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中施工管理思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工民建工程中施工管理思路探析

王珏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011

摘要:随着工民建工程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场对工民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已成为建设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在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的这一阶段,经常由于管理方法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工程的有效开展。因此,施工单位应增加相关管理人员注意现场项目管理并结合实际施工现阶段,综合控制因工民建工程的施工风险,为施工现场施工技术质量提供保障。施工单位应注重现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并结合工程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有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做好风险预警工作,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1]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引言

工民建工程是形式多,且较为常见的工程类型。因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防水性、抗震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性,进而促使施工管理需要从管理方法、施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等部分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保障施工安全质量且获得较高使用年限。对此,工民建工程落实新管理技术,开发使用新材料与新施工技术,落实全面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以及贯彻执行行业制度,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等等,促使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更加有效[2]

1 工民建技术管控的基本概念阐述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成为一项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工作内容。所谓的施工技术管理,其总称为建筑企业开展一系列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而其主要内容则是建筑企业利用体系化的观点来推动各种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并且利用合理的手段来对其开展控制和管理工作。其对于满足工民建工程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需求有着关键作用。综合而言,建筑企业高效、合理的管理施工技术,不但是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公共需求以及新时期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建筑企业自身达成预期施工目标的基础条件之一。并且建筑企业及时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不仅高效提升工民建工程的品质管理水准和技术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高效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这对于推动工民建施工技术水准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工民建施工管理的意义

2.1 提升施工建设效率

工民建施工管理的强化可以起到施工进度有效控制的目的,在具体的管理准则的指导下,工程施工的流程、施工管理资源的分配等的不断优化,带来施工进度整体的控制优化,大大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2.2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管理的核心就是质量的把控。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监管的一大重点是施工质量。管理中宏观统筹与细节把控结合起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不合理之处,如施工材料以次充好、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及时督促整改,使得建筑施工质量更有保障。

3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要素

3.1 安全要素

生产安全是建筑工业各施工企业文化主抓的关键词,安全文明建设一直以来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安全教育宣传及员工培训的精神意识。在保证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抓生产安全管理,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以增加工程整体建设项目质量,提升企业或单位生产声誉,避免出现大量经济损失。由于工程建设属于室外施工,同时也需要使用脚手架、重机、搅拌机等设备工具,因此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严抓安全管理,确保民建工程生产环境的安全。

3.2 成本要素

无论在哪一个行业之中,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均属于投入成本,投入成本与产品最终标价存在直接关联。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其若想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那么必须要对投入成本进行严格管控,把投入成本严格控制于合理化的范围之内。工民建工程施工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对投入成本进行精准把控,聘请一些经验丰富、专业化的造价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如采购费、建设费、运营费等,只有把全部预算详细算出才可以更好地对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工民建工程后续施工能够有稳定的项目资金链予以支持,促进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4 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1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施工部门在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时,应事先做好组织和计划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高效提升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在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这对于达成综合管理的目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紧跟着工民建工程施工数目的大幅度提升,有关企业和部门对于施工技术的优化以及创新工作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其不仅仅要求建筑企业要规避以往技术中的不足,而且还要提升施工技术的使用成效。因此,建筑企业在应用工民建施工技术时,一定要事先明确技术要点,从而通过分析以往经验的手段,来全方位的体现施工技术在工民建项目中的作用。

4.2 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风险应对,全程渗透

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以各施工参与主体施工安全意识的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减少施工中的风险要素,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也能高效、合理应对,减少损失。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对工民建工程地质特征、施工环境及施工过程中施工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识别并预测各风险因素所对应的风险后果,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和风险预警应对预案。施工过程中也要确保安全管理策略与风险预警方案的实效发挥,将安全管理统筹于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落地需要问责制度配合,明确责任制和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无小事,触电、爆炸、高空坠落、坍塌等危险要素的监管必须落到实处,强化施工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定期进行施工设备的检修维护,做好施工环境的安全风险评估等,多管齐下,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4.3 构建技能型施工队伍

工民建施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当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团队,同时还应当定期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业务培养等,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实践技能、丰富其理论知识,采取考试上岗制,只有通过相关考核才可以正式上岗。

4.4 加强技术监管,完善控制系统,技术交底

工民建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用到多种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我国当前所采取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施工管理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健全技术控制系统,强化技术培训与交底。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需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借助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工程项目整体情况的分析,对影响施工的各要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能、资源状况、现场条件等进行分析,基于计算机技术得出其施工技术的限制影响,做好施工预测,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以计算机施工过程的模拟对施工中的内力、位移等情况进行差距估算。

5 结语

总的来说,紧跟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数目和建设规模都获得了飞速进步。但是其给工民建工程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工民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建筑企业确保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才可以获得优良的施工品质。因此,建筑企业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进而通过转变以往理念和引进高新技术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推动工民建施工质量的提升以及工民建施工行业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梁毅.谈谈当前工民建工程管理关键点[J].科技与企业,2018(7):29-30.

[2]孟凡英.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8(10):29-30.

[3]陈薛明.浅析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8(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