中;为了防止土壤病虫危害,应在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每平方米喷洒3-3.5kg,将硫酸亚铁粉剂均匀撒人床面或播种沟内进行灭菌;土壤的酸碱性对苗木的生长影响也很大,初步判断土壤酸碱性后,若不适合苗木生长,应对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细硫磺粉、亚酸亚铁、硫酸铁,施用有机肥等,降低土壤的pH值,如果土壤偏酸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细石灰、碳酸钙等降低土壤的pH值,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的方法中,施用腐熟有机肥料是调节土壤pH值的好方法,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且经济环保,材料易得,属于废物的二次利用;土壤温度对苗木生长影响也很大,合理的进行水分管理,适时灌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夏季可以降温,冬季可以保温以减少冻害。低洼地应及时排水,以减少地面蒸发、降低热容量和导热性,为苗木的培育提供适宜的温度。

2.3苗木种子处理技术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如果种子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发芽率,生根差,直接影响后续的苗木生长,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在挑选和处理种子时应该尤其注意,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来源进行调查,对种子的生存条件进行分析,是否能够适合在已经选好的育苗地培育,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提供保障。种子的前处理即催芽,可选用温水浸种,既可以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也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播种后及早的出芽,对于休眠期长、出芽慢的种子,可采用层积催芽法,按照种子的不同特点,还有去蜡去油法,机械破皮法等等,都可促进种子的发芽,缩短生长周期。

2.4播种技术

  催芽工作完成之后,便要进行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播种苗木种子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因为在春季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候以及空气湿度比较适宜种子的生长,播种之后要保证水分的充足,若雨量不够充足,要做好灌溉工作,防止因为气候干旱影响种子生长。有时遇到天气温度变化频繁,温度太低不适宜种子生长,必要情况下要对种子开展覆膜处理,能锁住土壤的水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照强度,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生长速度,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控制虫害分的出现。

3、针对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3.1注重合理选择移植时期

  选择恰当的时间来开展移植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移植成活率[3]。通常情况下最佳移植时间是春季,由于春季的时候温度在不断回升,而且雨水较为充足,能够为苗木成活以及生长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条件。所以在实际开展苗木移植工作时,需要注重考查移植地点的实际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再结合移植苗木在不同环境以及气候下的实际移植特点来科学选择合理的移植方法。这样才可以保证移植苗木的成活率有所提升。

3.2注重明确造林规格

  在实际开展移植造林之前,需要注重明确苗木种植规格。一般情况下,所选择的苗木胸径需要保持在4.0cm左右,对于小型乔木苗一般以40cm的高度最为适宜,如果所要种植的苗木属于大型乔木苗木,那么其高度需要控制在120cm左右。对于苗木用量来讲,通常需要控制在每亩250株左右,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结合实际苗木移植规模来确定,其植株数量也需要根据具体的面积来进行确定。

3.3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移植苗木的成活率与移植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需要合理选用移植技术,以此来保证苗木成活率。对此,在苗木挖掘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苗木根部以及茎部的完整性,在整个起苗、包装以及运输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应的技术标准来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保证苗木在移植之后可以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工作环境还需要保证湿润阴凉,而且在移植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保证苗木根系不受任何损伤,同时还要避免水分流失等。在实际开展移植造林的时候,应注意技术要点,合理利用相应技术来提升苗木移植成活率。此外针对移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安全性问题,必须要提前考虑,并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

  在苗木移植完成之后,还应该合理利用保温技术以及灌溉技术来保证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以及湿度,同时还应该适当施加肥料,使其能够在较为适宜的条件下健康成长。另外,还应该做好复查工作,对于未成活苗木要及时处理和进行补植,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移植造林的完整性。

结束语

  林业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做好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工作,提升移植技术是林业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此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海蓉.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解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231,238.

[2]叶彩虹,唐丽辉.简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89.
[3]陈世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9(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