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中的水泥检测要点分析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建筑材料中的水泥检测要点分析探索

吴学荣

汉中勉县尧柏水泥有限公司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然而人们对建筑材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开始朝着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此时水泥作为基础性的材料就必须要确保质量是达标的。由此积极对于建筑材料中水泥检测要点进行归结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材料;水泥检测;要点

引言

要想确保桥梁施工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必须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要想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达标,除了要注重选购环节,后续的储藏存放至关重要,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降低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长期维持稳定。

1建筑工程用水泥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水泥在混凝土结构中期胶凝作用,其质量一旦不过关,其所构建的建筑项目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发挥建筑项目中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我们需对水泥材料进行检测工作。此外,水泥检测作业是一项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其包括内容复杂,各个环节也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检测试验,不能有丝毫问题,否则会造成检测实际结果有失真的现象,从而影响建筑工程中水泥使用者的决策,情况严重的还会致使建筑工程出现坍塌问题。

2建筑材料在检测实践中的不足

2.1检测工作者水平比较低

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用材质量的检测结果。若检测人员没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或者知识掌握不牢,就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使得和实际结果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检测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明确质量侦测的好坏,有理论基础同时必须要有实操能力,必须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检测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操作技术才能严格监督用材质量的检测与使用,保证用材符合标准,在选择检测员工的时候要关注专业素养,当正式工作之后要定期组织强化训练。

2.2检测环境问题

水泥材料检测环境对于检测最终的结果有着很大影响。例如温度过高时,其水泥材料相对应的抗压性也会偏高,而当水泥材料凝结时间与测定温度偏低时,就会延缓水泥材料水化所造成的凝结时间过长。其中实验室温度一般要保持控制在20±2℃,相对湿度则不能低于50%;水泥样品和标准砂及拌,以及水温度要保持控制在20±2℃。

2.3检测取样作业实践不规范

在现在的建筑工程用材的侦测和控制质量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之中侦测用材的时候,对用材采样也不标准。首先,在其取样时具有随机性,并且所占比例又非常高,很多侦测样品基本都是用材厂家自行上报的,这样就不能更好地对用材质量进行监测,同时也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且还会出现偷梁换柱的情况发生,这样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具有真实性。此外,对原用材进行取样的时候,检测工作人员不能充分重视取样工作,不能将样品信息进一步展开,始终都是以偏概全,并且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检测人员也会经常出现抄袭等行为,导致建筑用材侦测与控制质量的效果大大降低。

3提高水泥检测工作质量的策略

3.1检测设备和设施的采购

检测技术设备与有关设施是进行水泥检测的主要进出与前提条件,所以在该方面做好选型工作。依照自身基本需求,要控制供应品与相关服务工作的识别,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设备选择是还应重点分析并满足监测方式;主要设备生产厂商应进行单独保留的记录;对设备基本性能应尽量满足其基本需求,或是对部分不能够提供售后服务的厂商进行更换。还应明确所供给的产品应避免购买和验收,以及储存需求。

3.2挑选合适的检测方法

多种类型建筑用材所需要的质检方式以及需要运用的技术手段都会有很大的不同。相关施工单位在规定进行用材质检时,可以按照所用建筑用材的多种类型进行选择并采取相应的监测方式。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全面考虑其防腐性能的用材,更需要关注用材检测处理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的选择。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单位通常都会使用代用的方法。通过反复试验的结果对比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能够充分符合国家法规检测性能要求的,不一定能更好地达到国家标准法规的检测性能要求。相关检测单位在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时,最好能将国家标准以及相关国际标准等作为质检的基础,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际或国家中的规定标准来组织进行,以免因为没有及时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导致工程质量出现差错,进而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3.3保证水泥的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在开展水泥检测时,采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定对后续检测工作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检测工作者应将水泥分为两个批次分别进行检测。首先,在实际检测中应将水泥材料检测样品做好保存,便于后续检测应用;其次,在检测工作前还应尽量选择质量最佳且新型先进的设备仪器开展操作。新型先进检测仪器设备的合理应用,可以提升水泥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在采购水泥材料时,应将水泥材料和水体进行混合,确保在特定温度下开展检测工作,从而提升水泥质量检测效果,为后续有关检测工作奠定基础。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要想更好的提高水泥材料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不断强化有关质检人员的监管和培养自身综合素养。相关检测试验机构和人员在开展有关检测活动时,需要遵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并遵守其客观独立且公正公平,以及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要恪守职业基本道德,承担社会的基本责任。同时还应保持和建立人员控制管理程序,对工作人员资格进行确认和任用,以及授权与能力保持等相关规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检测机构应与相关人员建立录用与劳动的基本关系,还应明确有关人员岗位管理职责和任职基本要求,以及工作关系,满足岗位需求,要具备一定的资源与权力,从而履行和改善有关管理工作体系的基本职责。质检人员监督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有关工作人员及检测资源要满足检测工作的识别能力与操作能力等,同时还应出示有关检测结果或是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3.4水泥的相关检测

与其他混凝土建筑用材相似,在建筑水泥的使用方面应该对水泥等建筑用材的质量进行检测也是现在建筑中的重点。在进行建筑工程水泥建筑用材的质量检测上,相关的检测操作人员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等对水泥用材进行抽样检测,在水泥检测操作过程中则还要严格根据国家水泥用材检测的相关规范性技术要求,保证水泥检测结果具有准确性与有效性。水泥建筑用材质量的有效检测主要内容包含有稠度、用水量、稳定性、凝结时常、比表面积、强度等,这些指标的准确检测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中产品的使用性能,如果建筑水泥的整体性能品质较差,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性能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缩短整个建筑工程的产品使用寿命,所以,水泥检测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

结语

水泥检测工作是一项精细化、专业化、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检测人员,依照健全的水泥检测基准和规范,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水泥检测手段,确保理想的水泥检测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喜金.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62.

[2]李慧梅.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9(04):326-327.

[3]尹娜.关于水泥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04):12.

[4]张勇,齐鹏.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03):250.

[5]刘璐.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8):56-57.

[6]郭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分析[J].砖瓦,2020(06):90-92.

[7]唐玉娇,卢英.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0(0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