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特色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亮

阜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支队 236000

摘要:借助丰富的水域资源,可以开展特色渔业经营,既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也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和市场条件,优化当地的产业类型,成为当地的形象代表。本文分析目前特色渔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希望能进一步促进特色渔业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渔业;现状;发展

前言:

立足于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提高,提高农民的收入,从现有的资源和市场环境入手,尤其是注重发展一些特色鱼类品种,通过合理的管理以及运作,能够呈现出渔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一般来,水域资源较为丰富,会对渔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支撑,再加上水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了多种方向的渔业发展情况。

1.特色渔业发展现状

1.1特色渔业发展的成绩

目前特色渔业,特色渔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同地域呈现出了符合当地特色的渔业形态。如鄱阳湖的生态虾稻米、云南红河县的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红米、谷花鱼、茭白、田鸭蛋等一系列的农产品产业链;贵州省毕节市的裂腹鱼(如图1所示),鄱阳湖的生态虾质细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既实现了裂腹鱼的人工繁殖,也恢复了当地的鱼类物种资源[1]。在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高科技渔业集聚基地,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的养殖,也能够依托各个科研场所对于淡水渔业养殖的技术推广,建立精品养殖园区。如今的水产养殖企业数量明显增,而且在此过程中逐步的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尽可能的生态环境,也实现了种群数量的逐步恢复。

60e6a123f12e4_html_17885d0b337a6216.png

图1 裂腹鱼示意图

1.2特色渔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目前,在一些特色渔业发展过程中,仍然以分散式经营为主,只是在小规模内完成生产,而且管理形态较为粗放,很难实现产业化发展。例如一些鱼类产业主要依靠着企业的投资,资金较为紧张,基地建设水平滞后,这也使得养殖规模较小,而且养殖成本较高,很难接收一些批量化的订单,而零散销售的方式,其效益也并不高。当地的龙头产业研发能力较弱,并没有在如今水产养殖业扩大和产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特色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例如有一些鱼类往往只是依靠鲜活水产品上市使得接受群体较少,经常会出现滞销,后续的加工并没有完善,无法实现产业化经营。有一些地域的特色,渔业养殖效果较好,其产品录制鲜美但是缺乏市场宣传,只有几个简单的渔业注册商标,并不能实现品牌化发展,也使得其销售过程受到阻碍。

2.特色渔业发展对策

2.1做好政策扶持

抓住目前政府部门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机遇,实现对特色渔业项目的扶持,在项目带动下完成市场化运作。政府部门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改变如今的金融服务方式,为养殖农民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也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渔业发展情况,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2]。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产品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得从指产品生产、养殖的后续的加工、销售能够实现一条龙服务,多个环节之间完成信息的流动,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展开效用的养殖和加工,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完善当地的水产养殖地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在保护当地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多种鱼类的养殖。

2.2提高渔业技术水平

为了进一步促进特色渔业的发展,可以开发引进一些新兴的技术手段,推广特色渔业实用技术,例如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养殖技术、繁育改良技术等等。目前的水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依靠各地的优秀种质资源优化现有的两种,并且拓展全新的品种,完善养殖设施,实现了鱼池的改造和渔港建设能,能够进一步实现工厂化养殖。做好当地养殖户的文化知识培训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够由原本的体力劳动转化成为技能性劳动,使得当地的渔业明显地完成产业转变。做好特色渔业专业技术人,结合特色渔业的发展需求,展开多层次的培训,让养殖农民明确目前的约养殖不再是传统的人工看管巡逻和依靠经验养殖,而是需要实现科学化的养殖,既能够增加自身的收入,也能够减轻工作负担,更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2.3营造特色渔业品牌

政府部门带头与当地的龙头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构建当地的特色渔业品牌,能够立足当地,辐射全国,面向全世界,实现多元化发展。做好渔业产业的延伸产业,除了水产品的养殖,还包括产品加工和后续的销售等等,实现“政府+企业+养殖基地+标准”的管理模式,引导当地渔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呈现多赢局面[3]。特色渔业的发展,建立当地的特色品牌,尤其是注重品牌本身的绿色有机等,在市场中增加知名度。增加知名度。建设的过程中,做好质量安全认证以及水产品铭牌标识,在与当地的特色餐饮,水产品加工等行业相结合,共同合作占领周边市场,形成当地的特色渔业产业。借助信息网络,如中国水产门户网、当地的农业信息网等实现销售平台的对接,发布一些供求信息,促进水产品的高质量流通。在水产品养殖的过程中,积极完善当地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当地特色渔业的安全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特色渔业是如今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稻渔综合养殖、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冷水鱼产业等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渔业技术模式,使得养殖地在拥有天然的地理与生态优势基础上,发展特色渔业也就成为了可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促进其产业化发展,也使得特色渔业成为城市的代表名片,既能够实现产业扶贫,也能够进一步完成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尚志市水面资源现状及渔业利用对策[J].黑龙江水产,2021,40(02):21-23.

[2].邹平市全面优化渔业结构打造特色渔业发展模式[J].渔业致富指南,2021(07):7-8.

[3]江源超,贺隆超.“直播带货”创新农村渔业经济发展新模式[J].渔业致富指南,2020(15):19-24.

作者简介:马亮,(1982年11月),男,汉族,阜阳市颍泉区 人,现就职于阜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支队,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渔业、渔政、水产养殖,邮编: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