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预防养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8
/ 2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预防养护

丁强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00

摘要:在公路工程中,路基作为路面的重要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公路质量息息相关。只有确保路基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与稳定性,才能保障路面的安全和稳定。与此同时,路基使用寿命的长短也取决于路面的实际情况,假如路面严重受损,雨水大肆侵袭,则久而久之损害路基,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编制路基路面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投入使用后的实际需求,从保障工程质量为切入点,优化设计路基路面结构,在符合施工标准的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把控工程造价;公路投入使用之前,需要采取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严格检测,确保符合工程质量要求。而公路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也要定期养护,以保护公路不受损,避免路基路面病害,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科学检测;预防养护

1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探讨

1.1公路路基病害的科学检测

1.1.1声波检测技术

近年来,我国路基检测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其中声波检测技术得以普及应用,检测效果较为理想。应用声波检测技术,在待检测的路基段发射声波,并通过接受仪器获取对应的频率弹性波,经工作人员分析波动信号,确定路基内部岩土结构层的力学水平,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防范措施。

1.1.2阵列勘探检测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是阵列勘探检测技术的体现。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预先确定测点与测线,并将电极间隔设置于选定测试点上,并借助成影的设备将电极进行转化,最后经过加工组合构成电极距以及相应的电极装置。工作人员在布置好相关器械后,首先,可以通过多个电极距与电极装置实现多点观测的目的,观测剖面剖点上的视力电阻率,获得相应参数;其次,可以利用现代技术采用专业的成图软件绘制相应的图像,并借助数据树立软件与解释软件,将数据转化为工程语言,以达到信息化勘测路基,得到路基质量数据的目标。

1.2公路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

1.2.1路面断面检测技术

公路路面的平整度是验收工程质量的重要数据标准。其检测的内容主要为路面断面,检测曲线平整性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当曲线较为平滑时,这说明路面起伏不大,整体相对平坦;当曲线起伏较大时,说明路面的状况不佳。平整度数据的采集,可以为工作人员养护公路提供必要的决策数据,优化养护策略,是一项客观且重要的质评标准。

1.2.2路面弯沉检测技术

评估公路使用寿命,首要环节就是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检测路面弯沉情况。具体工作过程中,采用弯沉检测仪器,判断公路路面的建设水平。自贝尔曼发明第一代梁式弯沉检测仪器以来,检测仪器历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升级改造为静力检测仪、稳态动力弯沉检测仪以及脉冲式动力弯沉检测仪等一系列型号,从最初的单点检测转变成整个路面弯沉检测,现已成为评估结构路面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1.2.3摩擦系数检测技术

为了了解公路路面的抗滑性水平,就要检测路面的摩擦系数,加大路面防滑保护力度,确保行车安全。当前我国在检测路面防滑性能时,主要集中于横向与纵向检测防滑性两大环节,前者与行车时把控方向性有直接关系,而后者则与行车时的刹车距离有直接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提高行车安全意识,而防滑性能也成为路面检测的重要部分之一。对此工作人员改进了防滑性检测方案,引入全新的摆式摩擦系数检测仪器,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虽然这一仪器能满足基本的检测需求,但是检测结果并不理想,而且检测过程中会影响正常的路面交通,整体测试效率较低、准确性欠佳。另外,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直接站在公路上操作,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国引进了英国、瑞典等国家生产的自动化摩擦系数检测仪器,通过横向、刹车以及不完全刹车三大指标来评估公路摩擦系数。

3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预防养护措施

3.1及时监测路面状况

在沥青路面质量保证过程中,预防性养护措施非常关键,施工人员需要在了解路基路面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养护工作。这也就需要在路基路面出现早期病害之前,就要进行路基路面情况检测及预防性养护处理。因此,施工人员务必结合公路运行的日常数据建立相应的路面监测制度,定期对沥青路面内部结构情况进行检测、记录,掌握内部结构变化的动向,进而选择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3.2重视路基路面的小修保养

小修保养是公路路基路面维护工作的基础,其指的是对公路及沿线周边进行相应的保养维护,发现轻微损坏时进行及时修复等。对于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来说,维护路面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路面质量,而预防性养护正是在日常中借助小修保养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忽视路基路面的小修保养工作,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公路路面强度。为此,务必加强对小修保养措施应用的重视,与此同时,还需加大养护新设备、工艺、材料的研究力度,这些新的养护技术在应用于预防养护时需要进行全面试验,确实符合公路路基路面养护实际后才能投入使用,如此才能保证预防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公路路基路面质量。

3.3预防养护中落实局部整修

(1)在路面出现裂缝、坑槽、翻浆的情况,需要对路面进行清除、清理,完成这一环节后不过急进行路面摊铺碾压,先全面观测和检查路基情况,假如路基状态不良,也出现不同程度相似状况,还需进一步深度处理路基部分。将松散变形的路基进行清除,选择适合的石料进行填筑,填料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例如,在优化填料过程中,如果是砂与水泥混合搅拌,不采用水,而是采用干料予以充分搅拌,进而实施填料、碾压、压实。

(2)对结合缝进行密实处理,从而降低渗透概率。在清理破损的路基路面的过程中,势必会在填充料的接口部位出现缝隙,这一隐蔽问题假如忽略,会增加裂缝,从而降低路基路面内部结构质量。

(3)有效把控温度,降低其对路面的影响。在冬季,出现降雪后要及时清理,在夏季的高温环境下,要及时进行洒水降温处理。如此做,可以大大降低温度给路面结构带来的影响,防止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避免裂缝出现或恶化。

3.4路基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病害出现之前落实预防性养护措施是较为合理,也是较为科学的,这样能够降低病害影响,避免恶化蔓延。现阶段,预防性养护技术多种多样,例如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雾封层技术,这三种是应用普遍且效率较高的技术种类。应用稀浆封层技术时,集合水、填料、细集料、添加剂、乳化沥青等,通过混合搅拌将其作为混合料,利用专门设备将其铺筑在原路面上,构成一层薄的保护层。在应用中要关注混合料质量是否符合原路面特点,需要进行配比实验提高混合料的适用性。针对轻微的车辙病害可以采用微表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路面的抗滑能力,防止水分向下渗透,避免路面松散和老化,有利于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应用雾封层技术时,主要是借助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材料,将其采用雾状喷洒方式置于路面,从而达到封堵路面缝隙、孔隙的目的。这一技术较多的用于原路面基层状态佳、横断面良好、横向或纵向裂缝轻微的公路工程中,而且雾封层技术可以对已经老化的路面进行修复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由于各方面影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车辙、裂缝等,这些病害对于公路整体质量的危害是极大的,需要选择科学高效的检测技术实现质量控制及制定有针对的处理修复方案,以消除病害、提高公路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公路工程中还需加强对早期病害的防护,采取有效的预防养护方法,防止病害问题恶化,降低病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晋宁.沥青公路路面病害及其养护[J].建材与装饰,2019(21):252-253.

[2]牛乾.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治理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27):54-55.