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4

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例谈

马文星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710001


摘要:比喻这种传统的修辞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使用空间。其丰富的内容和类型远非其他修辞手法可以比拟。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比喻修辞的类型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技法越来越高超,展示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刻。本文总结了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多种变式,并通过举例对其进行简要剖析,以达到正确区分、合理使用比喻修辞的目的。


关键词 比喻 基本类型 变式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当我们需要描写一个事物,或者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常会用与该事物或道理有相似点或共同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比喻。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效果更出色、思路更清晰、内容更准确。构成比喻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这里提到了比喻的手段。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是:“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这里提到了比喻的目的性。这些说法以及类似的表达,大致上能代表人们对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基础共识。


比喻产生的历史


比喻是汉语中主要的传统修辞手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郭沫若先生的甲骨学著作《卜辞通纂》中有记录:“王固曰乃若偁。”有人认为这一例即是比喻的原始形态。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则认为:“这句话也有本体、喻体的内容,‘乃’是本体,‘偁’是喻体,‘若’是比喻词。”[1]比喻的三要素完备。此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被长期大量的运用。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东周)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汉)

“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秦观《菩萨蛮》) (北宋)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贯石云《双调·清江引》) (元)

虽说现代比喻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变化多样,但比喻的基本语言结构形式却没有多大变化,例中的“若”“如”“似”等喻词在现代汉语修辞中依旧使用着[2]


比喻的基本类型


比喻这种“平易近人”的修辞手法,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不断发展壮大,催生出多种适合口头表达和写作行文的类型。常见的三大基本类型为:明喻、暗喻、借喻。

1. 明喻:

明喻是明显的比喻。明喻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比喻词通常用“像”“好像”“如”“宛如”“比如”“如同”“好比”“似乎”“像……一样(似的)”“仿佛”“若”“犹如”等表示相似关系的词。明喻的基本格式为:“甲像乙”。例如:

(1)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烧透了的砖窖,使人喘不过气来。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这是一个“以物喻物”的明喻,本体是“老城”,喻体是“砖窑”,比喻词是“象”,二者的相似点是“干燥”“烫手”“憋闷”。这句话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天气的闷热,让人有一种身历其境的感觉。

(2)确乎有点一棵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这句描写祥子的话是借物喻人,本体是“他(祥子)”,喻体是“树”,比喻词是“像”,二者的相似点是“坚壮”“沉默”“有生气”。该句描写了祥子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句中将祥子比作一棵树,画面感十足,寥寥数字,使其形象跃然于读者面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虽然出现了具有明喻特征的比喻词,并不是比喻,而是表示猜测、举例、比较、想像、说明等含义。例如: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迪安·斯坦雷《小珊迪》

该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没有“本体”和“喻体”,故而不构成比喻,只是表示猜测。

(2)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老舍《济南的冬天》  

句中“像”后的“我”字,只是作为例子出现,旨在说明在北平住惯了的人对气候的感受,不构成比喻。

(3)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不符合比喻句的特征,同类事物放在一起只能算是比较,此处将相对大的“轮船”说成相对小的“扁舟”,突出了长江之水的浩大。

(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月光曲》

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听到音乐后的联想,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构成比喻,只表示想象的内容。

(5)(闰土)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鲁迅《故乡》

句中“像”后说明闰土眼睛的特点,只是说明而非比喻。

2. 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不明确说是打比方,但实际上包含本体和喻体,用“是”“就是”“为”“变成”“当作”等表示相等关系的词语来显示二者的关系。暗喻的基本格式为:“甲是乙”。暗喻根据“本体”和“喻体”的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1)判断式暗喻——用“是”“成了”“成为”“变成”等判断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例如: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大熊掌

——杨沫《青春之歌》

这个暗喻以物喻物,将“手指头”比作“大熊掌”,相似点是“肿”,形象地说明了手指头的肿胀程度。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出来,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孙犁《荷花淀》

这是一个“以人喻物”的暗喻,本体是“粉色荷花箭”,喻体是“哨兵”,“挺”这个形态是两者的相似点。此处的比喻形象逼真,暗示白洋淀昔日粉妆的农家妇女已成长为保卫家乡的女民兵,展示出了其勇于投身革命、大胆抵御外敌的高大挺拔的英雄形象。

2)偏正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修饰、被修饰或限制、被限制的形式,以此来表现比喻关系。例如:

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磐石上的时候。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个暗喻两两组合,前后呼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将“种族不平等”比作“流沙”,“兄弟情谊”比作“磐石”,语言形式整齐,表达优美,文采斐然[3]

3)复指式暗喻(同位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以复指的形式来表示比喻关系。例如:

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现在就看我们怎样为我们的大地母亲好好工作了。

——秦牧《土地》

该句中的“大地”和“母亲”是复指关系,两者为同一概念,相似点是都“倾注更强烈的情感”。复指即在同一个句子中以不同形式重复出现同一个人或事物,常用在比喻句中,以加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4)注释式暗喻——本体和喻体用破折号连接,通过注释说明的形式展现比喻关系。例如:

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

一颗——一片翻腾大海

一双——一道冲决堤坝

——李瑛《一月的哀思》

这两个暗喻都是以物喻物,两套本体和喻体分别是“心”和“大海”、“眼”和“堤坝”,破折号起比喻词“如同”的作用。第一个暗喻的“心”和“大海”的相似点是“翻腾”,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二个暗喻的“眼”和“堤坝”的相似点是“冲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病逝留下了抑制不住的悲痛的泪水。

5)物量式暗喻——用物体的名称作为量词来修饰名词,二者之间隐含比喻关系。例如: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的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我们一般说“一颗流星”“一朵花”,“颗”和“朵”分别做“流星”和“花”的量词使用,这里用“朵”来修饰“流星”,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比喻:请看那颗像花一样的流星。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方文山《东风破》

这首歌曲首段歌词写的是离愁。此处将“离愁”比作“苦酒”,故用“一盏”作量词来修饰“离愁”。蕴含的深意是:“离愁”犹如“苦酒”一般。

3. 借喻

借喻是指以喻体代替本体,直接把被比喻的事物说成是比喻的事物而本体不出现在句中,且没有比喻词。借喻的基本格式为:“把甲说成乙,但不提到乙”。例如: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鲁迅《故乡》

句中的“圆规”指的是杨二嫂。前文鲁迅通过描述杨二嫂的身形,将她比喻成圆规。在之后的行文中用“圆规”代“杨二嫂”,只出现了喻体而不出现本体。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该句以“梨花”代替“雪花”,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白雪皑皑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这一比喻恰当、形象地描绘出了北国的雪景,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


比喻的变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在比喻这个修辞大家族里,不断有新的变式出现。除了以上所讲的三大基础类型外,在实际运用中,比喻又演变出了博喻、反喻、较喻、缩喻、倒喻、引喻、连喻、虚喻、互喻、递喻等多种变式。这些类型共同成就了比喻“修辞之王”的地位,不仅体现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为人们沟通交流增色不少。接下来针对这些变式中常见的几类做以说明。

1. 博喻:

博喻是指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说明本体的比喻,也叫复喻、排喻或连比。博喻的喻体常以排比的形式出现,且必须都与本体相似,不能生搬硬凑。使用博喻不仅可以充分地描写人或事物的特征,多角度展示事物的内涵,还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气势。其基本格式为:“甲像乙,像丙,像丁”。例如:

(1)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该句的本体是“雨”,三个喻体“牛毛”“花针”“细丝”皆为实物,这三种事物从各自特点来说,都能表现出“雨”的特点,生动而又具体地写出了春雨的持久、细小、轻盈的特点。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文中先是以山上的“小屋”比作飘过水面的“风帆”、掠过天空的“飞雁”,写了小屋点缀了山的静态美,这是具体的实物;接着喻体由具体转向抽象,把小屋比作“一点灵动的色彩”“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更加突出了山光水色令人神往的意境美。

2. 反喻:

反喻是从本体的反面设喻,也就是用否定的语气打比方,用以说明本体所不具备的性质或特征。反喻没有正面喻体,故而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却能通过以反托正的手法,使要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其基本格式为:“甲不像(不是)乙。”例如:

(1)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来狼吞虎咽

——姚雪垠《李自成》

该句中“打江山”是本体,“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来狼吞虎咽”是反面喻体,故句子应该从喻体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即打江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2)生活不象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重做

——蒋子龙《祝你们幸福》

句中的“生活”是本体,“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重做”是喻体,从反面说明了生活不(像做衣服)那样简单、随便,而是复杂的、严肃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3. 较喻:

较喻是以比较的形式设喻,对本体与喻体加以对照,显出二者在程度、数量、范围、性质、状态等方面的差异的比喻,比喻词常用表示比较关系的词语[4],如“于、比、不如、赛过、比不上”等。其基本格式为:“甲比乙强”“甲不如弱”“甲等于乙”。例如: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句中本体是“人”,喻体是“黄花”,比喻词是“比”。“人”瘦过“黄花”,这一比喻具有强烈的画面感,逼真地刻画出诗人独处思夫、面容憔悴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该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作比,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潭水已有千尺之深,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这一句看似简单的比喻,颇耐人寻味。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4. 缩喻:

缩喻不出现比喻词,本体和喻体直接组合成为有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组,即本体是喻体的定语。缩喻的使用使得语言更为简练、句子结构也更加紧凑,所表现的人或事物也更加生动、形象。其基本格式为:“甲(+的)乙”。例如:

(1)自由和平等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酷暑就不会过去。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句中“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和“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这两处缩喻都是以抽象喻抽象,本体修饰喻体。“自由和平等”是黑人所期待的,“爽朗秋天”则也是在难耐酷暑之后人们所向往的,两者有相似点;“黑人义愤填膺”是当前种族歧视下的社会给黑人带来的愤怒,“酷暑”则是炎热夏季的煎熬,两者都有“难捱”这一相似点。

(2)弯弯的月儿小小的

——叶圣陶《小小的船》

这个缩喻以具体喻具体,“弯弯的月儿”是本体,“小小的船”是喻体,两者的相似点是形状。作者抓住两种事物的共同特点,巧妙作比,语言简单而形象。

5. 倒喻:

倒喻是指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比喻。一般来说,常式喻的结构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但有时受到表达方式的影响,会有意将喻体前移,本体后移,以使本体的特征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其基本格式为:“乙像(是)甲。”例如:

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葱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白话《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

句中的“百合花”和“名山”是喻体,“您的笑容”和“您的身影”是本体,以“百合花”喻“笑容”,以“名山”喻“身影”,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周总理在亿万人民心中的地位。

结束语

比喻这种至今仍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比喻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广阔,形式越来越多样,人们对比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分类也越来越科学、细致。学习并掌握比喻修辞的基本类型及其变式,对于我们高质量地阅读、灵活优美地写作表达,都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寿康. 《汉语学习丛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304页

[2]黄文星,续鹏. 浅谈修辞格的特点. 《文艺理论》,2010(9)

[3]陈平. 暗喻的五种基本形式. 《语文天地》,2006(5)

[4]张济生. 比喻的基本类型及其变式(下).《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