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民用住宅动迁安置房项目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3

BIM技术在民用住宅动迁安置房项目中的应用

张黎

上海鲁班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 210510

摘要:全国各城市都在不同深度的进行BIM技术的推广,公路工程类、商业综合体类、酒店超高层等超大、大中型项目通过应用BIM技术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BIM技术在普通住宅类项目中,如何有效辅助项目的管理应用,为民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成本的管控发挥实际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管控能力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ordinary residential project


Zhang Li

Shanghai Lub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Shanghai 210510, China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BIM Technolog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various cities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highway engineering, commercial complex, hotel super high-rise and other large, large and medium-sized projects has achieved high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ordinary residential projects, how to effectively assis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how to play a practic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ivil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progress and cost.

Key words: BIM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 F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bility


  1. 引言

自2014年北京发布BIM设计标准、广东上海也在同年发布BIM推广应用通知, 2015年国家正式发布BIM指导意见的通知后,截止到2021年,全国各一级二级城市陆续发布了近40个BIM推广的指导意见、工作建议、应用通知以及行动计划等等,BIM技术的推广进入到了推广期。国家城市级重点的项目例如:上海中心、上海迪士尼、北京中国尊、广州塔等重要项目,都采用了BIM技术作为辅助的全过程应用管理形式, BIM带来的效益和价值在这些特点明显的项目中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事实上,民用住宅类项目虽然项目体量小,建筑难度低,但是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组织形式,图纸的现状等,BIM技术也是可以为其发挥巨大作用的,因此本文以实际案例新建浦锦街道芦恒路北块居住小区4-2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作为依托,主要阐述了BIM技术在普通民建项目中发挥的价值。

  1. 工程概况

项目地块东至恒星河、南至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西至浦锦路、北至规划道路用地,面积38066.7㎡(57.1亩),建设安置房及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107893.87㎡,由6幢18层、1幢17层住宅及其他公建配套组成。其中计容建筑面积76133.40㎡(包含:住宅建筑面积74227.62㎡、居委会204.30㎡、治安联防站24.78㎡、物业管理227.24㎡、业委会37.56㎡、服务站124.34㎡、老年康体活动室321.48㎡、文化活动室121.06㎡、变电站670.08㎡、垃圾房105.60㎡、消防控制室52.95㎡、门卫16.39㎡),不计容建设面积31760.47㎡(老年活动室222.58㎡、文化活动室105.52㎡、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11.06㎡、养育托管点361.89㎡、健身点306.04㎡、生活服务点101.53㎡、备用房间643.61㎡),住宅封闭阳台2229.61㎡、屋顶机房393.95㎡、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7184.68㎡)

  1. 项目组织特点

从技术层面,动迁安置房住宅项目本身建设难度相较于大型公建项目没有那么复杂,但是一般这类项目,建筑体量较大,包含日常生活区域较多,健身区、活动室、居委会等特定区域布局要求合理,地库停车、地上车位安排要和绿化区域合理分部。民用住宅小区动迁安置房项目性住宅项目40%的装配率,装配式项目地下室渗漏、地下室墙面裂缝等等要考虑到预防措施。从管理层面,参与方从设计单位到施工单位是当区属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工程管理手段采用纸质方式,对BIM技术的应用认知仅限于BIM模型碰撞检查、错漏补缺等,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项目资料整合、数据版本唯一、数据准确提高尤为重要。

  1. BIM技术民用住宅项目中阶段应用

    1. BIM技术民用住宅项目中阶段划分

4.1.1从技术层面划分,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构件预制阶段、施工实施阶段含竣工。

60e4053524920_html_d25451bf0e510631.png

4.1.2从管理层面划分,业主人员1位要求全程参与BIM技术的协调及会议,BIM技术应用参与要求设计单位提供BIM主要参与人员1名。施工单位要求按照地块BIM主要参与人员1名。监理单位工程监理人员2名要求全程参与,预制构件厂商提供主要参与人员1名。BIM顾问咨询单位1名,共计6位人员组成BIM技术管理组,或专职或兼职全程参与BIM技术的应用。

60e4053524920_html_a6691a14b7d0a364.png

    1. BIM民用住宅项目应用前期准备

4.2.1通过调研后,制定BIM各阶段(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交付阶段等)的实施工作流程,界定各阶段各参与方的职责。下图示例:

60e4053524920_html_41e2204f8c9cefb.png

4.2.2根据住宅项目情况,编写《住房项目BIM应用导则》、《住房项目BIM实施方案》、《项目BIM协同平台应用指导手册》 ,整理符合民用住宅项目BIM应用标准。所有参与BIM应用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4.2.3 建立BIM工作例会制度。

1)关于BIM建模的工作进展,BIM技术交底的时间内容;

2)所有参建方与图纸、模型等有关的需要确认的工作完成确认;

3)对下一阶段BIM工作的要求;

4)其他关于BIM的工作。


4.2.4 规范项目中资料管理

基于BIM平台创建业主和各参建单位的资料管理目录,并对各级目录授予查看权限。各参建方把建设施工资料上传至对应资料目录,可与具体构件关联,有资料权限的管理人员可通过BIM平台便捷查找资料,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所有的资料与模型关联,包括预制构件模型。

60e4053524920_html_dbcb5bf222d76b18.png

    1. 设计阶段BIM应用

4.3.1设计阶段BIM应用

4.3.1.1提交设计阶段施工图BIM模型,满足模型交付标准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

1、方案比选:

(1) 施工场所的反应。

(2) 建筑功能区域划分:主体建筑、停车场、广场、绿地等。

(3) 建筑空间划分:主要房间、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等。

(4) 建筑主体外观形状、位置等。

建筑基本信息应包含:

(1) 场地:地理区位、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等。

(2)技术各类指标:建筑体量、占地面积、建筑层数、建筑 高度、建筑等级、容积率等。60e4053524920_html_e598f6e61f0490ee.jpg60e4053524920_html_fd50d9d50474dc45.jpg


方案比选模型的建立、图纸对比、出具方案比选报告。左边是方案一,且方案一与方案二存在偏移,我们能够看到8#9#楼整体向右偏移483mm 。


60e4053524920_html_3f4071d88c65218e.png60e4053524920_html_3cda1ca5bee50fca.png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一方案二地下室停车位整体改变,同时49轴-50轴之间的距离不同,方案二向右增加了3100mm同时地库坡道位置偏移,人防偏移。

2、设计阶段BIM模型建模以及进行设计检查

60e4053524920_html_6107f59961b85f1d.png60e4053524920_html_9252913212a9c7e2.gif60e4053524920_html_1cedcbf8c06236c5.gif

60e4053524920_html_a93990f2e72c7430.png 建筑模型 结构模型









通过剖切整合BIM模型,检查本项目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并通过平面、立面、剖面来检查相互之间的位置是否存在误差,以消除设计中出现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空间位置的错误。


        1. BIM的设计协同

设计单位在BIM专业协同软件中进行上传、发布、归档,所有本部门负责的工程数据与项目相关的设计资料,变更资料到BIM的全过程管理平台中,执行平台中的项目管理流程;

60e4053524920_html_a362dad0c1fb7a6a.png

    1. 施工准备、施工阶段BIM应用

4.4.1深化施工阶段的各相关专业的模型,一般民建住宅项目,尤其是民用住宅小区动迁安置房项目,是不会有幕墙和钢结构的,主要包含的模型由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钢筋模型、机电模型以及预制装配模型,以达到施工图模型深度,并按照前期编写的《民用住宅小区动迁安置房项目性住房项目BIM应用导则》、《民用住宅小区动迁安置房项目性住房项目BIM实施方案》、中标识的要求,进行归档模型文件。

在初步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其满足模型深度要求,同时能够让不同专业在三维的状态下检查模型,方便碰撞检测和三维管线综合,方便后续深化

60e4053524920_html_a3479baec9209cb.gif

60e4053524920_html_629240d9107d82bc.gif

通过根据各专业模型,以及民用住宅小区动迁安置房项目性住房的要求,采用BIM机电专用软件,优化机电管线的模型,精度要求达到LOD350,对建筑物空间,净高、预留洞进行检测,并提交出相关的报告,优化建议。

本项目难度地库是三角状,车位布局空间位置难确定,对此我们会出一份漫游视频,在模型中标出有效的标识系统和引导路线,在动画展示中可以给业主体会到开车入库的真实感受,比如立柱是否遮挡视线、转弯路径是否过窄等,能够明了的展现出地库的合理性和有序性。


4.4.2所有的BIM相关的成果需经业主方、设计方等进行确认,并按照政府对民用住宅小区动迁安置房项目性住房的基本要求,建设意见调整完善各专业设计成果。

4.4.3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BIM闭环管理

60e4053524920_html_640a410394fc203a.png

60e4053524920_html_4fc02cc8f9b87bd7.png

通过前期的BIM协同的培训,施工阶段除施工单位完成BIM的施工深化模型外,要求现场监理也通过安装BIM的软件,在施工现场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拍照上传到移动端、追溯到责任人、监督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对比模型与现场的差异,由此采用机制对应模型,对应监理或施工单位的工作模式的提升,提高施工过程管理的技术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项目的质量。施工单位通过监理的问题及整改需求,现场完成整改,并也通过软件及时反馈,形成质量监管的闭环,所有的问题与模型定位挂接,实时准确。形成施工的BIM落地应用。

    1. 60e4053524920_html_a52d10a4856c2df9.jpg60e4053524920_html_978efc92d4fc9125.jpg 制构件阶段BIM应用


图片 22

所有预制模型建模完毕后,下发车间,并二维码与之关联,加工完毕后,预制加工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编号进行安装。并在施工过程中,我提前制作好预制构件安装的方案动画和场布视频,加入到技术交底资料中,便于分包方及施工班组的理解,减少装配质量导致返工,提高质量,避免接缝等质量问题。

利用BIM技术进行pc构建全面建模,包括建筑、结构,甚至细化至预埋件,对预制深化图纸进行审核,排除图纸问题;在模型中模拟PC构件的安装,提前模拟现场安装工艺,确保现场安装无差错。利用BIM技术对每个pc构建进行编号,对构建预制、出厂、运送,安装每个流程进行时时监控,管理人员在办公室中即可查看现场具体施工进度。工程部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图纸会审,可以使项目参与各方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利用碰撞检查查找图纸问题,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在原有二维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增加三维模型,可以更直观和形象展示工程项目,便于各方理解和讨论。

5、效益

5.1该项目顺利通过当区的评审。

5.2业主方对BIM应用带来的项目交底的便捷性、准确性也提出了一致好评。

5.3经过BIM技术全过程应用,提升3%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显著加强,提升项目成本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目前项目还在过程中,计划工程竣工BIM模型,为后期维修服务、业主方运维提供更大价值

6、结语

BIM技术不仅仅在一些高大难项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普通民用住宅动迁安置房项目中,也有其发挥的空间,通过合理的BIM项目的全过程管控,提升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也是对项目管理中最大的帮助,虽然这类项目没有办法去参与大型项目的评奖等工作,但是一旦项目真正落地应用,业主也通过采用BIM技术,总结了一套管理模型,所有数据得以积累和共享。为企业未来同类型项目管理也带来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占省,赵雪峰,周君,芦东.BIM技术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 宋跃荣,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研究[J].冶金丛刊,2017(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