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研究

盖荣荣

翼城县中医医院 山西 临汾 043500

摘要:从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老龄化现象正在逐年增长,做血液透析的患者也由此水涨船高。同时当前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年轻人群体的压力变大,从而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也逐渐的年轻化,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年轻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析患者的生命得到了良好维持,但由于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影响,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血管通路方面,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状况。因此为了保障患者血管通路的稳定、确保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进展


前言:维持性血液透析常常被用来延续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在这整个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是达成血液透析顺利实施的必要因素之一,也是将从患者体内引出的血液净化后,再输送回体内的通道,倘若血管通路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所以在目前治疗中,要将血管通路的护理放在首要位置,以保证血透效果,平稳患者生命体征。

一、关于血管通路的各方面护理

1.1术前护理

一般来讲,当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说明病情已经达到了较严重的程度,此类患者具有治疗时间久、痛苦程度高等特点,使其心理与生理的舒适度严重下降,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应激反应,造成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现象,加之血液透析费用昂贵,无形间加大了患者的家庭压力,导致患者情绪消极,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此时医护人员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将血液透析治疗的具体过程、方法、效果等用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找到造成患者焦虑的根本原因,实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躁、恐惧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除此以外,在进行穿刺前,要将患者穿刺部位的血管保护好,避免因肢体压迫造成不必要损伤。

1.2穿刺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动静脉穿刺时,要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来选择穿刺位置,针尖与皮肤间以20°为最佳角度,穿刺时一定要做到快、准、稳,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倘若一次没有达到效果时,要更换穿刺部位,切忌在同一位置继续进行穿刺,倘若患者的血管比较细,影响穿刺效果时,可使用罂粟碱来扩张血管;穿刺成功后,连接、固定好透析管路,就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找到最舒适的体位休息,症状较轻者,可采取半靠位,而呼吸相对不顺畅者,可采取半坐卧位。进行血液透析期间要仔细观察患者血流量,一旦血流量出现异常时,要在第一时间调整针的位置,实时观察穿刺点是否渗血,渗血时通过纱布轻压穿刺点,以达到止血目的,最后当透析结束,需要拔针时,也要用无菌棉签对轻压穿刺点止血。

1.3置管护理

实施透析接管时,要严格按照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当发现导管不畅时,切忌强行推注,可通过尿激酶进行冲管,可以避免栓塞、感染。同时,在血液透析途中,提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实时调整患者姿势,避免管路受到压迫。在置管护理期间,要保证患者皮肤创面的洁净,及时更换纱布,且每日都要进行严格消毒,目前在临床方面,最常见的方式为碘伏消毒、无菌敷料包扎。除此以外,还要防止空气栓塞的形成,所以血液透析后要用夹子夹闭动静脉管端、扭紧肝素帽,隔绝空气,倘若出现空气栓塞现象,医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将患者体位调至头低脚高,而后进行拍背、吸氧等措施,用最快的时间排尽空气。

1.4并发症护理

良好的并发症护理是保障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前提,临床方面关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护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术后感染属最普遍的并发症之一,当瘘管出现肿、热、痛时,说明已经出现了局部感染,所以术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术后保持患者瘘口干燥、清洁,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即刻停止内瘘,展开干预,杜绝败血症的发生;(2)一般情况下,血管通路建好后,患者的内瘘可能会出现明显凸起现象,即假性动脉瘤,当血管瘤比较小时,通过弹性绷带实施压迫即可,当血管瘤过大时,则需通过手术实施切除。

二、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逐渐完善,设置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虽然终末期肾病患病率依旧很高,但随着血管通路、血液透析的不断变革、更新,患者的生命质量由此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正是因为此类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才可以维持生命,所以运用血管通路的周期也更长,那么在这途中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总之,提升血管通路的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不但可以延长血管通路寿命,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生存质量。

  1. 结论

就末期肾病而言,血液透析最为常见且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方式,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将患者因肾衰竭造成的代谢紊乱现象恢复平稳,间接地延长患者生命。不断发展的医学分子材料,也为建立血管通路带来了更多全新形式,当动静脉内瘘首次出现时,又一新发展方向呈现在大众视野中。但从目前临床方面的数据来看,虽然建立血管通路的材料、方法等越来越好,但部分患者仍旧存在治疗效果不高、生活质量过低以及出现各种并发症等现象,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率。究其根本,是对患者的血管通路护理不到位,所以今后在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时,需密切明确其血管通路建立方式,进而展开针对性护理,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韦桂源,胡带翠,何关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不同血管通路使用效果的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16(33):4026-4027.

  2. 孙晶,高菊梅,郭佳美等.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2(2):267-268.

  3. 陈云波,贾环宇,矫建梅,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9,12(5):333-33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