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探究

张鹏

自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43000 四川省 自贡市



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一旦感染可能导致非洲猪瘟大肆传播,对养殖户和养猪产业造成严重经济影响。所以,需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以此来有效控制非洲猪瘟,以及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前言:现如今,全国已基本控制住了非洲猪瘟,但是个别地区始终受该疫病的影响。国内生猪养殖业中,占比较大的要属散养户,而很多都是养殖条件比较差的散养户,因此,很容易诱发非洲猪瘟。因此,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我们应将重点集中在散养殖户上,如果这些散养殖户其中一户发生非洲猪瘟,则不仅会牵连到与之相邻的散养户,甚至还会牵连到中大型养殖企业,最终影响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所以,针对非洲猪瘟,散养殖户们应先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深入了解非洲猪瘟,运用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规避疫情的大面积爆发。基于此,文章也对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进行详细研究,以期能为控制非洲猪瘟提供一些宝贵意见。

1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ASF病毒属于一种DNA病毒,因为其特殊的遗传特性,具有很强的诱变能力。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特效疫苗。该病毒主要流行于家猪、野猪和蜱等家养感染猪圈。具有亚临床症状的野猪、死猪和病猪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也是ASF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在自然条件下,ASF病毒具有较强体外生存能力,能在猪分泌物和污染环境中长期存活。2018年,辽宁沈阳报告ASF疫情,主要原因是运输不规范。从俄罗斯进口的猪肉携带ASF病毒,导致沈阳爆发ASF。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将导致病毒直接传播,或接触病猪粪便、血液等分泌物污染的设备、食品和工具导致病毒传播。ASF转播的主要方式在于直接接触传播,它能够通过鼻腔和口部进行传播。除此之外,ASF传播的中间媒介在于钝圆软蜱,通过叮咬了猪以后,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猪。ASF病毒作为病毒的繁殖宿主,可长期在蜱虫的体内存活。除此之外,ASF也可以通过感染猪的肉制品以及泔水进行传播,这是ASF病毒跨界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引起ASF病毒在不同地区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2特点、典型症状病理变化

2.1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asfivirus)家族中唯一的成员。ASFV是一种在细胞质中复制的二十面体对称的单分子双链DNA病毒。通常,175-220nm为病毒直径,编码蛋白在151-167之间。对病毒VP72基因C端进行了测序,将分离出的ASFV分为22个基因型。ASFV具有耐酸、碱、寒、热等特生物学性。ASFV基因型众多,基因变异频繁,数量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可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测和免疫细胞的清除。

2.2典型症状、病理变化

猪感染ASFV后,可引起的病理损害比较严重,高烧(40-42℃),皮肤表面充血、出血;脾脏高度肿胀,通常是正常的3-6倍,质地变脆,脾缘出血性梗塞,坏死灶;皮下出血、心包积液、体腔积液、腹水,肺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类似血块等。

3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3.1严控外地猪进入

在进行猪种选择时,必须加强对猪仔品种的筛选。在此状况下,就需要相关的科研单位加大科技投入,研究高质量的猪仔品种,这样,养殖户才能够在养殖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猪品种。坚决避免从疫区引入生猪。若必须从外地引入生猪,首先应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测报告,手续齐全后引入生猪,在当天不能直接合群。而应将这批生猪隔离到单独的圈舍,进行为期10-20天的隔离观察,隔离期时间到后没有发病猪方可合群。

3.2猪仔养殖方式的选择和猪圈的建设

在对猪仔的养殖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的养殖户仍然采用散养、放养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家猪的品质,而且很容易让这些猪仔发生非洲猪瘟,并且在猪仔流动的过程中,导致非洲猪瘟的进一步传播,影响周围居民的生猪感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的养殖户缺乏一定的疫病的科学防控意识,他们认为采用放养、散养的方式能够使肉的味道变得像野猪一样,从而获得更高的价钱。由此可见:由于科学饲养知识的缺乏,使得养殖户并未认识到这种养殖方式带来的弊端,从而导致了很多的猪仔接触到了病原体,甚至被感染非洲猪瘟,因此,在进行猪仔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养殖方式。另外,在猪圈的搭建过程中,要注意猪圈的选址,远离发生过非洲猪瘟的疫区和屠宰加工及无害化收集点等高风险区域,尽量和居民住宅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猪圈的温度和湿度,为猪仔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3.3加强养殖场的日常消毒

3.3.1科学选用消毒剂

各类消毒剂都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是针对非洲猪瘟,要选择效果明显的消毒剂,比如:戊二醒、次氯酸盐类消毒剂(例如复方亚氯酸钠)、碘类消毒剂(例如聚维酮碘)等。但同时也要注意区分消毒剂的不同作用,比如价格低廉还量大的生石灰,就可以洒在猪圈的周围,既可以消毒又可以保持地面干燥;有些适合在猪圈内带猪消毒,例如聚维酮碘,对猪眼睛、皮肤、粘膜等刺激小,根据说明书来使用。一定要做好消毒,杀灭猪圈及猪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3.3.2科学使用消毒剂

在养猪场,不仅仅要对猪圈和猪消毒,养殖人员和进入养猪场的外来人员及车辆都要消毒后才能进入养殖场。为避免病毒产生耐药性,养殖户应该经常更换消毒剂。如果当地发生疑似病例,应及时送检样品,尽早确定疫病,及时采取措施,期间养殖户更加应该强化消毒,每天都要对养猪场猪舍及周边进行三次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3.3.3空圏消毒

首先遵循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常规消毒已无法完全消灭猪的粪便等排泄物的病毒细菌,因此,除了在日常的消毒工作后,在猪出笼后,对空出来的猪舍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最好是猪舍空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对于猪舍及养猪场的消毒,最后一次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进行一次地面和围栏的火焰消毒。消毒人员在消毒期间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再进行消毒工作。

结束语:

总之,非洲猪瘟传染速度相当快,致死率非常高,如果发生疫情,则会对生猪养殖户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将非洲猪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强化养殖户以及基层防疫部门的预防与控制能力,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昆.中小规模养猪场怎样防范非洲猪瘟疫情[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147.

[2]任雪枫,祝培波.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589(20):226.

[2]徐华春.巢湖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体会[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09):22-23.

[3]黄琮骅.非洲猪瘟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