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的理论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的理论建构

孔健新

广州市番禺区西一小学,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

摘要:所谓的单元整体设计,其主要是一种以科学、整体教学观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此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应用单元整体设计的新型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小学生形成数学素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单元整体设计相关理论建构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理论建构

引言

教学设计是广大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一种实施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式。以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课时计划”“课时导学案”。这种方式的教学设计,关注重点往往倾向于学生“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全面认识。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中,单元整体设计可谓是新趋势。利用单元整体设计手段展开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综合素养。

一、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助于提高数学概念的课堂效率。在单元整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贯彻中思维导图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能够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构建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的现代化方式,梳理和总结单元知识内容,突出单元教学中关键,清晰知识教学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对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展开教学时,思维导图所发挥的作用更是突出。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模仿教师学会思维导图的构建,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和平移”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和平移性质的事物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归纳过程深入认识和理解平移与轴对称知识的概念以及特征。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内容整体的呈现于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以此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入带领学生展开单元整体复习,在结束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单元整体结构的思维导图,在学生结束构建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自己所构建的进行比较,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二、准备分析,准确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需要准确抓住各类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特征,促进整体设计具备较强针对性。教师需要根据单元整体的实际教学内容,分析和把握新课程标准,以此对不同年级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明确整体教学的趋势和方向,并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纵向对比,深入了解和把握教材编制的真正意图,达到教材内容再重组、再整合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面积》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由此可得出该单元所编排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面积概念的认识为开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线知识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对面产生感知和了解,学会如何计算长方形面积,进而掌握面积单位的正确换算技巧。其次,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分析发现,对于学生而言,面积是一种全新的数学知识概念,可以预测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出现数学概念认识不明确的现象,与之前学过的周长等方面的知识概念产生混淆。最后,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面积表示的场景以及现象所处可见,教师以此作为出发点,明确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的最佳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分析、对比以及操作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完善新知识框架创造多样化的感性素材。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教材顺序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角度进行有效分析,利用动态化的方式来王城教学调整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整体思维,立足于教材和广大学生的角度来整合归纳相关教学资源和教材内容,如此一来,才能明显突出各个知识之间存在的规律以及特征。例如,在“运算律”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首先需要讲解加法交换律概念和结合律概念,然后利用加法运算律展开计算,最后让学生掌握交换律等技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加法交换律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之后内心会产生疑问“在加法中有着一定的运算规律,在乘法或者除法汇总是不是也存在一定规律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盲目回避,基于此状态,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和总结其是不是有着规律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认知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四、设计数学专题,提高单元自主训练强度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单元内部各方面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与整体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训练教学方式,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需求,科学设计专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单元知识的整体训练以及复习,让学生清晰了解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衔接关系,促进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增强解题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结合单元知识点的具体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题主题,然后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探究问题,制定数学专题形式的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分数除法”课堂教学专题活动,将同、异分母形式的分数相除等方面的数学知识进行融合,并设计针对性习题,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思路,优化学生的解题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积极优化专题教学的方式,如引进微课、小组合作等,为专题教学注入趣味性和形象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通过在循环体学习增强学习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2]

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采用单元整体设计手段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实际学情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框架,拓展发散性思维,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永春.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的理论建构[J].小学数学教育,2021(07):4-6.

[2]胡莉华.浅谈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J].试题与研究,2018(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