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场——搭配》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数学广场——搭配》教学案例

张军

上海市崇明区堡镇第二小学, 上海市 202157

案例背景:

260de69fe7cfc0_html_a0ab44d7c51bd0e3.png 020年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教学秩序。各地教育部门快速响应,抽调优秀教师进行网课录制,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让孩子在家也能学习。现在随着中国积极有效的控制了疫情发展,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校园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6月2日,三年级的孩子们也重新回到了学校学习,但还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测体温、戴口罩、避免聚集、保持距离……重新返校的小神兽们一身精力,老师们可是操碎了心。有一种超人,叫复课后的老师。有一种忙碌,叫老师复课了。今天就来谈谈我们复课后的教学。

60de69fe7cfc0_html_964da00388c21c87.png 课后,老师的课表上一天至少两堂课,一周至少14堂课。除了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其实老师一直在备课、写教案、赶进度、设计课程……一堂35分钟的课,准备35分钟只能保证流程不出错,准备一小时基本能让学生听懂,准备两小时自己才有了底气。备课,是一门学问,上课,更是一种挑战。曾有一位老教师被问,准备一堂课要花多长时间?老教师答:“每一堂课,我都用毕生的时间来准备。今天我就《数学广场——搭配》作为教学案例谈谈我的教学感受。

这节《数学广场——搭配》是沪教版数学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几何小实践”第74页的内容。是三年级体现“数学好玩”的一个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是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出发”的认识,以学生比较熟悉而感兴超的“搭配服装”等内容作为主要的数学活动,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由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认知过程,逐步经历了“操作水平——表象水平——符号水平”的数学化过程。学生的体验因充分而深厚,因有序而有效。

问题提出:

60de69fe7cfc0_html_b4f4bdbb1793d829.jpg 中课堂的开设,解决了学生们隔离在家时不知从何学起的困难,但是视频课与以往的常规教学课有着较大的区别,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其中区别最大的是教师授课时间的缩短和没有学生的课堂。从开课到现在,已进行了3个多月的线上网络互动学习。6月2日后,学生已回归到了学校学习生活,我们怎样让孩子快速又高效的投入线下课堂教学,完成最后的学习任务呢?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合理设计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如何通过问题链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另外,教学内容既要通俗易懂又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并且也可以结合利用好空中课堂中的优秀资源。

教学设计: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使学校教学变的更主动有效,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互动兴趣。因此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还需要关注整体性和局部性,连贯性和延续性。每节我都会根据空中课堂的内容进行在线辅教学设计。搭配这节课,特别能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真好玩”一个典型课例,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因此这节课中我充分了利用了,电子交互式白板的特点,让孩子们动起来。并且准备了很多的卡片(衣服和裤子),让孩子们能自己动手去感受搭配中的学问,这也是一个自己探究和互动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案例片段

一、片段一:创设情景,配衣服。

a.(白板出示)堆在一起的2顶帽子和3条裤子,老师在白板上拖动每一件服装,学生观察汇报:蓝帽子、橙裤子……

师:小丁丁对这些服装的搭配有什么要求呢?(白板出示)他要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可以怎么搭配呢?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师:请一个同学把他的搭配要求大声地读出来。(你的声音真响亮)

师:从这里我们知道了他需要的是什么呀?(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

b.师:请同学们拿出衣服图片,摆一摆、配一配,

(学生活动,孩子们拿出漂亮的衣服卡片兴趣盎然的动手搭配着)

c. 师:很多同学已经搭配完了,现在和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交流好的小组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师:在刚才摆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2种、3种、4种、6种)

先让无序的同学汇报2种、3种、4种;再汇报6种的。

(白板拖动图片进行搭配,注意引导摆放格式和语言表达)

师:那到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6种)

师:前面几个同学怎么少了呢?(他们没有按顺序搭配)

板书: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这个同学是先确定的谁?(他是先确定帽子,再搭配裤子)

师:对,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愿意声音洪亮地把这种搭配方法再说一遍?

师:这种是先确定帽子,哪一组还有不同的搭配方法?

(我们是先确实裤子,分别去搭配两顶帽子)

师:对比这两种搭配方法,你发现什么?

(一种是先确定帽子,分别去配裤子;一种是先确定裤子,分别去配帽子。但他们都做到有顺序搭配,最后结果都是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不来回移动这些图片,我们该怎样表示出这6种搭配方法?

(连线)

任意选一种思路,试着按顺序连一连。

(让两个学生在白板上完成,然后把连线的过程进行回放展示)。

师:如果没有学具,也没实物图,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这些图片记录所有的搭配方法呢?

(字母、数字、汉字、图形)

师:想好的同学就在本上写一写、画一画。

组织展示:从繁到简,引导学生说清楚是用什么表示帽子,什么表示裤子进行搭配的?

二、片段二:动物园路线搭配

a.师:去年我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去过动物园

b.(白板出示)去动物园的路线图,你看懂了吗?

(从学校到水上公园共2条路,分别是A、B;从水上公园到动物园有3条路,分别是C、D、E。问题:从学校经过水上公园到游乐园,一共有几条路要走?)

师:那到底有几条路可以走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走?为什么?

师:对比字母表示的方式,和刚才服装搭配是一样的,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师出示还可以用它来表示的例子。(看这几个问题可以用它来表示吗?)

案例分析:

《搭配》是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广场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事物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搭配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互动式交流促进学生思考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内容都是根据教案来进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思维模式被教案引导着,课堂环节生硬刻板。电子白板应用到教学中后,有效促进了课堂的互动交流,为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和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搭配”教学时,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拖动每一件服装,学生观察汇报:蓝帽子、橙裤子……

然后,请同学们拿出衣服图片,摆一摆、配一配,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趣味性作业促进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奇有趣的事物。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调枯燥的知识点很难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电子白板应用到教学中后,生动形象的图像与真实有趣的数学演练过程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表现欲,使学生对完成任务有了极大的兴趣。在进行课堂练习时,(白板出示)去动物园的路线图,你看懂了吗?(从学校到水上公园共2条路,分别是A、B;从水上公园到动物园有3条路,分别是C、D、E。问题:从学校经过水上公园到游乐园,一共有几条路要走?)这种生动的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趣味性的课堂作业使课堂教学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特别是学生刚刚复课,这样的教学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并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学习。我会在接下来的课堂中继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让孩子们在这种模式的课堂中学更扎实,更精彩。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