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决策方法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风险决策方法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策略

谭吉宇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1

摘要:在当前我国常规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招投标俨然已经成为最普遍和重要的工程落实措施,其中会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相关内容。实际上招标人需要对参与工程项目的各位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查的评选,最终选择适宜的申请人作为合作伙伴,获得相对合格的工程项目效果。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先简单分析了风险决策和工程投标报价的概念,又研究了工程投标项目的实际选择方向和细节,最终分析了风险决策方法在工程投标报价当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合理参考。

关键词:风险决策;工程投标;投标报价;决策方法


我国的招标方式除了公开招标实际上还有邀请招标的形式,投标人都需要经过比较激烈的竞争,才能得到中标的机会。若投标目标选择不当,后续的工程落实将必然要面对一定的困难,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报价过高的投标者中标率会更低,若产生此种结果,那么投标方在竞争过程中付出的现场考察、报价以及文件编制等努力都得不到补偿。报价较低的投标方虽然比较容易中标,但实际上后续获得经济效益的空间也不大,甚至有可能产生亏损的情况。由此可见,投标过程中报价决策工作对于每一个承包商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1]

一、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实际上是经济行业的术语,指的是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工作人员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作出判断和选择。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行动方案的实际实施效果和损益值实际上并不能预先确定。在学术的角度,多严重不确定因素经常被认为是“自然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决策也被划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如果在“自然状态下”统计特性属于已知的,则作出的决策类型是概率型。另一类是在未知“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工程统计特点,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决策就是不定型决策。简单讲就是在产生决策的过程中,有部分不确定因素,因此决策可能会产生多种可能性。

二、工程投标报价

工程投标报价实际上是指工程投标单位通过投标的方式进行争取,最终获得承包工程的资格。工程中文件包含的内容除了工程概况之外,还需要具备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和投标的注意事项等。工作人员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和环境的勘察,最终根据相关定额以及单价等费用作为指标对承包工程后需要负担的费用计算出来。此外工程投标报价当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计算之和,以及预算造价的计算方式基本上是同一种计算方法。具体经济效益需要根据工程投标竞争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认,此外还要注意考虑浮动费、保险费和保证金等,而根据上述内容得出的报价并不能作为最终报价使用,在多家承包商同时报价的情况下,还需要采取一定决策技巧,最终选择做合理的报价,促使投标企业在中标的同时,自身经济效益不会受损。

三、投标项目选择

工程承包商会在各种信息渠道商获得自己需要的工程市场信息,但一般情况下具体信息会按照参考企业技术实力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最终承包商也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在多个招标项目当中找出拟投标的项目。在上述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谨慎决策,简单讲就是根据投标费用以及自己的中标概率等数据,结合工程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利润权衡可行性。

在常规情况下,投标决策前的评估因素会包括下列内容:

1、企业能够在工程中投入的资源和经验是否足够?

2、工程和企业自身的专业方向和发展计划是否一致?

3、工程业主信誉与投资来源是否稳定?

4、工程招标文件当中规定承包商需要承担的风险是否合理?

在上述评估因素通过的基础上,承包商就可以根据工程定性作出是否参与投标的决策。但对于同时面临多个招标项目的情况,工作人员就要调整上述工作的先后顺序,即先展开定性分析。保障招标项目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借助合理定量方式展开相应的分析比较,最终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项目投标。

例如:某工程企业同时受到了7份投标邀请,经过定性分析,该企业负责人决定选择A、B、C三个项目中最合理的工程投标。三个项目预期收益和不同收益状态下的似然概率分别如表1和2所示。

表 1 A、B、C三个工程预期收益状态

效益状况

θ

发生概率

P(θi

收益状态(万元)

A

B

C

好θ1

0.3

3800

3000

4500

一般θ2

0.5

1000

800

2200

亏损θ2

0.2

-1500

-1000

-2000

表 2 A、B、C三个工程在不同收益状态下的似然概率

效益状况

θ

发生概率

P(θi

似然概率

P(x1βi

P(x2βi

P(x3βi

好θ1

0.3

0.2

0.3

0.3

一般θ2

0.5

0.6

0.5

0.4

亏损θ2

0.2

0.2

0.2

0.3

该工程企业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之后就可以得出概率,如表3所示。

60e7a1ed0aeb5_html_8c22e1212a4bf234.gif

表 3 概率

θ

P(θi/x1

P(θi/x2

P(θi/x3

θ1

0.15

0.23

0.26

θ2

0.75

0.66

0.57

θ3

0.10

0.11

0.17

显然在ABC三个工程当中,C工程的损益值更高,因此该工程企业最终决定投标C工程。

四、风险决策方法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策略

(一)风险分类与识别

风险的分类与识别是工程投标过程中落实风险决策管理工作的主要基础,其中包括的工作内容有建立风险清单、风险分类文件和识别方式确认等。首先是风险清单的建立,指的是在工程投标报价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建立风险清单,主要依据就是工程资料和实际手工情况。在建立档案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专家意见和风险来源,分别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清单,对工程项目落实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

其次是风险识别,就是指在工程投标报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尽可能与承包商合作,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特点,结合资料文件进行风险分析工作。并在讨论过程中,得出工程项目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要面临的风险来源,提前确定并在第一时间排除,对于不能直接排除的风险,工作人员也要保持警惕,并做出相应的风险预案。

最后是风险分类,即按照工程投标过程中整理的风险识别文件进行分类,标准一般是仅损失、无收益以及纯风险三种。

(二)风险决策

对于有可能对工程造成致命打击的风险,建筑工程通常会采取转移或者规避的方式进行管理,目的在于尽可能降低损失。对于一般的纯风险,管理人员则会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可行的管理措施。投机风险一般不会在风险决策当中重复产生,因此灵活性很强,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就是最终的效果与预期差异较大,应做好心理准备。

由此可见在工程项目的投标竞争过程中,管理人员有必要做出相应的风险自留文件和表格,为后续的风险决策合理性提供数据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当中,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决策对于投标成功与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对于中标后的经济效益提升也有很明显的影响。显然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决策受到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状态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决策部门往往会根据当时的各种条件灵活地做出报价,其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在部分情况下会产生比较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敏.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准备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济,2020,30(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