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卫生系统的防疫背景下,公共卫生间的创新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城市卫生系统的防疫背景下,公共卫生间的创新设计研究

张旭 温文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天津 300384

摘要: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尚未彻底结束,疫情防控成为了新常态。如何解决在疫情防控时代背景下,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安全与便捷,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考题。为了切断和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卫生间的重新设计,以公共空间的设计角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城市公共卫生间现状与新冠疫情性质,分析与改良城市公共卫生空间的设计,深入对城市公共卫生空间的隔断设计进行研究,为城市公共卫生间的改良设计提供方案。

关键词: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无接触设计;疫情防控

一、城市公共卫生间概况

(1)城市公共卫生间根据建筑等级、空间特征、建筑形式等,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独立式、附建式、移动式。在现阶段,城市公共卫生间主要构成为附建式公厕,附建式公厕是附属主体建筑而建设的公共卫生间,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方便服务,如影院、餐厅、公园、医院、车站、商场、机场、景区、学校等这种附设的公共卫生间。城市公共卫生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卫生间的要求已超出其本身的基本功能,除了具备人们日常生理代谢的基本功能外,它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现着管理效能和城市理念。因此,现代城市公共卫生间除了具有收集、贮存和初步处理粪便功能外,更代表着现代城市的文明进程,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

(2)根据考古专家猜测,在夏商时期城市中就已经有公共卫生间的发展雏形,目的是为部落生活提供卫生方便与卫生,但是我国公共卫生间最早的文献记录在西周时期的《周礼》,《左传》中记载“成公十年,晋侯将食;涨,如厕,深陷而卒”晋景公难以启齿的去世原因也更加证明城市公共卫生间发展的必要性,如果晋景公出生在秦汉时期的话,他一定会大展才华,因为秦汉时期的公共卫生间已发展成男女双卫,左右并立,与现代农村卫生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现代社会中,城市公共卫生间已经是城市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城市公共卫生间从没有到私有再到公有;城市公共卫生间从茅坑到茅房再到洗手间;城市公共卫生间从只有单一功能到卫生调整再到现在的一应具全,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发展真的是一步一步的走向现代文明。

(3)现阶段人们对城市公共卫生间的认识高度较以往已有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从现在已建成的公共建筑来看,大部分的建筑设计会把力量与精力用来建造公共建筑的主体结构,从而导致忽视了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与建造。正因如此,公共卫生间总有不好的反馈,我做了58份关于城市公共卫生间现存问题的调查问卷,总结调查问卷发现:数量及分布不合理、设计缺乏人文关怀为主要问题。并且调查人群从未向政府或运营单位反馈相关问题,导致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来提升城市公共卫生间的建设。

二、城市公共卫生间防疫规划目标

(1)城市公共防疫卫生间改良设计的必要性:古有晋景侯“深陷而卒”,现有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由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且具有更高传染性的变异毒株也在大规模传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公共卫生间人口流动量大,空间较为封闭,容易滋生大量细菌,这样的公共卫生间非常容易导致新冠病毒交叉感染。所以应该本着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负责的设计理念减少病毒在公共卫生间的传播。

如今国家大力防控疫情使疫情发展态势较之前有所缓和,工人复工,学生复学也会陆陆续续的重新开展,这样大规模的群体迁移,新冠病毒传播可能又有复发的痕迹。公共卫生间作为人口流动途中必要的公共场所,交叉使用率极高,应该采用符合疫情防控的标准来进行重新的改良设计,使人们在如厕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近距离接触。

(2)城市公共卫生间防疫规划目标: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且具有更高传染性的变异毒株也在大规模传播。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空气的飞沫传播;二是近距离的接触传播;三是存在有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3]。目前已经有对新冠患者粪便进行核酸检测的调查与研究,最终结果显示为阳性,从研究结果中就足以发现新冠病毒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从粪便样本中进行提取,即存在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阳性患者的粪便进行传播。因此,城市公共卫生间防疫规划的目标是减少使用人群与公共卫生间不必要性的接触,使得城市公共卫生间起到防疫的作用,减少病毒的传播的可能,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1. 城市卫生系统的防疫背景下控下,城市公共卫生间的设计

(1)“色彩”设计:使用者在使用公共卫生间时,需要的是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色彩应该以平淡,柔和为主,强烈的色彩容易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感受。所以设计上可运用暖白色为主调,同时搭配部分冷色,使之颜色冷暖结合,达到空间色彩与整体空间的统一;冷色可以用绿植进行装饰。绿色会让使用者进入时感到心旷神怡,达到心理平静的作用。

(2)“通风”设计:现阶段大多数的城市公共卫生间通风方式为“高开窗”模式,开关窗户会比较麻烦,通风窗户其实可采用正常高度,配备百叶窗,磨砂玻璃等材质,保证使用者的隐私性,提升卫生间的设计感;机械通风采用中央换气系统合排风扇除此之外,在利用门,窗等缝隙形成自然补风,使整个空间内处于负压状态,加强室内空间的不断流动。除此之外,在入口,盥洗区,等候区域增加绿植装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升城市公共卫生间的设计感与品质。

(3)“无接触设”计:卫生间隔断门安装电子门禁系统,识别人脸后自动开启,进入后自动上锁。可解决城市公共卫生间门锁损坏问题,采取这样的系统,能保

护用户隐私,也可减少人们非必要性的接触;云智能共享纸巾:扫码可自动出纸,每部设备次数有限,这样可解决卫生间卫生纸的乱拿乱使用问题,也会保证卫生纸的卫生性;感应清洁系统:马桶后设立感应器,使用结束后自动冲洁,保证便后冲水的卫生性,人们也不用与开关产生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感应水龙头:如今此设计在城市公共卫生间上比较普遍,可以节约用水,也符合疫情防控背景,减少非必要性的肢体接触。

结语:

本文从疫情下的公共卫生间的创新设计研究出发,设计研究过程始终以公共卫生间创新设计为中心,从城市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角度出发进行疫情防控的改良设计与研究,运用灵活的空间布局,合理的规划动线,倡导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采用人性化设计,运用现代科技进行辅助。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方面出发,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基础,进而更好的提供疫情背景下的卫生间空间体验。

通讯作者:温文

作者简介:张旭(1998~)男,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在读学生;

温文(1985~)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环境设计方向。

参考文献

[1] 邹杰.新冠疫情防控常态下城市公共卫生间改良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21):158-160.

[2] 张峰.智慧公共卫生间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设计,2019(13):133-134.

[3] 邹勤.某大型公共卫生间通风方案设计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10):37-38.

[4] 张轶峰.基于共享空间设计理念的新型厕所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0,21(02):102-104.

[5] 乔育博.周云香.闫小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无接触式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06):08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