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王炳雯

海南海建置业有限公司, 571000


摘要: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施工周期比较长,生产要素的变化比较频繁,这就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难度比较大。建设单位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时,需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建设完成。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探讨

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主要涉及五个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等。不同的单位工作任务有所不同,功能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领头羊,是对工程项目各个方面把关的单位。随着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环节变得更加复杂。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投资额也在不断的增加,施工周期不断延长,对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单位要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就要对原有的管理形式和内容进行全面改革,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对建筑物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通过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建设完成。同时还需要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设安全,完善建筑物的功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环境[2]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一)加强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在进行工程项目投资时,设计阶段的投资与其他阶段相比较,虽然占比较小,但对整个项目的建设是有较大的影响的,尤其是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存在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对设计阶段进行管理时,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更高,能够为工程的施工行为,提供科学的指导。项目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会对建筑物的功能以及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要想降低项目的造价成本,建设单位需要委托专门的设计单位,并且让设计人员明确项目的设计意图以及投资控制目标,确保设计人员能够根据相应要求,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建设单位需要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发现设计内容存在问题,要与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促进效益的最大化发展[3]

(二)强化招投标阶段的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在对招投标阶段进行管理时,首先要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要根据项目的控制目标,对施工企业的业绩和资质进行严格的考核,避免不具备工程建设能力的施工企业承包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对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全面的核查,避免出现错项和漏项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工程的造价成本。要想提高核查工作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多次的核查,如果最终结果完全一致,负责人可以签字确认。在对施工企业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报价进行审查时,需要选派专业的人员深入到市场考察,避免施工企业恶意压低价格。建设单位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招投标活动的制定和管理,不能盲目的降低成本,缩减必要的活动程序,更不能更改施工时间[4]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对于项目的建设来说,施工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不仅要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还要进行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建设单位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时,需要将这项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首先要选派专门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对安全措施的落实程度进行监督和管理,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检查,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逐一的排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不能因为工期紧张,忽视安全管理工作。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具备更高的责任心,要对施工时存在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妥善的处理和解决。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建设单位需要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并且对现场的签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避免后期出现经济纠纷等问题。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项目的建设费用是否由建设单位承担,亦或是由施工企业承担,在此基础上选用正确的施工技术,要避免项目建设时,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支出[5]

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时,建设单位还需要做好材料的验收,并且对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还要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工作。在对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时,可以开展抽样检测工作,并且对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现材料存在问题,需要开展复试工作,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运输到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作业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并且在每个施工环节作业完成之后,开展质量验收工作,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建设。如果存在检验不合格的情况,要责令施工企业对其进行整改。在进行进度管理时,要严格按照合同工期的要求,对施工进度进行优化。如果发现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目标不符,要对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查找,并且制定进度实施方案调整计划

[6]

(四)强化竣工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之后,建设单位需要联合监理单位以及质检部门开展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合格之后,要签署证明并且进行备案。可以采用纸质或者电子的备案方式,但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能签署证明。建设单位在开展工程验收工作时,需要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验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结语: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要采用动态的全过程管理形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会对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以及造价成本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不但要懂专业还要会管理,并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要积极的积累经验,并且在现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制定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促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裕初.论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6):1-2.

[2]漆勤.绿色施工智能管理平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5):102-103.

[3]胡可,吴煜祺.基于BIM网络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10):77-81.

[4]柯文杰.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影响因素及合理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4):104-106.

[5]王伟伟.基于建筑经济角度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33-34.

[6]赵培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04):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